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李清照声声慢教案ppt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案 专业: 课 题 任课教师: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 时 课程名称: 数 20 分钟 教学目的及 1、 知识与能力: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要求 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背诵,体味词的声律之美,品味李清照 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在词作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1.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新授 时间分配 2.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朗读、对比阅读、探究学习 课的类型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 一、背景导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 的代表人。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 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 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 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 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 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 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 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二、导入新课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 1、 全班齐读 正音:觅(mi) 乍(zha) 2、 范读 问:读了这首词你读出了什么?“愁” 答:整体感知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 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 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 学生个人自由朗读,给出自读提示 (品读提示:)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略) (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来品读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二)鉴赏 1、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的角度来思考全文。 时间:“雁过”,秋天,因为大雁南飞,“晚来风急”,傍晚 地点:“最难将息”“守着窗儿”,家中 环境:秋天的傍晚,天气忽冷忽暖,秋风萧萧,北雁南飞,黄花 满地 ,梧桐滴雨,满地冷清凄凉景象 事件:找动词,寻觅,难将息,淡酒,见雁过,看黄花,独守寒 窗,听梧桐滴雨 情绪:凄凄惨惨戚戚,伤心,孤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 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 | 人的动作、 神态 冷冷清清 | 环境的悲凉 凄凄惨 惨戚戚 | 内心世界的 巨大伤痛 问: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 凄(qi) 戚(qi) 还(huan) 盏(zhan) “寻寻觅觅” 表现作者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乡而产生的一直前 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 描写丈夫去世后,只身 度日的孤单,清苦的声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自己内心情感 的直接抒发。晚年时,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退寒解忧, 只有苦挨着残年。 七组叠词, 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 再到内心世界, 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 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 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 上叩又别有一番愁情。 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 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 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 之痛、 家国之恨、 孤独之病等等, 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 ? 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 无以复加, 不知怎样形容, 也难以形容, 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 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 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 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 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三) 意象分析愁情 这首词如何让读者领略其“愁”,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切 景语皆情语”引出意象概念 (1)详析“酒”意象的特定属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 晚年是何等凄 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 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 歌之”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秋风”意象略讲 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过雁”意象分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 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 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 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 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5)略析“梧桐”“细雨”意象。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 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 之感。 三、小结 从诗词中可以看出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 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师专附属小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综合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卷及答案
- 2025年档案管理中级职称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题库真题及答案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生物试题卷+答案【黑吉辽蒙卷】【高二下期末考】辽南协作校暨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7月期末考试(7.15-7.16)
- 2025年输注延长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学设计)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2025
- 2025-2030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市场需求分析与行业趋势及发展策略报告
- 人工智能+新能源设备研发应用分析报告
- 公路施工汇报材料
- 对银行消防培训课件
- 保安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2025-2030礼品包装品牌化运营策略及消费者偏好与市场营销渠道研究
-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 《家具与陈设设计》课件(共十章)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教学策略讲座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