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中考化学复习策略,2008.3,2008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的调整变化,考试内容和要求部分:1更加具体,可以反映题型的出题方法,2增加更多的内容描述,有利于复习中抓住重点总结知识体系,也有利于教学中掌握课标要求的内容,题型示例部分更加突出应用性,反映命题的思路和试题变化,1图示题增多,表格信息量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制卷中可以减少文字量,图文并茂。,2化学特征更明显,框图分析更具化学味,要求学生有更扎实的基础知识。,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请回答:(1)由实验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由实验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原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3)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图7所示进行实验:在agno3、ba(no3)2、bacl2溶液中选择两种作为a、b试剂,且a、b的阳离子不同图7原粉末的成分是;试剂a为;试剂b为。(若有多种情况,只需写出其中一种),3试题的题型更加丰富,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分析、推断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图5所示:图5(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来净水。(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3)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mgcl2,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cao时有关化学方程式:;。【答案】(1)吸附杂质明矾(2)蒸馏(3)cao+h2o=ca(oh)2ca(oh)2+mgcl2=mg(oh)2+cacl2(容易题),4解决问题的方法性试题增多,试题开放性增加,要求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高。,图10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10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图10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是。(3)图11中高炉炼铁时焦炭的作用是;。(4)为什么图11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答:。,预测:,1、试卷结构相对稳定,分值、题量不会大变。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原则不变。考查主干知识的原则不变。以教材中素材为主的原则不变。3、难度保持相对稳定,略低于07年。4、还会是大信息量、开放性试题、图表文并茂的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5、过程与方法试题可能会增加。,怎样复习?,1进一步理解课标要求,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养成科学的认识观,正确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方法,(3)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体验和感受,领悟化学的原理,2抓好基础知识,解决化学中主干知识的知和用,(1)常考到的主干知识,一是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质量守衡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ph、溶解度、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等。,二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知识。包括以物质为中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保存、鉴别等知识。,三是化学基本计算方法,主要解题规范化。,四是化学实验。包括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的制备、检验、鉴别、除杂、推断、提纯等;归纳典型装置的多种用途,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的制备、成分的推断、组成的测定等。,化学试卷命题的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辨别;原子结构;化合价的推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和溶液的酸碱性;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溶解度;o2、c、co、co2、fe的性质;常见气体(o2、co2)的制取、收集、检验和净化;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其鉴别;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05年课改区2题)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化学物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用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作霓虹灯b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净化水时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臭味d用葡萄糖给病人补充机体能量,(2)理解和应用,更重要的是会应用,(06年课改区5题)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c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它不属于人体的营养素d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07年2题)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b用聚乙烯制作食品保鲜膜c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喂鸭子d用水将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3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1)化学用语的描述,(2)对学习化学的理解和感受的表达,(3)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票据考试题库及答案
- 网络等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影像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保育员考试分析题及答案
- 医保管理部考试题及答案
- 闸东路小学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兽医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口腔药剂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药品购销员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欧洲非常规的知识产权战略课件
- 外滩建筑介绍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
- 你好,无废校园主题班会
- 购物中心公寓及写字楼勘察报告
- 中药煎服方法
- 黑龙江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技术性评估评价事项清单(试行)
- 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
- 聚合物混凝土定义、分类和性质Polymerconcrete
-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