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经典再思考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ppt格式.ppt_第1页
百年经典再思考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ppt格式.ppt_第2页
百年经典再思考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ppt格式.ppt_第3页
百年经典再思考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ppt格式.ppt_第4页
百年经典再思考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ppt格式.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年经典再思考: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100.2015.002.001,阿司匹林通过使COX-1不可逆乙酰化进而抑制TXA2发挥抗血小板作用,1.WeiC.Lau,etal.PharmaceuticalResearch,Vol.23,No.12,December2006,阿司匹林抑制TXA2激活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路径,100.2015.002.002,1977年,AITIA研究首次证实阿司匹林可预防卒中复发,1977年发表于美国Stroke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卒中复发,安慰剂组TIA比率远远高于阿司匹林组(20vs8),两组患者随机化后6个月的临床结果,1.FieldWS,etal.Stroke,1977;8(3):301-314,100.2015.002.003,此后,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卒中预防的疗效被更多研究证实,1.RuthM,etal.CurrNeurolNeurosciRep,2013;13:327,100.2015.002.004,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预防缺血事件疗效有限,13%,1.AlgraA,vanGijn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1996;60:197-199,100.2015.002.005,荟萃分析:增加阿司匹林剂量不能减少缺血事件发生率,1.AlgraA,vanGijn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1996;60:197-199,100.2015.002.006,ATC荟萃分析:增加阿司匹林剂量不能减少血管事件发生率,1.AntithromboticTrialistsCollaboration.BMJ,2002;324(7329):71-86,2002年抗栓试验协作组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287项随机临床研究。其中抗血小板治疗安慰剂对照研究共涉及135000例患者,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照研究共涉及77000例患者。,100.2015.002.007,低剂量阿司匹林已显著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尤其是Hp感染患者,1.KawasakiK,etal.DigDisSci.2014Nov1.2.A.LANAS,etal.AlimentPharmacolTher2002;16:779786.3.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5):265-10.,100.2015.002.008,大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显著增加任何大出血、胃肠道大出血和颅内大出血事件发生风险,1.McQuaidKR,LaineL.AmJMed,2006;119(8):624-638,100.2015.002.009,2009年ATTMeta分析:阿司匹林显著增加颅外大出血的发生风险,2009年ATTMeta分析,纳入6项一级预防研究以及16项二级预防研究。,1.AntithromboticTrialists(ATT)Collaboration,etal.Lancet,2009;373(9678):1849-1860,100.2015.002.010,2009年ATTMeta分析:阿司匹林显著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2009年ATTMeta分析,纳入6项一级预防研究以及16项二级预防研究。,1.AntithromboticTrialists(ATT)Collaboration,etal.Lancet,2009;373(9678):1849-1860,100.2015.002.011,学术界始终致力于寻找比阿司匹林疗效及安全性更优的药物,100.2015.002.012,1.Warden,B.A.etal.Nat.Rev.Neurol.8,223235(2012).2.BiochemicalPharmacology,Vol.59,pp.347356,2000.,不同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选择性抑制ADP与P2Y12受体结合,多途径抗血小板聚集,100.2015.002.013,氯吡格雷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证据不断增加,1.RuthM.,etal.CurrNeurolNeurosciRep(2013)13:327,100.2015.002.014,CAPRIE研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头对头对照研究,-目的:-比较氯吡格雷75mg/d和活性对照阿司匹林325m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双盲、随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16个国家的384个中心)-人群:-19185位患者(已排除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缺血性卒中,6个月心肌梗死(MI),35天外周动脉病随访1-3年(平均1.9年)-主要复合终点:-缺血性卒中、心梗和血管性死亡,1.CAPRIESteeringCommittee.Lancet,1996;348(9038):1329-1339,100.2015.002.015,CAPRIE研究: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包括卒中在内的缺血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8.7%,1.CAPRIESteeringCommittee.Lancet,1996;348(9038):1329-1339,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共纳入19185例近期缺血性卒中、心梗或外周动脉病患者,随机接受氯吡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325mg/d,100.2015.002.016,CAPRIE研究: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显著降低缺血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1.BhattDL,etal.AmJCardiol,2002;90(6):625-6282.HirshJ,etal.ArchInternMed,2004;164(19):2106-2110,来自CAPRIE针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亚组研究,纳入3,866例患者。,*终点事件包括心梗、卒中、血管性死亡或因缺血/出血再入院,100.2015.002.017,CAPRIE研究:对伴缺血性卒中史患者,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显著降低缺血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P=0.045,来自CAPRIE针对既往有缺血性卒中史患者的的亚组研究,纳入4496例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心梗史的患者。患者平均随访1.6年,其中12.8%的患者坚持用药达3年。,终点事件包括心梗、卒中、血管性死亡,1.RinglebPA,etal.Stroke,2004;35(2):528-532,P=0.039,100.2015.002.018,2014最新研究: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1.LeeM,etal.BMJOpen2014;4:e006672.,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3-2009年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台湾患者1884例。所有患者均在卒中发生后接受至少30天的阿司匹林治疗,后改为氯吡格雷74.6mg/d治疗或阿司匹林100.9mg/d继续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4年。,100.2015.002.019,2014最新研究:氯吡格雷降低复合终点事件的疗效更优,1.LeeM,etal.BMJOpen2014;4:e006672.,主要终点事件:所有类型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心梗,100.2015.002.020,ASOP研究:氯吡格雷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患者5年无复合血管事件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1.MilionisHJ,etal.ArchMedRes,2011;42(6):443-450,复合心血管事件:卒中复发、心梗、不稳定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主动脉瘤破裂、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猝死,雅典5年回顾性研究,纳入1228例使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组平均剂量为75mg/d,平均治疗随访39个月,阿司匹林组的平均剂量104mg/d,平均治疗随访41个月,最长达5年,100.2015.002.021,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机制不同导致出血机制及风险不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1.JeffreyS,etal.MAmJCardiol2013;112:737e7452.olecularmechanismofClopidogrelandAspirintherapy-inducedbleedingepisodes,100.2015.002.022,CAPRIE研究:氯吡格雷胃肠道出血风险显著低于阿司匹林,1.CAPRIESteeringCommittee.Lancet,1996;348(9038):1329-1339,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共纳入19185例近期缺血性卒中、心梗或外周动脉病患者,随机接受氯吡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325mg/d,100.2015.002.023,2014最新研究: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显著降低颅内出血风险,1.LeeM,etal.BMJOpen2014;4:e006672.,100.2015.002.024,荟萃分析显示,与双抗相比,阿司匹林颅内出血事件发生风险相当,而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颅内出血事件发生风险,1.LeeM,etal.AnnInternMed.2013;159:463-470,纳入7项长期随访1年以上的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共涉及患者39574例患者,双抗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嘧达莫中的一种,100.2015.002.025,CAPRIE研究:氯吡格雷因胃肠道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率低于阿司匹林,P0.05,1.CAPRIESteeringCommittee.Lancet,1996;348(9038):1329-1339,100.2015.002.026,因为出血风险与获益无法平衡,2014年FDA不支持阿司匹林用于卒中一级预防,FDA回顾数据后,认为这些证据不足以支持阿司匹林用于心脏病发作和卒中一级预防在一级预防获益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阿司匹林,可能造成相关的严重风险,包括增加胃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1./drugs/resourcesforyou/consumers/ucm390574.htm,100.2015.002.027,2009年ATT荟萃分析,阿司匹林用于卒中一级预防,颅外大出血发生风险显著增加,2009年ATT研究,纳入6项一级预防研究以及16项二级预防研究进行荟萃分析。,1.AntithromboticTrialists(ATT)Collaboration,etal.Lancet,2009;373(9678):1849-1860,100.2015.002.028,2012年Meta分析:阿司匹林用于卒中一级预防出血风险升高70%,共纳入9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不少于1000例患者参与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共涉及患者102621例,平均随访6.2年,1.SeshasaiSR,etal.ArchInternMed,2012;172(3):209-216,与安慰剂相比,阿司匹林总出血风险升高了70%,100.2015.002.029,2014JPPP研究:阿司匹林用于亚洲人群卒中一级预防出血风险显著增加85%,JPPP研究纳入了日本14464例年龄在60-85岁的参与者,来自1007个初级保健诊所,因高血压、血脂异常或糖尿病就诊。随机接受非盲法的阿司匹林治疗组(100mg/d)或非阿司匹林治疗组。,1.IkedaY,etal.JAMA.Epubaheadofprint2014.11.17,对于年龄60岁,且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日本患者,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不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卒中和非致死心梗组成的复合终点风险,但出血风险显著增加85%,100.2015.002.030,JPPP研究结果提示,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卒中一级预防需要考量出血风险,JPPP研究结果与此前的一级预防研究(主要包括极低危者)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除了相比西方人群,亚洲人群使用阿司匹林的的颅内出血风险更高极低危险患者不应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甚至更低剂量也不应使用虽然某些风险水平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时获益可能超过风险,但不能确定风险水平,2.GazianoJM,etal.JAMA.Epubaheadofprint2014.11.17,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时机,应个体化评估患者的获益和风险!,100.2015.002.031,2014AHA/ASA指南较2011版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推荐级别降低,GoldsteinLB,etal.Stroke,2011;42(2):517-584;MeschiaJF,etal.Stroke,2014;45(12):3754-3832,100.2015.002.032,10年风险6-10%,10年风险10%,I类推荐,IIa类推荐,国内外权威指南高级别推荐氯吡格雷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首选用药,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1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50325mg/d)都可以做为首选药物(I,A);有证据表明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尤其对于高危患者获益更显著(I,A).2014年美国AHA/ASA预防卒中及TIA指南2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及TIA患者,抗血小板药优于抗凝药,被推荐用于减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I,A)阿司匹林(50-325mg/d)单药(I,A)或联合用药阿司匹林(25mg)+缓释双嘧达莫(I,B)可用于TIA或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