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骨细胞:合成有机基质,并通过新合成的基质控制无机物,促进骨形成。破骨细胞:通过产生酸和蛋白水解酶分解无机物和水解有机基质,促进骨吸收。,成骨细胞,.,2,骨具有机械支撑、保护脏器功能;骨是钙磷的储存库,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钙磷是人体重要组成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血浆中钙磷的浓度依赖于:肠道吸收、骨质沉积和吸收、肾脏的排泌;主要调控激素有:甲状旁腺激素、1.25(OH)2D3、降钙素。,.,3,一钙和磷的代谢及调节,钙盐、磷酸盐是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盐主要储存在骨和牙齿,以羟磷灰石形式存在钙磷镁在体内的分布组织骨和齿998555软组织11545细胞外液0.240,则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若(cap)1.26mmol/L时,对1-羟化酶产生抑制作用。当Ca2+1.00mmol/L时,1-羟化酶活性增高。Ca2+PTH1-羟化酶1.25-(OH)2-D3磷:血磷可抑制1-羟化酶的活性。血磷1-羟化酶1.25-(OH)2-D3,.,27,3、生理功能:升高血钙和血磷靶器官:小肠、骨、肾脏。对小肠作用: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使血钙和血磷升高。对骨的作用:与PTH协同作用,加速破骨细胞形成,促进溶骨;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使血钙和血磷升高,以利于骨的钙化。对肾的作用:活性VitD3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28,以上作用使血钙、血磷增高。增高的钙、磷有利于骨的钙化。维生素D3能维持骨盐的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以利于骨的更新与生长。维生素D3缺乏时,钙、磷代谢障碍,儿童易发生佝偻病,成人可发生骨质软化症。此外,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时,维生素D3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3能力下降,也可发生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29,(三)降钙素(caleitoninCT),1、合成部位:由甲状旁腺滤泡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单链多肽激素2、调节受血浆中的钙离子的影响,CT的分泌随血钙升高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30,3、生理作用:抑制溶骨作用,降低血钙血磷,促进尿钙、尿磷的排出。靶器官主要是骨和肾对骨的作用:抑制间叶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使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转化通过以上作用,抑制溶骨作用,促进骨盐沉积,降低血钙。对肾脏的作用:CT可直接作用于肾脏的近曲小管,抑制钙磷的重吸收,使尿钙、尿磷的排出增加,降低血钙血磷。,.,31,(四)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由肿瘤细胞分泌,作为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骨骼和肾)引起高钙血症。,.,32,激素,肠钙的吸收,溶骨作用,成骨作用,尿钙,尿磷,血钙,血磷,PTH,CT,活性D3,激素对骨代谢的调节,.,33,PTH、CT、活性D3与血钙、血磷的恒定,血钙正常、血磷降低血磷降低,活性D3,肠钙磷的吸收,骨盐溶解血钙磷,肾重吸收钙磷,Ca2+,P,CT,Ca2+,PTH,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血钙血磷正常,.,34,二、钙和磷的代谢紊乱,一、钙代谢异常总钙的异常表现为:游离钙的异常总钙和游离钙的异常(一)低钙血症(hypocalcemia)定义:血钙浓度低于2.1mmol/l,.,35,常见病因:低清蛋白血症血清总钙降低,游离钙多正常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TH分泌不足维生素D缺乏电解质代谢紊乱,.,36,(二)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定义:血钙浓度高于2.63mmol/l常见病因:钙溢出进入细胞外液肾对钙的重吸收增加肠道对钙吸收增强骨髓的重吸收增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PTH过度分泌,.,37,二、磷代谢异常,(一)低磷血症定义:血清无机磷浓度低于0.9mmol/l。常见病因:磷向细胞内转移肾磷酸盐阈值降低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减少细胞外磷酸盐丢失,.,38,(二)高磷血症定义:指血清无机磷浓度高于1.45mmol/l。常见病因:常因肾脏排泌磷酸盐的能力不足而致,其他引起的因素与增加或磷酸盐从组织进入到细胞外液等有关。肾排泌磷酸盐能力下降磷酸盐摄入过多细胞内磷酸盐大量转运出,.,39,三、镁代谢及其异常,镁在人体内总量:2128g,约占体重的0.33%居构成机体元素的第11位,体内阳离子中第4位。主要以磷酸镁及碳酸镁的形式存在。血浆中镁的浓度约为0.781.00mmol/l,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55%是游离的、30%与蛋白结合、15%与阴离子形成复合物。体内镁分为细胞内和细胞外。,.,40,一、镁的生理功能,(一)细胞内镁的功能1、是体内300多种酶的辅因子,广泛参与各种生命活动。2、参与酶底物形成MgATP、MgGTP3、是许多酶系统的变构效应激活因子4、在氧化磷酸化、糖酵解、细胞复制、核苷酸代谢以及蛋白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41,(二)细胞外镁的功能1、细胞内镁的来源;2、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3、mg2+在突触的神经末梢竞争性抑制Ca2+的进入,影响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连接点的释放。4、mg2+浓度减少会导致神经肌肉应急性增加。,.,42,二、镁的代谢,镁存在于除脂肪以外的所有动物组织及植物性食品中,日摄入量为250mg。1、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方式:主动转运过程2、排泄消化道排泄肾排泄(主要途径),.,43,三、镁的代谢异常,(一)低镁血症血镁1.10mmol/l临床较少见,.,44,四、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生物化学,骨代谢的生化检测可以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信息,能显示骨代谢的快速改变,其变化显著早于骨密度的改变,因而对骨质疏松和其他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反映骨代谢的常用生化指标有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二类。,.,45,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骨性碱性磷酸酶、前胶原肽骨吸收标志物:吡啶酚、N和C端肽、酸性磷酸酶、羟赖氨酸、羟脯氨酸,.,46,(一)、骨形成标志物,1、骨钙素又称骨谷氨酰基蛋白(BGP)人骨中主要的和最多的非胶原蛋白。骨钙素在1.25-(OH)2-D3刺激下由成骨细胞合成。骨钙素中的17、21、24位的谷氨酰残基,可被-羧化酶转化为-羧基谷氨酰,能结合钙离子,在血液凝固、钙转运、沉积以及维持内环境平衡中起重要作用。,.,47,骨钙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异常的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成,抑制软骨矿化速率。血中骨钙素是反映骨代谢状态的一个特异和灵敏的生化指标,监测血中骨钙素的浓度,不仅可以直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情况,而且对观察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可了解成骨细胞的状态,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48,骨钙素释放入血循环后,被肾迅速地清除,循环中的骨钙素半寿期仅为5分钟左右,故血清骨钙素水平基本上能够反映近期骨细胞合成骨钙素和骨形成的情况。,.,49,临床应用:BGP是反映骨形成的指标。骨钙素升高见于:儿童生长期、肾性骨营养不良、畸形性骨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骨折、骨转移癌、低磷血症、肾功能不全等。骨钙素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50,2、骨性碱性磷酸酶(1)碱性磷酸酶ALP存在于骨、肝肠、肾和胎盘等许多组织。成骨细胞中ALP活性高,当成骨细胞活跃,可见血清ALP活性增高。故ALP活性可作为骨更新的指标。ALP还可由胆小管细胞产生,可作为胆汁郁积的标志。因此检测血清总ALP活性评价骨生长,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理想。,.,51,(2)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B-ALP在血清中比骨钙素更稳定,血清中的半寿期为1-2天,并且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标本不需特殊处理。因此血清B-ALP在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上则有较高特异性,优于骨钙素。B-ALP增高见于:Paget病、修复活跃的骨质疏松、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骨质软化症、佝偻病、骨营养障碍、骨质溶解转移、指端肥大症以及其他增加骨形成的病症。,.,52,3、前胶原肽胶原的合成骨胶原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占骨基质有机质成分的90%95%,骨非胶原蛋白通常约占6%10%。骨胶原由甘氨酸(33%),脯氨酸和羟脯氨酸(25%)等20种氨基酸组成,绝大多数为I型胶原。I型胶原是由两个1链及一个2链组成,3条链互相左旋卷曲而形成一个三股螺旋构型的纤维状蛋白质。,.,53,骨胶原在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骨细胞粗面内质网上形成多肽链,经羟化和糖化,前肽链合成后,形成三联螺旋的前胶原;前胶原水解后去除两端多余的附加肽(N-和C-端延伸段又称前肽)而生成原胶原(tropocollagen)。由原胶原自行聚合形成的原微纤维,其稳定性和韧性均较差,两条肽链可进行醇醛缩合或醛胺缩合,形成共价交联,可使4条肽链间共价交联。通过共价交联,胶原微纤维的张力加强,韧性增大,溶解度降低,最终形成不溶性的成熟的胶原纤维。,.,54,一系列修饰(羟基化、糖基化修饰),形成三螺旋结构,去掉N-和C-端前肽,原胶原,未成熟纤维,成熟的胶原纤维,形成:前体细胞型前胶原(含N-和C-端延伸段),共价结合或交联,.,55,前胶原肽型胶原是由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合成,含N-和C-端延伸段(又称前肽)。在形成纤维和释放入血时从型胶原上断裂下来。现多检测C-端前肽。因此,型前胶原肽可作为评价骨形成的指标。型胶原也是其他组织的主要基质,故型前胶原肽评估骨形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骨钙素和B-ALP。但在评价体内活性维生素D代谢紊乱及其替代治疗上,型前胶原肽优于骨钙素和B-ALP。,.,56,临床应用增高见于:儿童发育期,正常儿童平均为正常成人的2倍。妊娠最后3个月。骨肿瘤和肿瘤的骨转移,特别是前列腺癌、乳腺癌,畸形性骨炎、酒精性肝炎、肺纤维化等。,.,57,(二)、骨吸收标志物,1、胶原交联骨的有机基质中胶原交联90%为型胶原。,脱氧吡啶酚,吡啶酚,两个天然的不能被还原的交联,.,58,骨吸收期间型胶原被水解,羟基吡啶酚交联释放入血并从尿中排除。检测尿脱氧吡啶酚和(或)吡啶酚,或测定交联区的C-和N-端肽,可作为反映骨吸收的指标。(1)脱氧吡啶酚和吡啶酚:都是不能被还原的羟基吡啶酚交联。骨是两种吡啶酚的主要来源,故这两种吡啶酚测定可用于评价骨吸收。其中脱氧吡啶酚吡啶酚表现出更高骨吸收特异性和灵敏性,其原因是:它是由胶原自然形成的,非生物合成从尿中排除前不被代谢骨是其主要来源仅来源于天然基质的降解产物,不受饮食影响。,.,59,(2)交联区的C-和N-端肽:型胶原交联区的C-和N-端肽也是一种骨吸收的指标,与脱氧吡啶酚和吡啶酚一样具有较好特异性,不受饮食等干扰。应用:吡啶酚和交联区端肽水平的评价可用于骨质疏松、PagetS病、其他代谢性骨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美术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3.2哦,香雪
- 2025年高考物理文化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卷
- 2025年沈阳水务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学安全常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甲评审院感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共200题)
- 湖北省公务员2025年行测判断推理冲刺卷
- 2025年初中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法律常识试卷
- 2025年商业综合体租赁代理合同
- 搅拌车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 2025护理教学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废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网点负责人考试题库考点
- 2025年呼和浩特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结直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课件
- 辅助改方时方向继电器电路识读穆中华60课件
- 东方航空民航招飞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英语第二册(五年制高职) 课件 Unit5 Social Rules
- 2025年三方询价单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