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系列之质量与密度.ppt_第1页
中考物理系列之质量与密度.ppt_第2页
中考物理系列之质量与密度.ppt_第3页
中考物理系列之质量与密度.ppt_第4页
中考物理系列之质量与密度.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第六讲质量与密度,【例1】(2016镇江)在中考实验考查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g。,【点拨】明确天平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零刻度线右64.4【方法归纳】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偏哪哪边重,螺母反向高处动,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夹砝码需心细,加减对应盘高低。,【例2】(2016南充)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g,石块的密度为_g/cm3。(水1.0103kg/m3)【点拨】已知放入石块后的总质量和取出石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石块的质量;已知瓶子和水的总质量和取出石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排开水的质量,根据公式Vm/求出石块的体积,再根据公式m/V求出石块的密度。【答案】303【方法归纳】统一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当质量m的单位是g,体积V的单位是cm3,密度的单位是g/cm3;当质量m的单位是kg,体积V的单位是m3,则密度的单位是kg/m3。,【例3】(2015黄冈)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方法归纳】密度是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它固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在状态、温度不变时,密度不变。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但密度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实验一测量固体的密度命题点1天平的使用和读数;2量筒的使用和读数;3密度的计算:会使用密度计算公式;4误差分析: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沾有液体,否则会使测得的质量_;测量体积时,被测物体要浸没在液体中,若未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_;5注意:实验时,先测固体_,再测_。,偏大,体积,偏小,质量,【例1】(2016南京)小明测量土豆块的密度,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_g。他用量筒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这块土豆的密度为_g/cm3.将土豆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土豆的密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土豆的密度。,【点拨】弄清标尺的分度值,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土豆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根据m/V求出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答案】22.81.14等于【方法归纳】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测量固体的体积,若先测体积,这样就会因为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1)小明测量土豆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2)如果先测出水和土豆的总体积,再取出土豆,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这样算出土豆的体积后,求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m/V,小,实验二测量液体的密度命题点1天平的使用和读数;2量筒的使用和读数;3密度的计算:会使用密度计算公式;4注意:实验时,要先测液体和容器的_,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后再测_和容器的质量,然后测倒入量筒中的_。,总质量,剩余液体,液体体积,【例2】(2016广安)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操作示意图。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A);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C将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_g;(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_kg/m3;(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_(填“偏大”或“偏小”);(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_(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点拨】烧杯的质量、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二者之差即为牛奶的质量;读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m/V计算牛奶的密度。在将牛奶从烧杯中倒入量筒时,烧杯壁易粘液体,会使测量的牛奶的体积偏小,根据m/V分析对实验的影响。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倒牛奶时烧杯壁上会有残留,调整时要从这一角度考虑进行改进。【答案】(1)75(2)1.25103(3)偏大(4)BCAD,【方法归纳】明确本实验中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牛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改进的突破点,也是这一实验中最容易产生误差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会分析并能利用合理的设计尽量减小误差的产生。,(5)该实验的原理是_;(6)小欣在实验时发现量筒刻度不清,于是利用烧杯、水、天平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