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验》PPT课件_第1页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_第2页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_第3页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_第4页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脊液检验,一、cerebrospinalfluid,脑室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和超滤作用,在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形成的一种具有保护脑和维持神经中枢生理功能的无色透明液体,为细胞外液。,二.CSF生成及生理功能,1.生成量成人120180ml/天。新生儿1060ml/天。2.分布蛛网膜下腔占75%,脑室系统约占25%。,3.CSF的功能,(1)缓冲保护作用。(2)运输。(3)调节压力和酸碱。(4)参与神经内分泌。,4.bloodbrainbarrier(BBB)作用,脉络丛上皮细胞对各种物质的选择性:最易通过物质:氯、钠、镁离子及乙醇不易通过物质:清蛋白、葡萄糖、钙离子、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不能通过:纤维蛋白、补体、抗体、某些药物、胆红素、胆固醇,第一节脑脊液标本采集,每管2L脑脊液第1管细菌培养第2管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3管理学及显微镜检查疑有恶性肿瘤,多留1管作脱落细胞检查。,第二节脑脊液理学检验,一、颜色,正常CSF是无色透明液体。1.红色:穿刺损伤、SAS或脑室出血。穿刺与SAS出血的区别。2.黄色:出血、梗阻、郁滞、黄疸等。3.白色或灰白色:白细胞增多。4.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脑脊液常见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脑脊液新鲜性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二、透明度,1.清晰、透明:正常、神经性梅毒。2.浊度:明显混浊、混浊、轻度混浊、毛玻璃样混浊。见于细胞数增多(WBC300106/L);蛋白质和病原菌增多等。,三、薄膜与凝块,1正常时静置1224不出现凝块。2病理情况可出现凝块、沉淀、薄膜。3蛋白质10/L时可成凝块,15/L,呈黄色胶胨状。,三、比密,健康人CSF比密为:腰穿1.0061.008脑池1.0041.008侧脑室1.0021.004,第三节化学和免疫学检验,一、蛋白质测定,1.脑脊液蛋白定性方法比较,定量法,参考范围,(1)定性:()()(2)定量:成人腰池:0.20.40g/L小脑延髓池:0.100.25g/L脑室:0.050.15g/L,临床应用,脑屏障通透性蛋白或CSF循环障碍,见于:(1)CNS感染性疾病(2)出血性疾病(3)循环梗阻(4)CNS肿瘤(5)实质性病变,脑脊液蛋白质增高常见的原因,二、葡萄糖,CSF中的葡萄糖约为血液的60。1.参考范围成人腰椎2.54.4mmol/L;小脑髓池2.84.2mmol/L;脑室2.84.2mmol/L。2.临床应用:增高:糖尿病、脑出血。降低:感染、CNS肿瘤、脑寄生虫病。,三、氯化物,1.测定法:比色法、滴定法、电量法。2.参考范围120130mmol/L,脑脊液氯离子浓度约为血氯的1.21.3倍。,3.临床应用,(1)增高肾炎、尿毒症、呼吸性碱中毒等。(2)降低感染性CSN、CSF蛋白增高等。低氯血症。85mmol/L时,有可能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四、免疫球蛋白,1.参考范围:IgG:10-40mg/L;IgA:0-6mg/L;IgM:0-13mg/L;IgE:极少量。2.临床应用:IgG:细菌性脑膜炎、多发性硬化。IgA:化脑、结核性脑膜炎及神经性梅毒等。IgM: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变化的意义,五.MBP(髓磷脂碱性蛋白),1.参考范围4g/L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MS)、神经性梅毒、脑血管病和外伤患者。MS病人疾病活动参考的指标:MS急性期游离型增高明显。结合型增高不明显,游离型结合型;游离型结合型缓解后2周多数恢复正常,,六、酶学检查,正常时,血清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ADA(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脑膜炎显著高于其他脑(膜)炎。2.LD:约为血清酶活性的1/10,脑组织损伤、细菌感染。3.CK:脑实质破坏。4.AST:约为血清酶活性的1/2,脑组织坏死、出血、脑萎缩等。5.溶菌酶:细菌感染。,第四节显微镜检查,一、细胞计数,1.方法评价(1)影响因素:标本凝固、放置时间长,细胞变形、破坏等。(2)改良牛鲍氏法:简便、易行、形态准确。(3)血细胞分析仪法:重复性高,可自动化。,2.参考范围,(1)总数WBC:成人(010)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2)分类计数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单个核细胞:约95%,多型核细胞:约5%。,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3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性脑病等。5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6吞噬细胞:常见于麻痹性痴呆、脑膜炎。7肿瘤细胞:见于脑、脊髓肿瘤。8白血病细胞: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临床应用,(1)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多,90%以上为中性粒细胞,后期病情好转,中性粒细胞急剧下降,单个核细胞和吞噬细胞增高。(2)急性病毒性感染CSF中细胞数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3)结核性脑膜炎初期以中性粒增多为主,病情好转,粒细胞下降,单个核细胞和浆细胞等混合出现。(4)CNS出血早期表现为均匀血性CSF,大量红细胞,白细胞中大多数为中性粒细胞。23d后可出现吞噬细胞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5)脑寄生虫病CNS寄生虫感染,CSF细胞总数一般100106/L,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可60%。,二、细胞学检查,1.方法(1)直接分类:单个核及多型核细胞。(2)染色分类:取沉淀物进行瑞氏染色后分类或其他染色法染色。,2.临床应用,(1)多型核粒细胞:见于急性炎性渗出期。(2)单个核:此类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亚急性增殖期、恢复期、慢性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霉菌性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等。,2.临床应用,颅内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诊断CNS白血病的重要依据。lymphoma细胞:lymphoma细胞是诊断CNSlymphoma的可靠依据。lymphoma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三、微生物、寄生虫检查,1.微生物检查:墨汁染色:脑膜炎隐球菌革兰染色:脑膜炎双球菌等抗酸染色:结核杆菌2.细菌培养3.寄生虫检查,第五节脑脊液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送检标本的处理CSF采集后应立即送检。穿剌损伤出血的脑脊液细胞计数校正。葡萄糖测定:留取标本后应马上测定,或加入氟化钠,防止葡萄糖酵解。(4)防止细菌离体后易死亡,及时检查或需37下保温送检。,二、临床应用,1、适应证有脑膜刺激症状。疑有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管内给药治疗及手术前麻醉、造影等。,2、禁忌证,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休克、衰竭或频危状态的病人。穿刺位置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的病人。,3.临床价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脑血管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肿瘤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观察,病例分析,患者,男,25岁,3天前因劳累后饮酒出现发热、寒战、剧烈头痛。4h前开始出现意识障碍,自言自语,回答不出问题,并出现抽搐,抽搐时双眼上翻,凝视,口吐白沫,唇周发绀,双手握拳,四肢抽动,呼之不应,持续0.5h后停止。体征:T39,P106次/分R25次/分,BPl5/kPa,昏迷,检查不合作,双瞳等大约0.6cm,眼底检查,视乳头有水肿,光反射迟钝,颈抵抗明显,双肺、心、腹、淋巴结、皮肤均无异常,膝跟腱反射亢进,右侧巴氏征阳性。,综上所述,考虑为颅内感染,腰穿检查脑脊液,穿刺成功,测得压力为255mmH2O,见白色浑浊脑脊液流出,收集6ml分别装入3只无菌试管,每管2ml了,立即送检。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外观白色浑浊,RBC10106/L,WBC:3600106/L,分叶核白细胞93,淋巴细胞7;蛋白质2.49g/L,葡萄糖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