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技术培训幻灯PPT课件_第1页
适宜技术培训幻灯PPT课件_第2页
适宜技术培训幻灯PPT课件_第3页
适宜技术培训幻灯PPT课件_第4页
适宜技术培训幻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主讲人:江学勤主任中医师,国家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讲座,.,2,主要内容,背景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现状灸法技术简要介绍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治疗机理探讨与展望,.,3,背景介绍,1,.,4,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吴焕淦,1990年开展针灸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1年成立了针灸溃疡性结肠炎专科1993、1997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5,背景介绍,2000年入选上海市针灸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特色项目,是上海市唯一的针灸特色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质量控制标准研究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附子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技术项目,.,6,背景介绍,2002年纳入“上海市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4个重点亚学科之一。2004年“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相关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纳入上海市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吴焕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7,背景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4项: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电针天枢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附子饼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与技术规范化研究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8,科研成果与获奖:2001.11.“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肠炎临床与机理研究”获第一届“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优秀论文奖”。2003.11.“中医(附子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质量控制标准研究”通过了市卫生局成果鉴定。,背景介绍,.,9,背景介绍,2004年“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相关基础研究”获2003-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理”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0,背景介绍,【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作为国家局推荐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11,已在浙江省诸暨市作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在20多个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在江西省作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推广应用在浙江中医学院针推中医门诊部、浙江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仙居县中医院等单位推广应用。出版中国灸法学(吴焕淦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推广应用,.,12,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现状,2,.,13,概述,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未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14,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当属中医“痢疾”、“腹痛”、“泄泻”、“肠风”、“肠癖”、“脏毒”、“滞下”等病症范畴。素体脾气不足,寒温失宜,易感于湿热之邪,下注大肠,致腑气失调,湿热与气血相搏,化为脓血黏液便;或因过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脾运失健,湿浊壅塞肠道,郁而化热,热伤血络,化为脓血;,概述,.,15,概述,病位在肠,但以脾、胃病理改变为主,尤以脾为中心,湿热为主要致病邪气。,.,16,发病率欧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亚非国家相对较低。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准的日益提高,发病率也在增高。从全球范围看,本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尤以亚非国家为著,其中男女之比为1.761,年龄1277岁。,概述,.,17,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粘液或脓血便为主,50%以上的患者出现3种以上的临床表现。,概述,.,18,临床特点,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及全结肠为主,后者的病情较重。体温、血沉、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球蛋白与病情呈正相关。,概述,.,19,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标准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20,西医诊断标准,2、结肠镜检查(1)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分布。(2)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有血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3)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糜烂和溃疡。,.,21,局部浅表溃疡形成superficialulcerations.Peristalticmovementsarealmostcompletelymissing,粘膜充血水肿、狭窄、蠕动受限Edematousmucosawithulcerations,stenosisandabsentstenosismovements.,浅表粘膜受损Colitiswithsuperficial,extendedulcer.Theneighbouringmucosaisvulnerableandshowsgranularlesions.,.,22,假性息肉Ulcerativecolitiswithpseudopolyp.,.,23,西医诊断标准,3、钡剂灌肠检查主要改变(1)粘膜粗糙及颗粒样改变。(2)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3)肠管缩短,袋囊消失呈铅管样。,.,24,正常人肠道影像肠道蠕动及肠袋形成非常明显,.,25,横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肠管缩短,袋囊消失呈铅管样,.,26,西医诊断标准,诊断要求:一、根据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检查三项之一项及(或)粘膜活检支持,可诊断本病。二、根据临床表现和钡剂灌肠检查三项之一项,可诊断本病。,.,27,中医诊断标准,脾胃虚弱型:(1)腹泻便溏,粪有粘液极少量脓血(2)食少纳差(3)食后腹胀(4)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5)脉细弱或濡缓,主症,.,28,中医诊断标准,(1)腹胀肠鸣(2)腹部隐痛喜按(3)肢体倦怠(4)神疲懒言(5)面色萎黄(6)肠粘膜水肿较充血明显(7)肠粘膜溃疡浅表,周围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8)肠粘膜粗糙,呈颗粒状,次症,.,29,中医诊断标准,诊断要求: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3项即可确诊。,.,30,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性的标准,.,31,鉴别诊断,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Crohn病(克罗恩氏病,节段性回肠炎)结肠癌血吸虫病肠易激综合征,.,32,慢性细菌性痢疾,1、病史:急性痢疾史2、粪便培养:痢疾杆菌3、抗菌治疗:有效,.,33,慢性阿米巴痢疾,1、病理特点:主要在右半结肠溃疡深、边缘潜行、其间有正常粘膜2、病原学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3、抗阿米巴治疗:有效,.,34,Crohn病,.,35,结肠癌,1、年龄:中年以上2、直肠指检:肿块3、结肠镜检、钡剂灌肠,.,36,血吸虫病,1、病史:疫水接触史2、体征:肝脾肿大3、粪便检查: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4、直肠镜检:粘膜呈黄褐色颗粒、血吸虫卵,.,37,肠易激综合征,1、好发年龄:年轻女性2、临床表现:有全身神经官能症表现3、粪便检查:有粘液,无脓血4、结肠镜、X线检查:阴性,.,38,一、药物治疗,水杨酸制剂(首选)适应征:轻、中型患者药物:柳氮磺胺吡啶(SASP)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皮疹、白细胞减少及溶血反应、再障等。,常规治疗手段,.,39,适应症:重型患者用法:口服强的松40mg/d重症:氢可200-300mg/d地塞米松10mg/d静滴7-14天改为口服强的松60mg/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40,免疫抑制剂,适应症: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者药物:硫唑嘌呤、巯嘌呤、环孢素用法:1.5mg/kg/d,分次口服疗程1年副作用:胃肠道反应、WBC减少等,.,41,局部治疗(保留灌肠),适应证:病变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者用法:5-ASA1-2g地塞米松5mg琥铂酸钠氢化可的松100mg保留灌肠1次/d,疗程1-3月,.,42,5、中医药治疗中药汤剂内服、外敷针刺、艾灸,.,43,治疗现状,西药治疗费用较高、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灌肠治疗较为痛苦中医方法治疗并未引起重视,.,44,灸法技术简要介绍,2,.,45,灸法的含义,以艾绒为主要灸材,烧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温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灼烧之意。,.,46,艾灸法,材料:性能: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燃烧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达体表深部,艾叶,.,47,艾绒,.,48,灸条,艾炷,.,49,灸法分类,.,50,临床常用灸法,灸条灸,.,51,温和灸,.,52,回旋灸,.,53,雀啄灸,.,54,太乙针、雷火针灸,.,55,温针灸,.,56,Gbn,艾炷灸,.,57,艾炷灸,.,58,温灸器灸法,.,59,温盒灸法,.,60,一、温经通络二、祛风解表、温中散寒三、温肾健脾四、回阳固脱五、益气升阳六、消瘀散结、拔毒泄热七、防病保健,灸法的功用,.,61,适应证,.,62,灸法的作用特点,1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2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为宜。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4艾灸法主要用于虚证、寒证。,.,63,艾炷、壮数:灸量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计算;艾条灸、温灸器灸则以时间计算,太乙针、雷火针是以熨灸的次数计算。疗程:疗程长灸量大,用于慢性病;疗程短灸量小,多用于急性病。根据患者体质和年龄、施灸部位及病情施灸,灸量的使用原则,.,64,施术严肃认真,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须事先征得统一。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宜少而精,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注意安全防火,防止烧烫伤。,灸法的注意事项,.,65,诊室环境,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烟雾过浓污染灸疗中若发生晕厥要及时处理,方法同晕针。对于过饥、过饱、过劳、酒醉、情绪不稳定者,不宜立即施灸。,灸法的注意事项,.,66,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3,.,67,适应证,1、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并满足中医诊断标准(脾胃虚弱型)患者;2、属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型,.,68,禁忌症,1、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3、局部皮肤糜烂、溃疡、痈疖等感染及皮肤病患者;4、中医辨证非本型的患者;5、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等。,.,69,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隔物灸,.,70,隔物灸,隔姜灸,.,71,隔物灸,隔蒜灸,.,72,隔物灸,隔盐灸,.,73,隔物灸,隔药饼灸,.,74,隔药饼灸,1、所需材料药饼:附子10g(四川)、肉桂2g(广西)、丹参3g(安徽)、红花3g(河南)、木香2g(云南)制作:每只药饼含药粉2.5克,加黄酒3克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3cm,厚度0.5cm大小。,.,75,隔药饼灸,艾炷:选用苏州生产的质量可靠之华佗牌精制温灸纯艾条,截为1.5cm长的艾条段,以保证其大小及密度达到相同的规格。,.,76,治疗方案,针灸处方:取穴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方法隔物灸,.,77,治疗方案,施灸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2将做好的药饼放在待灸穴位;3点燃艾段上部后置药饼上施灸。注:每次每穴各灸2壮,每壮约燃15分钟,感觉较烫时适当移动药饼。,.,78,疗程,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6个疗程。,.,79,意外情况处理与预防,.,80,治疗机理与展望,4,.,81,治疗机理,1、艾灸的药性作用: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82,艾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治疗机理,.,83,2、灸法的热作用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治疗机理,.,84,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治疗机理,.,85,3、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艾灸的热效应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艾灸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到达病位和全身。,治疗机理,.,86,取穴:天枢为大肠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治疗机理,.,87,气海穴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能升阳补气。临床上常配足三里穴、脾俞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