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流行病学知识ppt课件_第1页
肿瘤流行病学知识ppt课件_第2页
肿瘤流行病学知识ppt课件_第3页
肿瘤流行病学知识ppt课件_第4页
肿瘤流行病学知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2014-2-6,.,概述,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由100多种不同部位肿瘤组成。近年来,恶性肿瘤总体发病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但其中个别癌种在部分国家和人群中有所下降。在许多发达国家,恶性肿瘤死亡仅次于心脏病,位居死因顺次前列。在我国,恶性肿瘤也列入第一、二位死因。,.,什么是肿瘤,肿瘤是指生长于某种器官但却与该靶器官不相协调的组织团块的异常增生,其生长速度远超过正常组织,且在细胞的传代过程中代代相传,造成无法控制的肿瘤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什么是肿瘤,良性肿瘤特点:生长缓慢,肿块的周围有完整的包膜,边界清楚,瘤细胞不会发生“转移”。显微镜下,这种瘤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一般无症状,只是在肿瘤生长较大时,挤压相邻的器官出现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后,一般不复发,预后较好。,.,什么是肿瘤,恶性肿瘤恰恰相反。生长速度快,肿块的外周没有包膜,边界不清。癌细胞还可伸向周围组织,与邻近正常细胞,紧密粘连,使得手术时很不容易切除干净,残留的癌细胞会东山再起,引起复发、全身转移。淋巴或血行转移为主。,.,肿瘤的分期和分级,肿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对象纳入和结果判断标准的设定,对肿瘤自然史的研究和对肿瘤干预、治疗措施的效果评价等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分期和分级,启动剂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化学致癌剂特异促进剂生理性激素病毒炎症激素替代疗法辐射,紫外线激素正常生长抑制因素复制错误正常生长促进因素等未知因素原位癌肿瘤侵入临床肿瘤,上皮间质肌肉,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FranksLMandTeichNM,1991),转移可能性,.,恶性肿瘤的分布,(一)时间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除官颈癌和食管癌外,所有恶性肿瘤都呈上升趋势。多数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增长,工业发达国家维持或上升在一个较高水平,而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速度加快,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幅显著。女性肺癌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明显增长。肺癌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恶性肿瘤的分布,全球癌症发病顺位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胃癌。死亡顺次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胃癌在美国下降(蔬菜、冰箱),在中国上升。结、直肠癌在发达国家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加速工业化的东欧、拉美和中国都有所增长。,.,恶性肿瘤的分布,WHO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人口80亿,恶性肿瘤发病将达到2000万人,死亡将达到1200万人,恶性肿瘤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对人类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美国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变化引人注目,据19921998年报告,美国从90年代开始,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01年开始美国恶性肿瘤死亡总例数亦开始下降。,.,恶性肿瘤的分布,(二)地区分布特点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恶性肿瘤在世界各国分布广泛,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中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别。,.,恶性肿瘤的分布,2000年世界恶性肿瘤发病1,006万人,死亡621万人,现患2241万人。发病与死亡比10年前增长约22%。世界不同地区发病率明显不同,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欧最高,西非最低。,.,恶性肿瘤的分布,同一恶性肿瘤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各类肿瘤在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同的,常有明显的高发区和低发区。如肝癌的高发区在亚非地区,部分高发点死亡率可达100/10万以上,而欧美较少见,约为2/10万。肝癌在我国的分布也有其特点,南方高于北方,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地,以江河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岛屿为多发,提示地理环境及这些地区共有的气候条件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有关。鼻咽癌在广东高发。,.,恶性肿瘤的分布,恶性肿瘤城乡分布恶性肿瘤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别。如肺癌的发生城市高于农村,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通常农村高于城市。癌症的城乡分布特点可能与城乡工业化和环境污染程度、城乡吸烟率差异及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卫生服务条件、妇女生育模式差异等有关。,.,恶性肿瘤的分布,(三)人群分布特点1年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不同的恶性肿瘤其高发年龄不同,一般随着年龄增长,癌症死亡率上升。各年龄组有其特有的高发癌症如儿童期发病最多的是白血病、脑瘤和恶性淋巴瘤。青壮年最常见的是肝癌、白血病和胃癌等,肝癌的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6岁。而肺癌、食管癌以及胃癌、肝癌等从壮年至老年都很常见。,.,恶性肿瘤的分布,恶性肿瘤的年龄发病率变动类型有:1、婴儿期高峰型:如:肾母细胞瘤2、持续升高型:如胃癌、食管癌,提示致癌因素在人生过程中持续存在。3、上升后下降型:如肺癌(75岁后下降)、宫颈癌(50岁后下降)。提示致癌因素在不同时期作用强度不同。4、双峰型:如乳腺癌在青春期和更年期高发,提示绝经前乳腺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致癌因素可能不同,可能与内分泌等有关。5、曲线上升缓慢型:如原发性肝癌,提示致癌因素可能作用于幼年期。6、平稳型:不随年龄变化,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提示外因是不明显的。7、曲线高峰降后缓慢上升型:如肉瘤,青年期(高峰),.,恶性肿瘤的分布,2性别除女性特有肿瘤外,通常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尤以消化道癌症及肺癌、膀胱癌为甚。但胆囊、甲状腺、乳腺、生殖道等女性发病要高于男性。,.,恶性肿瘤的分布,3.婚育状况早婚多育妇女宫颈癌多发,说明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性行为和性卫生有关。乳腺癌在无哺乳史的妇女中高发,生育、哺乳等造成的生物学和内分泌变化可能与之有关。,.,恶性肿瘤的分布,4.种族不同种族间某些癌症的分布可能不同。鼻咽癌多发于广东方言人群,原发性肝癌多发于非洲班图人,白种人易患皮肤癌,印度人易患口腔癌。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恶性肿瘤的分布,5.职业癌症的职业分布与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布一致。职业性膀胱癌多发于染料、橡胶、电缆制造业;职业性皮肤癌多见于煤焦油和石油产品行业,.,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趋势,90年代初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病例数约130万,发病估计为160万,居死因第二位。癌症粗死亡率70年代为83.65/105,90年代为108.26/105,上升29.42%。调整死亡率70年代为84.58/105,90年代为94.36/105,上升11.56%。其中调整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肺癌,上升111.85%。其中调整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宫颈癌下降达69%,.,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谱和死因谱中,肺癌和消化系统癌仍占主要地位。但过去在我国高发的食管癌和宫颈癌有了明显下降,胃癌的发病和死亡趋于稳定。而一些在欧美国家高发的癌种在我国有了明显上升,像: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概况,总体癌症发病率高:每10万人中有286人患癌(2.86);人一生中患癌概率为22%。总体患癌死亡率高:每10万人有181人患癌死亡(1.81);人一生中患癌死亡概率为13%。患癌人群中,因患癌而死亡的概率非常高(63%),整体患癌和患癌死亡数据,.,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情况(按性别),较女性而言,男性癌症发病率高,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3:1:男性发病率为3.18;女性为2.53;一生中,男性患癌症概率为26%,女性19%较女性而言,男性患癌死亡率高,死亡率男女之比为1.65:1:男性患癌死亡率为2.24,女性为1.36;一生中,男性因患癌死亡概率为17%,女性为9%患癌人群中,因患癌而死亡的概率,男性(71%)比女性(54%)高,.,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情况(按地域:分城市与农村),较农村人口而言,城市人口癌症发病率高:城市发病率为3.03(男性3.30,女性2.76);农村为2.5(男性2.93,女性2.05);一生中,城市患癌症概率为22.23%,农村21.76%。较农村人口而言,城市人口一生中患癌死亡概率要低:城市死亡率为1.82(男性2.23,女性1.40),农村1.78(男性2.26,女性1.28%);一生中,城市患癌死亡概率为12%,农村为15%。患癌人群中,因患癌而死亡的概率,城市人口(60%)比农村人口(71%)低,.,肿瘤发病率情况(按年龄),肿瘤发病率,随人群年龄逐渐上升,特别是5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大幅上升。0-3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低;40岁-45岁发病率快速升高达1.55;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大幅上升,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60岁以上癌症发病率超过1%;80-85岁最高,达1.6%。,各年龄段,每10万人发病数,.,肿瘤死亡率情况(按年龄),肿瘤死亡率,随人群年龄逐渐上升,特别是6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大幅上升。50岁以前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60岁以上死亡率大幅上升,约占全部死亡的63%以上,死亡率达1%;85岁以上达到最高(1.6%)。,各年龄段,每10万人死亡数,.,排名前十肿瘤病种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情况,全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排名前十病种的发病率占比76.39%。全国癌症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排名前十病种的死亡率占比84.27%.,.,排名前十肿瘤病种的发病率情况(按性别),男女性罹患肿瘤排名前十的病种: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肝癌。排名前十病种的发病率占比84.14%。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排名前十病种的发病率占比77.57%。,.,排名前十肿瘤病种的死亡率情况(按性别),男女性因罹患肿瘤而死亡排名前十的病种:男性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排名前十病种的死亡率占比88.33%。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肝癌。排名前十病种的死亡率占比81.12%。,.,(1)总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肿瘤发病率:每10万人中有286人患癌;一生中有22%的概率患癌症。肿瘤死亡率:每10万人有181人患癌死亡;一生中有13%的概率患癌死亡;平均每5位癌症患者有3人死亡。(2)相比女性,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肿瘤发病率:男女之比1.3:1;肿瘤死亡率:男女之比1.65:1。(3)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癌症发病率要略高,但因患癌症死亡率要低:肿瘤发病率:城市与农村之比1.2:1;肿瘤死亡率:城市与农村之比1.02:1。(4)肿瘤发病率随人群年龄逐渐上升,特别是5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大幅上升(5)肿瘤死亡率随人群年龄逐渐上升,特别是6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大幅(6)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均是肺癌,其次都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小结,.,肿瘤发病归因分析,肿瘤的病因研究及其可预防性(归因)分析是制定和执行防治行动计划,确定防治重点和安排卫生事业优先顺序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保健和防病决策者、医疗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一直关心和盼望知悉的关键信息之一。,.,肿瘤发病归因分析,(一)归因研究的历史沿革1981年,英国流行病学家Doll和pito首次探讨了发达国家常见癌症死亡人群归因、或可避免百分比。分析中指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癌症的发生由遗传等无法避免因素引起的比重较小,而超过80%的癌症死亡是由可避免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其中,可避免的因素是:吸烟(30%);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20-45%);各种感染(10%);暴露于职业致癌环境(4%)。,.,肿瘤发病归因分析,我国,198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根据1973-1975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当时我国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饮食营养(36-50%);感染因素(15-25%);而吸烟、饮酒的比重较小(5-8%)。,.,肿瘤发病归因分析,2009年,WHO健康问题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主席Marmot通过对食物、营养和身体活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进行了详尽估算,指出:我国癌症死亡归因于食物、营养、身体活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20%,归因于体脂的百分比男、女分别是11%和12%,较发达国家低。,.,肿瘤发病归因分析,2012年6月11日,王建炳等在肿瘤学年鉴首次发表中国癌症的系统评估分析。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归因分析。分析发现,我国总的癌症死亡者中,57.4%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男性65.9%;女性42.8%),明显高于相应的全球平均水平(35%)。我国常见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感染(29.39%);其次是主动和被动吸烟、食物青菜和水果不足、饮酒和暴露于职业和环境致癌物质或场所等。,.,1、慢性感染中国人群中,29%的癌症死亡归因于慢性感染。其中男性为32%;女性为25%。其中,肝癌是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与感染相关的癌症,所以肝癌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预防HBV的感染。与感染相关的癌症:乙肝病毒肝癌;丙肝病毒肝癌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幽门螺旋杆菌-胃癌;人乳头状瘤病毒口腔癌、口咽癌、宫颈癌;EB病毒鼻咽癌;霍奇金病和伯基特淋巴瘤等。,.,2、吸烟我国目前有3.5亿烟民,青少年吸烟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男性吸烟率为66%;女性为3%,被动吸烟为52%。中国人群中,22%的癌症死亡归因于吸烟。吸烟是男性人群中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约占33%;而女性则占5%;非吸烟女性中,11%的肺癌死亡归因于被动吸烟。虽然我国人群的吸烟率有所下降,但未来吸烟导致的癌症负担将会增加。,.,3、饮食: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报告指出: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不足,可增加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和肺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我国研究发现:水果摄入不足,可导致13%的癌症死亡(男性13.7%;女性11.7%)。蔬菜摄入不足可引起3.6%的癌症死亡(男性3.9%;女性3.1%)。WHO的数据表明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不足可引起14%的胃肠道癌症的死亡。WHO建议每天至少摄入400克水果和蔬菜才能预防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4、饮酒2002年,我国男性饮酒率39.6%,女性为4.5%。中国人群中约4.4%的癌症死亡由饮酒导致(男性6.7%;女性0.4%),饮酒与口腔癌、食管癌、肝癌、喉癌等的因果关系已经明确。建议对当前不饮酒者,以后避免饮酒,对饮酒者,建议限制酒精的摄入量(成年男性一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5、职业因素中国人群中职业性致癌因素引起2.7%的癌症死亡(男性3.1%,女性2.1%)。该数据目前认为被低估。我国规定了八种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眈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肺癌;铬酸盐制造工肺癌。,.,6、超重、肥胖和体力活动缺乏过去20年来,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1%,肥胖率为12%。中国有10-12%的癌症负担归因于体脂。超重和肥胖可导致结直肠癌、胰腺癌、绝经期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体力活动缺乏可引起结肠癌。我国研究发现,癌症死亡归因于超重和肥胖、体力活动缺乏的比例较小,均为0.3%左右。但根据预测,未来15年癌症的死亡归因于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将增加2倍。,.,7、生殖因素、激素替代治疗和口服避孕药生殖因素、绝经期后激素替代治疗和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关联已经明确。本因素引起的癌症死亡比例很低,均小于0.2%。预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措施包括母乳喂养、生育期妇女避免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免过量摄入雌激素。,.,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恶性肿瘤监测,.,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戒烟饮食营养环境保护职业防护二级预防癌症的筛检警惕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三级预防,.,一、第一级预防(一)加强防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合理营养膳食90以上肿瘤发病的危险度可用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来解释。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预防肿瘤的首要措施。,1首先应该是控烟。2合理膳食和增加体力活动通过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来预防癌症是最为有效的措施。,.,(1)食物供应和进食:使人群食用营养丰富和多样化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选择富含各种蔬菜和水果、豆类以及粗粮加工的含淀粉主食的植物性食物。,(2)保持体重稳定:人群体质指数在成年期维持在BMI1923,个体的BMI维持在18.5一25;避免体重过低和超重,并限制成年期的体重增长在5kg以内。(3)坚持体力活动:如果职业性活动量较低或中等,每天快步走路或类似的运动1小时,并且每周至少参加1小时相对剧烈的活动。,.,(4)蔬菜和水果:鼓励全年吃多种蔬菜和水果,使之提供的量占总热能7以上。一年内每天吃不同品种的蔬菜和水果达400800g(豆类和富含淀粉类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淀粉块根茎类均不包含在内)。,(5)其它植物性食物:食用不同品种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植物来源的食物,最好只进行粗加工,使之提供总能量4560。每天吃多种谷物。豆、根茎和块茎类达600800g;限制摄入精制糖。,.,(6)含酒精饮料:反对过度饮酒。男性应限制酒精的摄人量占总热能的5以下,女性限制在总热能的2.5以下。(7)肉:红肉摄入量应占总热能10以下,在每天80g以下。最好选用鱼、禽或非家养动物肉替代红肉。,(8)总脂肪和油:总脂肪和油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530。限制含脂肪多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来源脂肪较多的食物。最好选用氧化程度最低的单不饱和的植物油。,.,(9)食盐和盐胞的食品:各种来源食盐的量,成人应少于6gd。限制食用盐腌食品和在烹调及餐桌上的用盐量。(10)食品储藏:易腐败变质食品储藏时应尽量减少霉菌污染。不要食用容易被毒菌毒素污染而长期在室温储藏的食物。(11)食品保藏:易腐败食物应该用冷藏和其它适当方法保藏。,.,(12)添加剂和残留物:对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其它残留物水平监督管理,制定其安全限量并进行监测。(13)食物制备:吃肉和鱼时,鼓励用较低温烹调。不吃烧焦食物。烹调肉和鱼时应避免肉汁烧焦。最好不食用在火焰上直接炙烤的肉和鱼、熏制和烟熏的肉。,.,3合理使用医药用品:切忌滥用药物及接触放射线,尤其是妊娠期妇女尽量不作诊断性照射,以防白血病、骨肉瘤、皮肤癌等癌症发生。消除职业致癌因素尤其对已经明确可以引起肿瘤物质的检测、控制与消除是预防职业性肿瘤的重要措施。,.,4加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等立法,鉴定环境中的致、促癌剂如加强各项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保护好动及生活环境,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癌因素。5疫苗接种,控制感染对一些由生物因素如乙肝病毒引起的感染,可通过疫苗(如乙肝疫苗接种的方式预防,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二、第二级预防(一)无症状人群的早期筛检1乳腺癌的筛检30岁以上妇女应推行乳房自我检查,40岁以上妇女应每年做一次临床检查。应注意30岁以后初孕、12岁前月经初潮、50岁后绝经、肥胖症、高脂膳食者、有卵巢患病史及患子宫内膜炎等高危人群。,2宫颈癌的筛检一切有性生活妇女均有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妇女从有性生活开始起应l3年进行一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3结肠、直肠癌的筛检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肛门指检,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家族肿瘤史、家族息肉史、息肉溃疡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