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236-1984 钢的硫印检验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定了一种用于检测钢材中硫分布情况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及铸铁等材料中的硫偏析状况检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试样表面硫化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分布状态。
按照此标准执行硫印检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待测试样的横截面或纵剖面,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磨光处理以确保表面平整光滑。接下来,在已处理好的试样表面上均匀涂抹一层含有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溶液的纸张或其他载体材料。经过一定时间后,根据试样与试剂反应生成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硫元素在试样中的分布情况。通常情况下,含硫量较高的区域会呈现出更深的颜色。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UDC669.14:620.18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236-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Steel-ExaminationbysulphurprintCBaumannmethod)1984-03-26发布1985-03-01实施家标准局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围围家标准钢的硫印检验方法GB4236一84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1984年9月第一版2006年7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1691-2654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69.14:620.1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GB4236-84Steel-Examinationbysulphurprint(Baumannmethod)本标准适用于含硫量低于0.1%的合金钢和非合金钢:对含硫量高于0.1%的钢也可进行试验,但须采用非常稀的硫酸溶液。本标准还可用于铸铁。本标准是使用银盐和硫酸,通过接触印迹的方法作为钢的宏观检验方法(Baumann法)。本标准等效采用ISO4968一1979钢一硫印低倍检验方法。1总则1.1硫硫印试验是一种定性试验,仅以硫印试验结果来估计钢的硫含量是不恰当的。1.2试试验证明,感光乳剂变黑的程度并不总是与钢的硫含量成比例。某些因素可能也会影响腐蚀的结果。例如:钢的化学成分:某些元素的存在改变了硫化物的类型和形状,因此也就改变了所得图像的外观试样的表面情况:表面冷加工的状况可能影响所得的图像。1.3试验的使用和对所得结果的解释,依具体情况而定。细节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或进行专门协商2原理和目的2.1硫印检验的目的是通过预先在硫酸溶液中浸泡过的相纸上的印迹来确定钢中硫化物夹杂的分布位置、2.2由于硫化氢的析出使感光乳剂的卤化银转变为硫化银而交黑,便显示出硫富集的区域。2.3通过由本方法所确定的硫化物分布和多少的分析,可对被检部位钢纯净程度作出估计。例如硫印可显示出化学成分的不均勺性(如易切削钢的偏析)以及莱些形体上的缺陷(如裂纹和孔隙)。此外,硫印法可用来区别沸腾钢和镇静钢,也可起到对需要进行试验(如机被性能试验)或抽样分析部位注意的作用。试样试验可在产品或从产品切割的试样上进行。通常对如棒材、钢坏和圆钢等产品试样,一般从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截面切取或由双方协商确定合适的表面。3.1取样产品标准中没有具体规定时,则试样的数量和位置应由双方协商。但当用下列方法进行切割时,试样受检面必须远离切割面:使金属纤维和夹杂物变形而使偏析区产生位移的热剪切:对硬钢会引起局部硬化、收缩裂纹或局部回火的火焰切割。3.2机械加工3.2.1试样表面的加工对获得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
- 停车场合同范例
- 医疗供应链中区块链的追溯应用研究
- 办公室医疗融合发展儿童健康成长与科学补钙研究
- led灯工程合同范例
- 高中物理选修3-5重要知识点总结模版
- 医疗团队协作中的沟通与信任建设
- 医疗行业数据透明度与质量控制的平衡点
- 区块链技术助力构建高效的物流供应链体系
- 医疗数据智能化处理技术及其实践
- 2022年注册规划师实务试题及答案
-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技术报告审签表
- GB∕T 25684.5-2021 土方机械 安全 第5部分:液压挖掘机的要求
- 电气炉焊接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线设计
- 剪式汽车举升机设计说明
-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三版)
- 鸡的解剖步骤及病
-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附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