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李从健,目录,1、强制性条文2、新老规范在内容上的变化3、概述4、设计依据5、建筑灭火器术语6、火灾类型与危险等级7、建筑灭火器的选择8、火灾种类与灭火器选择9、灭火器的设置原则10、灭火器的配置计算11、建筑灭火器计算应用举例,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强制性条文,建设部2005-07-15公告,现批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40-2005,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3、4.2.1、4.2.2、4.2.3、4.2.4、4.2.5、5.1.1、5.1.5、5.2.1、5.2.2、6.1.1、6.2.1、6.2.2、7.1.2、7.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同时废止。规范共分7章13节,6个附录,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新老规范在内容上的变化,增加了“术语和符号”一章;增加了“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改变了以往我国的水型灭火器只能灭A类火,不能灭B类火的状况;灭火器底部离地面高度从不宜小于0.15m调整为0.08m;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A类灭火器配置基准;B类灭火器配置基准;灭火器的减配系数;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程序;将“灭火有效程度”修改为“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并作为选择灭火器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当同一场所存在不同种类火灾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删去有关卤代烷灭火器的管理性条文;增加了“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的规定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定义:灭火器是指靠人力能够移动,且具有独立灭火作用,通过自身内部压力作用下,能够喷出所充装灭火剂的灭火器材,专用名称为建筑灭火器。简史:灭火器是由英国人佐治孟比(GeorgeManby)于1816年发明。当时的设计是使用铜罐,内藏压缩空气及三加仑(约7升)碳酸钾溶液。当时称之为灭火筒。种类:水型、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特点:能够扑救初起火灾,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灭火迅速、经济实用。,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概述,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4、灭火器的选择5、灭火器的设置6、灭火器的配置7、灭火器的配置设计计算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使用或储存可燃物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或储存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房或库房。,设计依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配置场所distributionplaceoffireextinguisher存在可燃的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需要配置灭火器的场所。计算单元calculationunit灭火器配置的计算区域。保护距离traveldistance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灭火级别firerating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由表示灭火效能的数字和灭火种类的字母组成。,建筑灭火器术语,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一、火灾类型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将火灾分为七类:A、B、C、D、E、F。二、危险等级危险等级分为: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火灾类型与危险等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1灭火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1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2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3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4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5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6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能。1.2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1.3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1.4不相容的灭火剂举例见规范附录E的规定。,建筑灭火器选择(一般规定),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一、灭火器级别(firerating)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目前,国际标准仅有A类、B(C)类两大系列级别。我国现行标准系列级别为:1A10A;21B297B;二、灭火器类型与灭火功效1.水型灭火器分为:分为清水灭火器、强化液灭火器等;具有冷却作用、稀释作用和冲击作用。水型灭火器一般不用来扑救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带电设备火灾和轻金属火灾。水型灭火器也不宜用来扑救图书资料、文物档案、艺术作品、技术文献等物质的火灾,建筑灭火器选择(灭火功效)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泡沫灭火剂分为:蛋白泡沫(P)、氟蛋白泡沫(FP)、水成膜泡沫(S)、抗溶泡沫(AR)灭火器;具有窒息作用、冷却作用。泡沫灭火器MP型手提式和MPT型推车式两种类型。泡沫灭火器除了能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外,还能扑救油类等可燃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酮、酯、醚等有机溶剂火灾3.干粉灭火剂分为:碳酸氢钠、磷酸氨盐灭火剂;干粉粉粒具有吸附火焰活性基团形成不活泼的水,从而抑制火焰活性基团的作用。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作为动力,将筒内的干粉喷出灭火的。主要用来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建筑灭火器选择(灭火功效)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卤代烷灭火剂分为:1211、1301、七氟丙烷;卤代烷分解出的活性游离基参与形成燃烧稳定分子,使燃烧过程链锁反应终止。按照灭火剂的种类,卤代烷灭火器分为1211灭火器、1301灭火器、2402灭火器和1202灭火器。目前国产的只有1211灭火器和1301灭火器,有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5.其他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当空气中达到3035就会使火焰熄灭)等。,建筑灭火器选择(灭火功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火灾种类与灭火器选择,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表3-5不同火灾种类的灭火器的选择,注:磷酸氢钠(BC)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ABC)干粉灭火器。,一般设置要求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2.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3.灭火器摆放应稳固,其标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4.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5.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设置,B、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1.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2.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3.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m2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m2时,增配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一般规定:1.灭火器配置设计与计算应按计算单元进行。灭火器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最少需配数量的计算值应进位取整。2.每个灭火器设置点实配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和数量不得小于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数量的计算值。3.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并应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1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计算单元一、灭火器配置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1、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时,可将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2、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不相同时,应将其分别作为不同的计算单元。3、同一计算单元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二、计算单元保护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应按其建筑面积确定;2、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确定。,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灭火器配置计算公式一、地上场所计算公式:Q上KS/UQ: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S:计算单元保护面积(m2)U: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m2/A)或(m2/B)K:修正系数二、地下场所计算公式:Q下1.3KS/U注:该公式适用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网吧、商场、寺庙及地下场所。,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灭火器配置修正系数,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QeQ/NQe:计算单元中每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N: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个)设置点数由保护半径确定,可采用画圆法,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灭火器设计计算程序:1.确定灭火器配置场所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2.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积;3.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4.确定各计算单元中灭火器设置的位置和数量5.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6.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类型、规格与数量;7.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8.在工程设计图上用灭火器图例和文字标明灭火器型号、数量与设置位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程序,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图例,手提式灭火器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试问:地上为哪类火灾危险等级场所?属哪类火灾类型?地下为哪类火灾危险等级场所?属哪类火灾类型?试算:地上、地下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需配灭火级别及灭火器配置数量(具)?,建筑灭火器计算应用举例,一栋建筑地上、地下需要保护面积各为500平方米,地上建筑用火用电较多,可燃物较多,起火后火灾蔓延较迅速,火灾危险性较大,易造成一般物质火灾损失;地下建筑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使用一定量燃油,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火灾危险性大,易造成可燃液体重大火灾损失。其消防设施情况为:地上建筑设有消火栓,无自动灭火系统;地下建筑设有消火栓和自动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计算应用举例,答:地上为火灾中危险级场所;属A类火灾类型。地下为火灾严重危险级场所;属B类火灾类型。,注:火灾分类与危险等级A类:固体火灾B类:液体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E类:电气火灾F类:厨房油脂火灾,地上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计算公式为:Q上=KS/U查表1K=0.9已知S500(m2)查表2U75(m2/A)Q上KS/U0.9500/75=6(A)答:地上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为6(A)。,地下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地下计算公式为:Q下=1.3KS/U查表1K=0.5已知S500(m2)查表3U0.5(m2/B)Q下1.3KS/U1.30.5500/0.5560(B)答:地下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为560(B)。,地上如需要配置4kgABC干粉灭火器多少具?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查表44kgABC干粉灭火器为2(A)则灭火器配置数量为:NQ上/QA6(A)/2(A)3具答:地上需配4kgABC干粉灭火器为3具。由于为一个计算单元,则每个配置点放置4kgABC干粉灭火器为1具(其最大保护距离不少于20m)。,地下如需要配置4kgABC干粉灭火器多少具?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查表44kgABC干粉灭火器为55(B)则灭火器配置数量为:NQ下/QB560(B)/55(B)12具答:地下需配4kg干粉灭火器为12具。可分三个不同配置点,每个配置点放置4kgABC干粉灭火器为4具(其最大保护距离不少于9m)。,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平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注:根据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理员培训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湘潭初三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 连江七中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设备管理知识测试题附答案:涵盖设备新度系数、保养、故障处理等测试卷有答案
- 2025年病历书写管理制度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仓储材料循环利用-洞察与解读
- 2025贵州习水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19人(4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河南水安考试题型及答案
- 消费文化与产品再购买频率-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北京市环境监察岗位申论题库含答案
- 浅谈如何做好危化品安全管控工作
-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题库
- 县中医院妇科重点专科建设汇报
- 坚持人民至上 工会研讨发言
- 美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 期末复习(课件)新思维英语四年级上册
- 子宫脱垂试题及答案
- GB/T 90.1-2023紧固件验收检查
-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 2023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英语》(高升本)真题库及答案(单选题型)
-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