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清热药,.,概述,一、含义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二、功效主治1、共有功效主治都具有清泄里热的功效,可主治各种里热证,症见身热、面红、口渴饮冷、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2、主要兼有功效主治。,.,概述,三、性能特点1、药性:皆为寒凉,沉降入里,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即内经所谓“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所谓“疗热以寒药”的意思。2、药味3、归经,.,概述,四、配伍应用1.使用清热药时,应辨明热证的虚实。实热证有气分热、营血分热及气血两燔之别,应分别予以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气血两清;虚热证又有邪热伤阴、阴虚发热及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之异,则须清热养阴透热或滋阴凉血除蒸。2.若里热兼有表证,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药用,以达到表里双解;3.若里热兼积滞,宜配通里泻下药用。,.,概述,五、使用注意1、因证选药2、证候禁忌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3、中病即止,.,概述,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药3.清热凉血药4.清热解毒药5.清虚热药,.,含义:凡以清泄脏腑气分热邪,常用以治疗温热病气分实热以及各种内科杂证脏腑实热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适应证:本类药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主要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出现的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实数。此外,因各药归经不同,这些药还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配伍:若里热炽盛而正气虚者,可配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本经,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石膏,【药性】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煅后外用:收湿敛疮,.,石膏,1温热病气分2肺热喘咳证实热证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石膏的应用,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辛甘大寒,辛寒解肌透热,甘寒清胃热,除烦渴,为治疗气分实热证的要药。气分实热证(四大症,白虎汤)+知母(相须)温病气血两燔证+玄参等暑伤气阴、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伤者。+麦冬人参,.,石膏的应用,2肺热喘咳证清胃经实热配伍麻黄、杏仁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煅石膏外用有敛疮生肌、收湿的作用。疮疡溃而不敛,可配伍升药如九一散(九一丹);湿疹配伍枯矾;水火烫伤,配伍青黛,如牡蛎散。,.,石膏,【用法用量】生石膏入煎剂,15-60g,先煎。内服宜生用;煅石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患处。【使用注意】虚寒证忌用。,.,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根茎,.,知母,【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知母的应用,1温病气分证+石膏(相须)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既清肺热,又润肺燥,清润兼备,配伍川贝桑白皮等,治疗肺热咳嗽;配伍贝母、麦冬等,治疗阴虚燥咳。,.,知母的应用,3胃热口渴,消渴证清胃火以存津液,滋胃阴以生津止渴。故对津伤口渴之证,尤为常用。4肾阴不足,虚火亢旺滋肾阴,又退虚热,泻相(肾)火,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心烦,配伍黄柏、生地黄等。,.,知母的应用,【用法用量】入煎剂,5-15g。【使用注意】虚寒证不宜;因其性寒滋润,脾虚便溏者尤应忌用。,.,石膏甘辛大寒,知母苦甘寒,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白虎汤气血两燔,神昏谵语,发斑化斑汤肺热喘咳麻杏石甘汤热病燥咳二母散,2.敛疮生肌溃疡不敛3.收湿湿疹瘙痒.水火烫伤4.止血外伤出血1560g先煎煅石膏外用脾胃虚寒、阴虚内热者忌用,生津润燥: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生知母清热泻火盐知母滋阴降火,.,芦根甘寒肺胃地下茎,.,芦根甘寒肺胃地下茎,【功效】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祛痰,排脓,利尿。,.,芦根的应用,1温热病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2胃热口渴,呕逆。3肺热咳嗽痰多,肺痈咳吐脓痰。4湿热淋证,湿热水肿。,.,芦根,【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使用注意】虚寒证忌用。【鉴别用药】芦根为芦苇的根茎,苇茎为芦苇的嫩茎。二者出自同一种植物,功效相近。但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肺排脓,略有侧重。,.,天花粉甘微苦微寒肺胃根,.,天花粉,【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润燥化痰。,.,天花粉,1温热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2胃热口渴,消渴。3肺热燥咳。4疮疡肿毒。,.,天花粉,【用法用量】煎服,10-15g。【使用注意】虚寒证忌用,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淡竹叶苦甘淡寒心小肠肺胃茎叶,.,淡竹叶,【药性】苦、甘、淡,寒。归心、小肠、肺、胃经。【功效】清热除烦,利尿。,.,淡竹叶,1温病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2心火亢盛证,心热下移小肠之热淋。【用法用量】煎服,515g。,.,栀子苦寒心肝胃肺成熟果实,.,栀子,【药性】苦,寒。归心、肝、胃、肺。【功效】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栀子,【应用】1温热病气分热盛烦躁不安2心、肝、胃等脏腑实热证3血热出血证4热毒证5湿热黄疸,湿热淋证,.,栀子的应用,1.温热病气分热盛烦躁不安本品苦寒清降之性较强,能清泻气分实热,可用于温热病气分热盛,高热不退。因其尤长于清解心经之热毒而除烦,故对邪入心胸,心烦郁闷,燥扰不宁者,尤为多用。2.心、肝、胃等脏腑实热证本品虽能通泻三焦之火,但尤以清泻心、肝、胃经热邪见长,故常用于心热、肝热、胃热诸证。,.,栀子的应用,3.血热出血证既能清解血分之热,又有制止出血之功,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多种出血证。4.热毒证本品长于清热解毒,可用于多种热毒病证。除用治温热病及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外,还可主治热毒疮痈,症见红肿热痛者,内服、外用均可。5.湿热黄疸,湿热淋证本品既有较强的清利肝胆湿热之功,又能利胆退黄,宜用于肝胆湿热郁结所致的黄疸、小便短赤等症,常与利胆退黄之药同用,如茵陈蒿汤,以之与茵陈蒿、大黄等药配伍。亦可清利膀胱湿热,常用于湿热淋证。,.,栀子,【用法用量】入煎剂,5-15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虚便溏不宜。【鉴别用药】栀子的入药。栀子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偏于走里而清内热。生栀子走气分而泻火;焦栀子入血分而凉血止血。,.,夏枯草苦辛寒肝果穗,.,夏枯草,【药性】辛、苦,寒。归肝经。【功效】清泻肝火,解毒散结。,.,夏枯草,1.肝火上炎证。2.痰火郁结,热毒疮痈。,.,夏枯草的应用,1.肝火上炎证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2.痰火郁结,热毒疮痈苦寒泄热,味辛散结,治疗肝郁化火,痰火凝聚的瘰疬,配伍贝母、香附等;治疗瘿瘤,配伍海藻、昆布等。有一定的清热解毒散结之功,可用于热毒壅盛而致多种红肿疼痛者,如治疗乳痈、疮肿、痄腮等。【用法用量】入煎剂,10-1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焊工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交大四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焊培训理论知识直播内容课件
- 宝鸡社区事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流的强弱教学课件
- 2025年基础地质勘查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高原防护课件
- 建筑机器人应用技术标准
- DB32-T 4334-2022 薄壳山核桃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 农办主任履行职责工作(2篇)
- 2025年中国维生素C咀嚼片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规则之下方有自由课件-高一上学期行为常规主题班会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卷
- 物流行业固废处理方案
- 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申请报建户外货梯的申请书
- DB S63-0011-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书分享
- 2022年贵州省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合集(含各科真题和典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