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答题指导,阅读的一般方法:1、品读题目,缘文驰想2、关注开头,了解作用3、默读全文,圈点勾画4、关注结尾,把握主旨。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语意表达上,或直截了当,突出强化;或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1)利用序号,标清段落(2)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段首句,段尾句,观点句,主旨句,过渡句;关联词,序数词,重点词等)(3)弄清话题,理清思路,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分析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遗憾”是关键词语,也是文章最核心的词语,作者抒发的“遗憾”具体内容是什么?把握了“遗憾”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题。“阳台”是否有一定的象征或借代的意思,它在文中有无深意。,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但是,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很讲究家族封闭与合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2、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a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b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c大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d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e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3、f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尤其中国突然冒出十三亿人,很难容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厦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闹。,4、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5、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1如何理解“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2分),解析考查重要语句的理解。由第一段中寻找大体范围,抓住关键词语,如“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再归纳整合。,答案即使在这样的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2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解析要注意“对全文结构”的作用,要从全文的角度理解,写南北建筑和文化的异同,就要为写下文城市的趋同作铺垫,同时两者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答案铺垫作用,对照作用,解析(1)在第四段中找到本题语句,再向上寻找关键语句,“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挖出关键词语“趋同”。(2)此题主要考概括能力,把第四段中关于城市人们趋同的一系列表现加以概括就可得出生活空间、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三个方面。,答案(1)趋同化(2)生活空间的一致;生活方式的相似;思想感情的相近。,3“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4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为什么?(4分),解析实际分析引用张潮的话,对文章的好处,回答时从反面下笔即可。,答案(1)不可以(2)a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语言的趣味;b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铺垫和仿拟的对象,减弱了古今对照的效果;c不引用会减少遗憾的丰富内涵,影响了文章主旨的表达。,5根据全文,分析作者对旧式宅院和高楼大厦的态度,并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蕴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6分),解析本题目包含了三个问题,即作者对“宅院和高楼大厦”的态度,结尾一句蕴涵作者的观点,对作者这一观点的评价。理解这个难句要抓住三个关键词语:“遗憾”“进步”“寂寞”。,答案(1)无论是传统的旧式宅院,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有它们的长处和短处。(2)历史是发展进步的,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会留下不少遗憾。(3)辨证的态度,时代的眼光,深刻的反思。,【小试牛刀】:城市,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杨璋我的故乡是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这个拥有沧桑经历的旅游城市的骄傲和资本。不过,缅邈的历史是静态生物体,已是停止生长了的,只是静默地隐居在石城的一隅,较之这些年来南京市貌建设的飙速成长,古都的古意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如果你特去寻芳,也许可以在巍巍明孝陵的肃穆庄严中,抑或是在秦淮浩瀚的烟渺中领略她那惊鸿一瞥。不过在大多数情况里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城市各个角落里忙忙碌碌地奔波,享受着现代化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便捷方便,同时带着三分疲惫地奔跑,努力跟上城市匆匆的生活步伐,无暇顾及到那一分古意在不着痕迹中消逝隐匿。,9根据你对六朝古都南京内涵的理解,并结合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使南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请联系文本内容作答)(6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她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保护南京的“古意”,就是保护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民族的精神支柱;然而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毕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古城注定会在前进的彷徨中一点一滴地调整;要使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诗意地栖息中华大地上,就应该借鉴“紫藤长廊”建设的模式,努力寻找古意与现代的平衡点,使古意与现代能够和谐地存在,相得益彰。(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注意联系文本内容,从文本中概括、归纳。),有一次,我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从新街口繁华的商业区里突围出来,抬头望望钢筋混凝土堆砌成的高楼大厦,突然想起上海1943中的一句歌词:“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蓦地有一种模糊的怅惘涌上心头。绸缪萦怀的古意渐渐被摩登遒劲的新潮替代。安静地蛰伏在破旧城墙不起眼的砖块里,不声不响。这应该是每个古城心里最柔软的疼痛吧。,古城的艰难体现在自己对自己定位的矛盾上。谁都不甘心一边喝着小米粥啃着大白菜,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城市在变革发展中一步步走向繁荣富裕。于是下定决心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把自己打造成焕然一新的经济中心城市。又不忍抛弃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便在发展的同时试图把那一分埋藏在古城砖里的古色古香挖掘出来。从前的鼓楼横跨着一条南唐时期的玄武桥,现代的南京人想建一座新桥,怕毁了一份历史文化遗产,竟然起用了一个貌似折衷的方案:古桥拆一半,留一半。新桥一半建在古桥的原址上,一半另起炉灶,建在空阔之处。桥建好后,我天天从那桥上学,脚下走过的,一半是遗留着青黄痕迹的旧石,一半是兀自新鲜的水泥。我的心,就这么微微一沉,不禁为那桥难过。,所幸的是,很快就有地方填补这份遗憾的突兀。我的校园里有一条位于教学楼和科学馆之间的长廊,面朝操场,背向花坛。不知哪一年的哪一天,一苗嫩绿的藤悄悄依附在长廊上,佛祖便让它们结了一段尘缘,生命在日日月月中孕育蔓延,时至今日,长廊的顶部已是一碧藤蔓的海洋,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秋阳杲杲,红日在长廊上空撒下一片灿烂,将长廊顶随风摇动的海洋挑染成明丽的绀紫色,远远望去,像柯勒乔笔下永不褪色的颜色,古意在不经意间一点一滴溢了出来,金陵人称她作“紫藤长廊”。我很喜欢这条紫藤长廊,喜欢流年在她身上摹刻出的那种独特的味道。岁月斑驳了长廊的身体,泛黄的廊道上投射下明暗有致的光斑,风起时光斑会轻轻晃动,邂逅了长廊里的莘莘学子,光便在他们脸上晕了去,融化在年轻的眼睛里。晨曦的长廊是求学的殿堂,各处坐着早早赶到学校做早读的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长廊里穿梭回荡,凉风习习自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惬意。,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只要有历史和文化在,一个民族就永远不会被真正地摧毁,如果说“诗意”象征着历史和文化浓郁深厚地沉淀,那么“栖息”可以说是为了更加适宜的生存条件而不断发展进步。古城,注定会在前进的彷徨中一点一滴地调整,为新和旧探寻出一个满意人们、满意城市、满意环境的平衡点,然后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选自2007年9月号经典美文,有删节),6文章题目“城市,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其中“诗意”应如何理解?请根据文意,概括说明。(4分),“诗意”是历史和文化浓郁深厚地沉淀的象征,是古意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住宅买卖合同样本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成都市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下半年呼和浩特市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高新区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PCR实验室)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长春德惠市事业单位招考(13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通化县事业单位招聘50人(8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直事业单位招考考试(6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市规划编研中心招考工作人员(2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双辽市事业单位招聘56人(2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3-2024学年北京西城区一六一中高三(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红色旅游合同范本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 SBAR交接班模式在临床运用
- 碎石临时停车场施工方案
- 静电消除作业指导书
- 华侨城集团领导岗位业绩考核管理规定
-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表88612
- 培智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