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艺术_第1页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艺术_第2页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艺术_第3页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艺术_第4页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第二节“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艺术,“巴洛克”建筑艺术“洛可可”建筑艺术,目录,第一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起源第二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产生第三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第四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风格特征第五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特质第六节其它国家的巴洛克建筑艺术,“巴洛克”建筑艺术,第一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起源,巴洛克艺术(Baroqueart)十七十八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早期:17世纪中心是意大利后期:中心移转到法国,巴洛克风格原意是不圆的珍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用“争奇斗艳”来形容这时的建筑是最合适不过的。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这时的建筑代表的是“我”,是“我”的身份。所以现在装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巴洛克,就是要震撼并愉悦你的感官。,StVincezo-Anastasio教堂(1646年)。,StVincezo-Anastasio教堂(1646年)。三重柱子的华丽装饰出现了,而且根根都在墙外面。文艺复兴初期的简洁含蓄,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第二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产生,罗马圣玛利亚教堂,罗马圣玛利亚教堂光靠平面已经不能吸引大家了,于是教堂的正面现在有了进深和立体感。,罗马圣卡罗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的正面曲线终于来了,雕塑也上了。巴洛克到此已经完全成立。,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第一个巴洛克建筑”,维尼奥拉正面的装饰好象是喝醉了酒的人造的一样,一切都是双重的柱子、山花(注意中间)、两边的大卷涡。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巴洛克艺术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最初表现形式:手法主义(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特点: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第三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巴洛克代表设计师贝尼尼,罗马圣安德列教堂在建筑中他夸张的是结构。平面的神庙布局中出突出来圆形门廊,突兀而富有动感,彻底打破了原来的“山”字形面。,ScalaRegia罗马圣安德列教堂模仿米开朗基罗的罗伦佐图书馆,为教皇的接待厅设计了大阶梯透视的运用使得长廊的深远感觉比实际的空间长度还遥远。教皇的神秘身份正好需要这个。,前后建筑的时间120年(15061626),几乎跨过了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前期的全部时间。集中了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比如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小桑加洛、维尼奥拉(“第一个巴洛克”的设计者)、以及贝尼尼。,巴洛克代表建筑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平台小广场组成的开阔建筑空间复合体,带来舞台艺术的发想。由四根列柱连接成的两个弯曲柱廊和两个笔直的门廊,使大教堂正面清晰可见。圆形屋顶和正面浑然一体,而正面彰显着埃及方尖碑、喷泉、文艺复兴式宫殿的动感,营造出纯然独创的广大都市空间。,贝尼尼用4排一共280根自己修改过的多立克式柱围绕着广场。密集的柱子让穿行于其间的人以为进入了石头森林、难以呼吸,作为背景的广场从而越发显得开阔了。,圣彼得大教堂的柱廊前后四排并列共142根石柱,于1656年至1666年由建筑家贝尼尼建造。,光辉闪耀的司教堂,1658至1666年贝尼尼制作,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圣彼得大教堂教宗弥撒情景,他把雕塑家和建筑师结合在一起的尝试就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圣彼得陵墓的神龛(右图),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近景,四河喷泉象征世界四大洲的四大河的拟人雕塑。,巴洛克的代表建筑法国的凡尔赛宫,欧洲最大的王宫前后建筑的时间有95年(16611756)。虽然外表的整体风格已经属于古典主义,但宏大的规模和毫不掩饰的君临天下的气势,完全是巴洛克式的。,宫殿内部的装潢极尽奢华。随便在宫中某处看到的装饰画可能就是出自当时最有名的画家之手。作为巴洛克式的代表,王宫的接待厅,即著名的镜厅就是一个奢华的例证。,1追求新奇。,第四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风格特征,2追求建筑形体和空间的动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3喜好富丽的装饰,强烈的色彩,打破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界线,使其相互渗透。,4趋向自然,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表达世俗情趣,具有欢乐气氛。,1、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着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第五节巴洛克建筑艺术的特质,2、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塑迷离的镜面手法。,3、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4、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德国巴洛克教堂建筑风格特点: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干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第六节其它国家的巴洛克建筑艺术,奥地利巴洛克建筑风格特点: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主要是从德国传入的。18世纪上半叶,奥地利许多著名建筑都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的。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外表是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内部大厅则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大厅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顶和拱顶满布浮雕装饰,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圣卡尔波罗美斯教堂圆顶内部建筑师:贝伦赫特;罗特麦亚(湿性壁画)卡尔教堂的椭圆形圆顶上所画的湿性壁画随着同心圆状的云朵而向天堂飞升,让人有戏剧性的幻想之感。,第一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起源第二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风格特点第三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装饰特点第四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第五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优、缺点,“洛可可”建筑艺术,第一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起源,洛可可建筑起源: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现:18世纪20年代法国,出现于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后期,流行于法、德、奥地利等国。(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指导思想:反对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逻辑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现的柔媚、细腻和纤巧的建筑风格。,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复杂的画面构图,人物跌宕起伏的动势,以及华丽丰盈的色彩,流畅酣快的笔触,使得这么一个劫掳的场面在有惊无险中充满了炫技的欢快和浮华。巴洛克画家浪漫的激情和想象贯穿了鲁本斯的艺术。,激荡的巴洛克风格,布歇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善于描绘脂粉气很浓的审美趣味,使这幅画成为他最优秀的代表作,迥异于古典主义艺术的严肃,强调轻快、装饰性和风格化的典雅,纤巧华丽的特质是宫廷趣味的体现。,精致的罗可可趣味,布歇的沐浴的狄安娜,躺在沙发上的奥达里斯克,布歇德篷伯杜尔夫人,维纳斯凯旋,第二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繁琐、妖媚、柔糜的贵族气味和浓厚的脂粉气。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用弧线和S形线,尤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第三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装饰特点,装饰题材:喜用各种草叶及蚌壳、蔷薇和棕榈。这些题材不但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也用在撑架、壁炉架、镜框、门窗框、家具腿和其它建筑部件上,并且极尽模仿植物的自然状态。装饰材料:常以质感温软的木材取代过去常常使用的大理石,墙面上不再出现古典程式,而代之以线脚繁复的镶板和数量特多的玻璃镜面。色彩:柔媚顺和,喜用娇嫩的色彩,如白色、金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线脚多用金色,天花板常涂上天蓝色,还常常画上飘浮的白云。其它装饰:喜欢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力图从装饰到小品、到室内物件的设置,显出豪华的高雅之趣。),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第四节洛可可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柏林波茨坦新宫的阿波罗大厅,海尔布陵屋,海尔布陵屋是一座立面非常华丽的大楼。1730年约翰菲舍尔为这座房子添加了三角檐饰,并且在楼房表面上的挑楼和立面装饰上了石膏花饰,花饰由天使、花卉、贝壳等各种洛克克风格的元素组合而成。这是一栋最具有洛克克风格雍雅特色的建筑,其表面的石膏花饰已经达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