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共25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共25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共25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共25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共25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巩固1、欧洲联合的原因有哪些?2、欧洲联合的过程及意义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程标准1、了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2、认识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的影响。,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原因:,(1)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进入误区:1985年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转而政治改革。,(2)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2、含义:,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3、表现:,(3)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4)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5)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原因:,2、含义:,3、表现:,(1)东欧剧变: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经济困难,政局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制度质变,步骤,剧变完成,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原因:,2、含义:,3、表现:,(1)东欧剧变: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2)苏联解体: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1991年底,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苏联解体,1、原因:,(1)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进入误区:1985年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转而政治改革。,2、含义:,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实质),(2)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4)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原因:,2、含义:,3、表现:,(1)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4、教训:,(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3)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1)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压抑的矛盾爆发(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冲突增加(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泛滥,北约轰炸南联盟,9.11事件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南北经济差距加大。国际裁军和军控出现停滞。,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的日益提高,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出现五个中心力量,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基本特点:“一超多强”,这几个国家为何能成为世界主要力量?说明各区域之间的关系?,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小结: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单元知识结构,多极化趋势,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呈现,表现,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巩固练习,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b,3、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b,c,4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5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a,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b.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c.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存在d.欧洲联盟的成立,c,b,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a.b.c.d.,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c民族矛盾尖锐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d,1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