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病毒 _第1页
呼吸道感染病毒 _第2页
呼吸道感染病毒 _第3页
呼吸道感染病毒 _第4页
呼吸道感染病毒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章 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增值,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V。急性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V引起!,主要的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资料: 流感流行 1916年流感;法国;兵营,士兵 ;死亡率50%; 1918年流感;绰号“西班牙女郎”,恃虐欧美;某警察肺标本查及流感V,证实北美洲与欧洲流行同一病毒; 1997年,香港18人感染死6人,100万只家禽被杀,若基因突变并且产生在人群流行的基因则后果不堪设想; 1999年意大利农场火鸡几乎无一幸免,杀无赦! 美一科学家,北极阿拉斯佳,爱斯吉摩人居住区,冻土层尸体体中查到流感V(1819年间大流行)。 20062007年,H5N1禽流感风波; 1933年Smith等分离出人甲型流感V,Francis和Magill于1940年分离到乙型流感V,Taylor于己于人947年发现了丙型流感V;其实1900年真性鸡瘟V已被发现,但于1955年才被确认为甲型流感V;其余的动物流感V均于1949年以后才相继被发现。,紧俏货:棺材!整个9月,美国有1.2万人死亡。此后,美国人都戴上了口罩,国会也拨款100万美元用于开发疫苗。很快,1.8万人接种了新开发出的疫苗,但疫苗根本不起作用,人们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人们害怕眼神也会传播流感幸存者唐克尔回忆说:“在瘟疫中,人情开始变得冷漠起来。人们见面不打招呼,甚至害怕传递眼神也会传播流感。瘟疫破坏了每个人的生活,有的人甚至连妻子、孩子、父母都想不要。如果瘟疫持续的时间再长一点儿,死亡的人数再多一点儿,可能就会出现无数家庭解体,社会动荡,因为苗头已经显现在旧金山,一位卫生官员开枪射杀了一个不愿意戴口罩的男子;神秘而陌生的“恐怖杀手”H5N1让人恐惧,是因为我们对它了解甚少。首先,它如何致人死命是个谜。在鸡体内,这种病毒侵染到鸡的全身内脏、肺部、脑部、肌肉。在人体里,病毒首先摧毁的是肺部。,流感流行 我国的情况 1957年2月我国贵州西部甲2亚型(H2N2)也称亚洲亚型; 1968年出现甲3亚型(H3N2)毒株,也叫香港流感; 1977年5月重现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甲1亚型(H1N1),也称俄国流感; 1989年于哈尔滨地区出现了H1N2亚型毒株。 1989年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马群中发生了禽流感V 引起的流感流行,数万匹马患病数百匹死亡; 19931994年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马群中相继出现马H3N8亚型流感V 引起的流行,上百万匹马发病,数万匹死亡。,正 粘 病 毒,第 一 节,学习目标掌握主要呼吸道V种类及其所致疾病;掌握流感V结构,分型、变异特点与流行关系;熟悉麻疹V感染与免疫特点;SSPE?熟悉风疹V垂直感染特点及预防措施?,正粘病毒(Orthomyxoviridae )* 对人或某些动物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有包膜,具有分节段RNA基因组的一类病毒。,* 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一个种,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于流感,一、生物学性状,* (一) 球形或者椭圆形,80120nm,有包膜* 包膜上有放射状突起糖蛋白,主要是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分子,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球形,单股分节段 负链 RNA-V 多聚酶复合体(PB1、PB2、PA) 衣壳:核蛋白(NP) 即核衣壳,呈螺旋对称 包膜:内层基质蛋白M(M1M2) 外层脂蛋白LP 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RNP(核糖核蛋白),图谱说明: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HA的主要功能柱状突起,糖蛋白,凝聚红细胞参与病毒的吸附、穿入宿主细胞主要中和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抑制血凝中和V)HA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血凝素(HA),蘑菇状突起,糖蛋白;能水解红细胞表面的神经氨分子功能参与病毒释放促进病毒扩散,神经氨酸酶(NA),(二)复制周期,根据NP(核蛋白)MP(包膜基质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根据表面HA、NA抗原性不同,分为若干亚型,目前HA有16种(H1H16),NA有9种(N1N9),(三)分型与变异,禽流感病毒:所有流感病毒,都可在禽鸟身上发现,但带有病毒的禽鸟未必会发病。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四种:H5N1、 H7N2、 H7N7及H9N2。,(三)分型与变异,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发生小规模流行。,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种发生变异,与前次流行株抗原相异,形成新亚型。引起大流行。,(四)培养特性敏感动物:雪貂 ;鸡胚:羊膜腔(初)或尿囊腔敏感细胞株:PMK、MDCK,CPE不明显; 依血吸、血凝试验或荧光抗体法判定有无V增殖;,(五)抵抗力 较弱,不耐热,5630min即可使病毒灭活。在室温情况下传染性很快丧失,但在0-4能存活数周。 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 有季节性、地区性* 甲型易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常造成局部爆发流行* 丙型只侵犯婴幼儿,很少流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经飞沫、气溶胶呼吸道直接传播 或共用手帕间接传播;机制:V局部增殖,引起细胞病变;症状:?免疫性:同型免疫力,亚型间无交叉,一般认为36月;,* 血清学诊断血抑试验(HI)、中和试验、CF等方法检测* 病毒分离标本:口腔含漱液培养:猴肾细胞和鸡胚尿囊腔结果:红细胞凝集、血凝抑制试验分型* 快速诊断免疫荧光法、ELISA法查抗原;PCR、核酸杂交或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及分型。,三、微生物检查,四、防治原则,* 灭活病毒疫苗,定期注射* 病毒亚单位疫苗:血凝素* 对症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症,副 粘 病 毒,第 二 节,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es),副流感病毒 parainfluenza virus 腮腺炎病毒 Mumps virus 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一、 麻疹病毒,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并发症常见60年代使用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核衣壳 核酸:ssRNA。 衣壳 包膜 刺突 血凝素( HA) 溶血素(HL),形态与结构,病毒可在许多原代或传代细胞(如人胚肾、人羊膜、HeLa等细胞)中增殖,产生融合、多核巨细胞等。在胞浆及胞核内均可见有嗜酸性包涵体。,培养特性,抗原性及抵抗力,麻疹病毒抗原性较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麻疹病毒抗原也有小的抗原性漂移。,病毒抵抗力较弱,加热5630min和一般消毒剂都能使其灭活。对日光及紫外线敏感。,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出疹前6天和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玩具传播。临床表现 口腔柯氏斑 米糠样皮疹,麻疹急性患者,麻疹病程:,病毒,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LB结增殖,血(第一次病毒血症),全身LB组织大量增殖,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发热、呼吸道症状,Koplik斑,特征性皮疹,飞沫,密切接触,2d,3d,24h,体温,1W,症状消退,皮疹变暗,色素沉着,0.1%,脑脊髓炎,永久性后遗症。,1w,呼吸道并发症:气管炎、咳嗽,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免疫性好发于6个月到5岁儿童6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麻疹发病期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终生免疫,典型麻疹病例无需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对轻症和不典型病例则需做微生物学检查以求确诊。由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复杂而且费时,至少需2-3周,因此多用血清学诊断。,微生物学检查,预防隔离患者人工自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被动免疫,二、 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的病原体球形、RNA病毒飞沫传播儿童易感,流行性腮腺炎, (“猪头肥”),又叫“痄腮”。人是唯一储存宿主飞沫及病人接触后传染,多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腮腺疼痛难忍,少数病人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终身免疫。,三、呼吸道合胞V(RSV),* 流行于冬季、早春,传染性强* 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潜伏期4-5天,排毒可持续1-3周* 引起26月婴幼儿的严重呼吸道感染: 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第三节 冠状病毒,不规则形,单正链RNA-V,核衣壳螺旋排列,含NP(重要的结构蛋白,在V复制和成熟中起作用);有包膜,含EP、SP、MP;(SP结合细胞R而侵染细胞;MP参与包膜形成)刺突糖蛋白形如花冠而得名,冠状病毒模式图,图谱说明:冠状病毒粒子呈不规则形状,直径约60-220nm。病毒粒子外包着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小包膜糖蛋白;膜糖蛋白。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糖蛋白。,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 CoV),SARS 2002年底在佛山首次报道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212天,通常45天呈显著家庭和医院集聚现象,图6 SARS患者的肺标本,示全肺明显膨胀、实变 图7 SARS患者早期肺改变:肺水肿,肺泡腔内充满富含纤维素的水肿液 图8 SARS患者肺改变:透明膜,示肺泡内大量透明膜形成,诊 断,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病毒分离RT-PCR免疫荧光、ELISA病原学诊断尚不成熟,三、微生物学检查 P3实验室1、病毒的分离培养: 咽拭、痰、气管分泌物标本细胞培养;2、核酸检测: 快速诊断法;标本提取RNA,PT-PCR法;3、血清学检查: 免疫荧光、ELISA、胶体金等法查IgM、IgG;四、防治原则 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机体免疫力; 支持疗法;,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V,一、风疹V二、腺V三、鼻V四、呼肠V,风疹病毒,风疹的病原体 不规则球形 RNA病毒 呼吸道传播 儿童易感 易垂直传播,呼吸道感染V 种类 形态结构 致病 流感V 球形,RNA-V分节段,螺旋对称+包膜 流感、鼻炎、肺炎 NP、M-P、HA、NA 副流感V 球形,RNA-V,螺旋对称+包膜 普通感冒、支气管炎麻疹V 球形,RNA-V,螺旋对称+包膜 麻疹、上感 NP、F-P、M-P、HA、HL 肺炎、SSPE腮腺炎V 球形,RNA-V,螺旋对称+包膜 流行性腮腺炎、上感 F蛋白、HN蛋白 睾丸炎、卵巢炎、畸胎、脑炎RSV RNA+包膜 ,F、G、SH、M 婴幼儿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风疹V 球形,RNA-V 20面对称+包膜 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症鼻V 球形,RNA-V 20面对称无包膜 普通感冒(最重要)、支气管炎冠状V 球形,RNA-V,螺旋对称+包膜 普通感冒、上感、 SARS腺V 球形,双链DNA-V,20面对称 咽炎扁桃体炎肺炎 无包膜,五邻体、六邻体、纤突 眼结膜感染、肠炎、出血性膀胱炎,课堂小结,一、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二、流感病毒的分类、分型依据,分析其变异与临床流行的关系。,C26 复习题(按学习目标掌握),1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型依据是病毒的 和 ;而甲型又可根据 和 分为若干亚型;流感易造成流行是由于 。2对易感幼儿接种麻疹疫苗,其免疫力可持续_年,对未接种者又与麻疹患者接触的儿童可注射 _作被动预防;百万分之一的幼儿麻疹患者体内的麻疹病毒可在 组织内潜伏,至青少年期发生 (SSPE)。,C26 复习题(按学习目标掌握),3腮腺炎病毒除了引起双侧或单侧腮腺炎肿大外,20%的男性患者并发,5%的女性患者并发 。4.成人普通感冒常见V _, 易先天感染呼吸道V _,除呼吸道感染尚常经胃肠道、眼结膜途径感染的V 。,1.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 A.流感杆菌 B.甲型流感病毒 C.乙型流感病毒 D.丙型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2、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