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宇文化理科数学高考预测卷二(全国卷适用)答案_第1页
卓宇文化理科数学高考预测卷二(全国卷适用)答案_第2页
卓宇文化理科数学高考预测卷二(全国卷适用)答案_第3页
卓宇文化理科数学高考预测卷二(全国卷适用)答案_第4页
卓宇文化理科数学高考预测卷二(全国卷适用)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B 第 1 页(共 6 页) 绝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 试卷类型:B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卓宇文化高考命题研究中心、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共同命制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B A B C D B C A A 二、填空题。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2 3 2 99 99 C 2 71, 71 3 4 三、解答题。 17、解 解 (1)因为 A,B,C 三镇分别有基层干部 60 人,60 人,80 人,共 200 人, 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 40 人, (1 分) 则 C 镇应选取 80 40 20016(人), (2 分) 所以这 40 人中有 16 人来自 C 镇, 因为 x 100.15200.25300.3400.2500.128.5, 所以三镇基层干部平均每人走访贫困户 28.5 户.(4 分) (2)由直方图得,从三镇的所有基层干部中随机选出 1 人,其工作出色的概率为3 5, 显然 X 可取 0,1,2,3,且 XB 3,3 5 ,则(5 分) P(X0) 2 5 3 8 125, (6 分) P(X1)C13 3 5 1 2 5 236 125, (7 分) P(X2)C23 3 5 2 2 5 154 125, (8 分) P(X3) 3 5 327 125.(9 分)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8 125 36 125 54 125 27 125 (10 分) 所以期望 E(X)0 8 1251 36 1252 54 1253 27 125 9 5.(12 分) 18、(1)令 11 B D中点为E,BD中点为F,由长方体性质, 1111 ACBB DD面, 则 11 AC在面 11 BB DD上的射影为E, 则P点到 11 AC 距离即为PE。则PE长度与P到BD长相等。 由抛物线定义,P点轨迹为抛物线,E为焦点,BD所在直线为准线,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B 第 2 页(共 6 页) 则抛物线 p P的焦准距 1 1PBB,则R与E重合,即证 11 BEAC D。 由勾股定理得: 222 11 BEB EB B且 222 11 D EDDDE,又 222 BEDEBD, BEDE, 又 1111 ACBB DD面, 11 BEBB DD面, 11 ACBE, 又 11 DEACE, 11 BEAC D面。 (6 分) (2) 长方体性质, 11 BDACC A面, 则BD在面 11 ACC A上的射影为F, 则Q到BD距离为QF, 则QF长与Q到 11 AC距离相等。Q点轨迹也为抛物线,F为焦点, 11 AC所在直线为准线。 P点恰好在Q点轨迹上,故此时P点恰位于两抛物线交点处,P与G重合。 = 4 AQD ,底面ABCD为正方形,此时点Q与点C重合。 求二面角APQM的余弦值,即求二面角AGCM的余弦值。 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所在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 0,0A, 22 1 , 222 G , 2,0C 0, 2 1 , 22 M 0, 11 BDACC A面,DB 为面 11 ACC A的一个法向量, =22 0DB , , 设面GCM的法向量为n , 2 (,0,0) 2 MG , 21 (0,) 22 MC ,( , , )nx y z 2 0 12 2 22 0 0,12 22 n MGxyz n MCyzn 令,则 则(, ) cosn , 26 63 2 n n DB DB DB 下面验算:取 21 2, 22 MA ,2 110MA DB , 22 20 22 MA n 。 故二角面APQM的余弦值的大小为 6 6 (12 分) 19、(1)由已知条件,发现E为D上的点,且2ECEC D上任意一点A, 都有2ACAB. (此条件可通过建立平面直 角坐标系得到) 。 又= 3 ADC ,DADE,DAE为等边三角形 又B为DE中点,ABDE,= 6 BAE 又2ACAB, 3 BAC , 6 EAC 上面把原图的角度都标了一遍(大致)下面在于确定点P。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B 第 3 页(共 6 页) sinsinsinBACBAPCAP APACAB ,两边同乘以 1 2 AP AC AB,即有 111 sinsinsin 222 AB ACBACAB APBAPAC APCAP 即: ABCABPACP SSS ,则P在线段BC上,则P与E重合。 则 3 coscos 2 PACEAC。 (6 分) (2)先做图,由弦定理 222 cos 2 bca A bc 原式等价与 3CBCACBCAAB AC 也即 22 3abbc, 222 3 cos 2 Abca 故 222222 55 553 33 abcabc。 下面按题目暗示,作CEAB,令CEx,AEy,BEz。 上式等价为 22222 55 () 33 xyxyyz 则 22 4 430404tan4tan xx yyzzyzyzyzAB yz (此步对 2 a或 2 b用余弦定理可得一样的等式) : 2 tantan5tan tantantan 1tantan4tan B 1 ABB CABAB AB 3 2 20tan tantantan 4tan1 B ABC B ,构造 3 2 20 41 x f x x , 22 2 20(403) 41 2 xx fx x 故 min 315 3 (x) 24 ff 故tantantanABC的最小值为 15 3 4 ,当且仅当 3 tan 2 B 时成立。 (12 分) 20、解(1) (1) xx f xeaeax 2 (1)1 xxxxx fxeaeaeaea e 1 xxx fxeaee 【1】若0a , f x极小值点为1x , f x无极大值点; 【2】若0a ,1o当0ae, f x极大值点为lnxa, f x极小值点为1x ; 2o当ae, f x无极值点;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B 第 4 页(共 6 页) 3o当ae, f x极大值点为1x , f x极小值点为lnxa。 (5 分) (2) 1 () a RHSea 当01a时, 1 0 a ea ,0LHS ,故0。 那么我们对两边去平方,即证 1 () a fxea 但我们希望有 f xf x,由(1)知,当01a时,lnxa,1x 都为其极值点。 又ln10 xaa f x在1,0a单调递减,在0,单调递增。 min 010f xfa , 原不等式有解 1 min () a f xea 则 2 1 1() a aea ,(0,1)a 我们先压缩区间,令0a ,则1 e ,则e。 下面讨论e的情形:即证 2 (1)0 a eeaa。 构造 2 ( )(1) a g aeeaa,( )2(1) a g aeae,(1)0 g ,(0)30ge , ( )2 a g ae。故( )g a在(0,ln2)单调递减,在(ln2,1)单调递增 故在0,1( )g a则( )g x先增后减,( )min(0), (1)0g xgg,证毕。 则构造 12 ( )()(1) a heaa , 1 ( )()0 a hea ,则( )h 单调递增。 故( )( )( )0hh eg a。 故综上所述,( ,)ee。 (12 分) 21、解: (1)(1) 0 L经过一次分割后,增加了相邻两点的重点,即增加了 2 个点,此时曲线上共有 5 个 点,经过一次平均后,作出了这 5 个相邻两点的重点,即 4 个点,连结这 4 个点得到 0 L经过一次细 分后得到的曲线 1 L,即 1 4a 。 同理可的 2 6a 。 (3 分) (2) 若 0 L经过n次的分割后得到的曲线 0 L由 n a个点足称, 则再一次分割, 增加了相邻两点的中点, 即增加了1 n a 个点,此时曲线上共有21 n a 个点,经过一次平均后,作出了21 n a 个点相邻两点 的重点,即22 n a 个点,连结这些点得到的 0 L经过1n次细分后得到曲线,即 1 22 nn aa 。 由此可得: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B 第 5 页(共 6 页) 1 1 22 4 nn aa a 故 1 22(2) nn aa , 即2 n a 是首项为 1 2a ,公为比 2 的等比数列, 故 1 1 2(2) 22 nn n aa 。 故22n n a 。 (6 分) (3)折线段 n L的所对应的点列: 12 22 , n nnn PPP , 经过一次分割后,增加了21 n 个点。 1122 2122 , nn nnn PQ PQQP , 其中 1 2 nn kk k PP Q ,1,21 n k ,。 经过一次平均后,得到新点列 1 111 12 22 , n nnn PPP , 其中 ( /2 1)/2 1 (1)/21 /2 2 2 n kk n k n kk QP k P PQ k 当 为偶数 当 为奇数 将 1 2 nn kk k PP Q 代入上式可得, 其中, ( /2)( /2 1) 1 (1)/2(3)/2 3 2 3 2 nn kk n k nn kk PP k P PP k 当 为偶数 当 为奇数 1 1,222 n k , ,(12 分) 22、 (1)()(1)(1)(1)0pqpqpqpqxpqypqpq是一个直线的 方程。故只需证明,P Q两点在这条直线上即可。 利 用 参 数 方 程 , 可 知,P Q的 坐 标 满 足p,q, 故 ()()0pqpqqpq满足方程,因此,P Q两点在直线上。 (5 分)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B 第 6 页(共 6 页) (2)由 ff xx,可得da ,令( )qf p,则只需证无论p取何值,直线PQ都过 一定点。 考 虑 直 线:( )( )0PQ pf ppf p, 将( ) apb f p cpa 代 入 , 得 2( )()()0(*)p acp bcab 取0p ,直线PQ为 1: 0lab,取p ,直线PQ为 2: 0lac,下面我们证明 无论p取何值,直线PQ总过 1 l和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