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碳化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生物质碳化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生物质碳化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生物质碳化技术ppt课件_第4页
生物质碳化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2生物质炭化设备,.,7.2.1生物质炭化设备,烧炭在我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常见的碳化设备:炭窑、移动式炭化炉、果壳炭化炉和流态化炉。,.,(1)炭窑原料:薪炭材结构:炭化室、烟道、燃烧室和排烟孔。特点:1、最简单的木材热裂解方法。2、得炭率25%,周期37天。3、闷窑熄火熄火产物为黑炭,窑外熄火产物为白炭。,.,(2)移动式炭化炉原料:薪炭材结构:2mm钢板焊接而成,由炉下体、炉上体和顶盖叠接而成。特点:1、劳动强度和受季节影响小。2、得炭率25%,周期24h。,.,(3)果壳炭化炉原料:果壳果壳经风选,送至炉顶的加料槽,分别通过预热段、炭化段、冷却段从卸料口出料,得炭率:25%30%,周期45小时,灰分小于2%,挥发分为8%15%。,.,.,(4)流态化炉原料:木屑等粉状或颗粒原料结构:立式圆筒或圆锥形炉体。特点:用螺旋加料器从下部送料,从底部吹入空气作为流态化气体,使原料进行流态化炭化,得炭率为20%。,.,.,7.2.2炭化工艺技术类型,木炭制取的主要方法:堆烧法(欧美国家常用方法)、窑烧法(我国常用方法)和炉烧法。,.,(1)堆烧法程序:将炭化原料竖立或横放在垫木上,上铺一层小树枝或柴草,再用黏土覆盖密封,同时修筑一排烟口或装一根排烟管,然后点火烧制。烧炭过程中,要注意供给的空气量。出炭率:硬木原料20%35%,软木原料14%18%。,.,比利时兰姆比奥特公司利用立式干馏釜进行连续生产,由于这种大规模生产投资强度大,所以限制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2)窑烧法,程序:烘窑、缺氧闷烧、闷窑。出炭率:黑炭15%20%,白炭比黑炭少1/41/3。现状:发展中国家许多地方使用最简易的烘窑,用土覆盖木柴或将木柴放入地坑内。这种窑不仅炭化过程慢而且效果和质量都很差。,.,.,用窑烧法烧制木炭,其木炭的质量和产量与操作水平关系甚大。如果控制不好,火候太过,产炭量减少;若火候不足,会烧出夹生炭。,.,(3)节柴炭烧炉,节柴炭烧炉由砖砌成,烧炭同时,可利用产生的热量取暖或烧水。结构:由炉盖、炭化室、燃烧室、火山墙、迎风墙、烟囱、炉门等组成。程序:装料、缺氧闷烧、闭炉和出炭。,.,(3)可移出式烧炭炉,结构紧凑、操作容易、移动方便、出炭率高、炭质较好、劳动强度和受季节影响小。结构:上炉体、下炉体、烟道、风孔、炉盖、点火架、炉栅。出炭率:2530%。,.,7.2.3木材干馏的工艺流程,木材干流的工艺流程包括木材干燥、木材干馏、气体冷凝冷却、木炭冷却和供热系统。要求原料的含水率低于20%。木材干馏产生的蒸气气体混合物在焦油分离器或列管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冷却,是其中可凝结的蒸气冷凝为木醋酸和焦油。,.,木材干馏设备即干馏釜,根据加热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内热式:木材通过载热体进入釜内与木材直接接触的加热方式。外热式:热量通过釜壁传给木材的加热方式。,.,影响干馏釜产量的主要因素:木材含水率、木材形态、加料速度、载热体温度和数量以及气体出口温度与压力等。其中木材含水率和载热体温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一般每立方米的木材可以得到137kg木炭、37kg乙酸和65kg焦油。,.,7.2.4生物质碳化产品,生物质碳化产品木炭,可用于冶金、有色金属生产、活性炭制造等,用途极其广泛,.,(1)木炭的主要成分:除C元素外,还有H和O等元素。各种元素含量多少,依赖于热裂解方法和炭化最终温度,与原料无关。随炭化最终温度的升高,木炭中C元素的含量增加,H和O的含量降低。,.,固定碳木炭放入白金坩埚内,900喷灯火焰下煅烧5min,或在电炉内加热2.5h将温度升高到900来测定其固定碳的含量,由于热裂解方法和炭化最终温度不同,木炭中可能含有70%86%的固定碳。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木炭中固定碳的含量将会增加。,.,水分木炭与水接触时的吸水能力取决于其结构特性和表面浸润的情况,能吸收超过它自身质量的水分。长时间储存在空气中,即使不淋雨雪,其含水量可能超过50%,此时木炭很容易破碎,而且不能用于冶炼。,.,灰分,木炭中的灰分含量及其组成与炭化最终温度、原料种类和组成等因素有关。炭化最终温度越高,灰分含量越大。,.,(2)木炭的相对密度和孔隙度,木炭的相对密度随炭化原料种类、含碳量及炭化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炭化原料的相对密度越大、含碳量越大、炭化温度越高,则相对密度越大。,.,(3)木炭的发热量,木炭的发热量主要取决于木炭的含碳量。而炭化温度高,木炭的炭含量就大。,.,(4)木炭的反应能力,在高温下与活性气体和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