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1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1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1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1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1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21单元学习总结,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网络构建整体架构,方法探究触类旁通,知识总结归纳整合,内容索引,网络构建整体架构,知识总结归纳整合,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呈现出的特征(1)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殖民扩张的狂潮,因而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是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满足其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沦丧。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有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海关、垄断航运等。,线索梳理,(2)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之后列强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治华”,极力扶植清政府。,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阶段(1)1919年5月至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人运动。(2)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掀起了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高潮。(3)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辟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4)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总决战。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反动统治,新政协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从中国的国情中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从工人运动失败中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3)从大革命失败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惨痛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从多种史观的视角审视近代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重点阐释,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归类比较,2.历史上的国共合作与对抗比较(1)国共两次合作(19241927年和19371946年),(2)国共两次对抗(19271937年和19461949年)革命力量: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力量主要是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发展趋势:十年对峙时期是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逐渐确立,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是国民党的统治逐渐崩溃的时期,革命重心由农村逐渐向城市转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时期。结果不同:十年对峙后期国共两党结束对抗,初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长期对立。,方法探究触类旁通,例题(2016江苏高考,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答案,逐项分析,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三看”:一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或数据中的文字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2.“两注意”:一要注意数据表格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