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流程_第1页
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流程_第2页
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流程_第3页
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流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护室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流程适应证1. 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2. 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3. 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4.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5. 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6. 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7. 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8. 抽除气栓。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位置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操作流程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1. 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2. 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3. 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骨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4. 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5. 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角度和深度刺入。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固定导管于皮肤上,盖好敷料。6. 情况允许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停留中心静脉导管期间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具体见PICU院内感染监测中相关流程)。注意事项1. 困难穿刺时,可用床旁超声血流探头精确定位动脉和静脉结构,导引穿刺。2. 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进针,在锁骨下通过,紧靠锁骨中线内侧指向胸骨切迹。针应保持贴近锁骨后缘以避免气胸。按上述第5项中的表述的方法置入导管。3.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进行,并按上述第5项中的表述的方法进行;置管前腿应轻度外展。4. 应拍胸片检查不透X线的导管位置,并排除气胸。导管尖端的正确位置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导管尖端不应靠近上腔静脉壁。还可用以下方法进一步确认:心电图可通过导电活栓与充满生理盐水的中心静脉导线相连。当导管送入右心房时,原先倒立的P波变成直立。中心静脉导管可连接换能器,进管时可观察压力波形。当探测到右心室波形时,可将导管稍后撤进入上腔静脉。并发症1. 血肿和出血 反复穿刺或定位不准确致动脉损伤或静脉撕裂。2. 导管相关性感染。3. 导丝或导管位置过深致心律失常。4. 穿刺过深损伤肺组织致气胸或皮下气肿,损伤深部的血管致血胸。5.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6. 空气栓塞。常见错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