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优秀范文 雨霖铃词牌的来历: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雨霖铃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关于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的魅力,体会词人别离时凄凉、哀伤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词人在词中所流露出的浓浓别离之愁;领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美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痛痛快快的说 1.大千世界,悲欢离合仿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离愁别绪也似乎是一种永恒的情怀,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和感人肺腑的文学作品,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通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仿佛看到荆轲离开时的悲壮,“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那又是怎样的凄苦之别。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嗅着浅浅的墨香眼前也仿佛浮现那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那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去感受一下柳永笔下那缠绵悱恻的离别深情。 2.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就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 3.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关于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优秀范文二 一、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借助对意象的分析,体会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整体把握意境,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 3.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体会婉约派词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之精妙和情之真切,感受雨霖铃中的意境和情感,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环节: (一)情感激趣,导入新课 1.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送别,让同学一起跟唱。营造哀伤凄美的离别氛围。 提问:听完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哪些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名句? 分享后总结:看来同学们知道的不少,很好!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来欣赏一首别离词,感受别离词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 2.请同学简单介绍对词人的了解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老师以ppt为工具对学生的回答做补充,并简单介绍雨霖铃词牌知识。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试读。学生小声诵读,注意语调、语速、停顿及情感基调。根据自己的预习理解,将疑难之处标出。同位可讨论。 2.听读。老师范读。注意特殊句式的读法。与自已刚设想的比较一下,与自己的读法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 3.指读。请学生代表配乐朗读。教师指导。 4.齐读。学生根据ppt课文字幕、意境图,边读边想象,理解词意。 (三)赏析意象,品味情感(小组合作探究) 1.词中描写了离别的哪些情景?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是什么? 点拨: 情景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舍难分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学习上阕,重点学习融情入景的写法。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点,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酝酿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 (2)“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写什么? 点拨: 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是眼前之景还是想象之景呢? 点拨:由眼前的实景转入到想象的情景,虚实结合的写法,体会全词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意境。 3.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词意象。 (1)下阕中出现的典型诗词意象有哪些? 点拨:意象酒、柳、风、月。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什么特殊意义?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情怀? 点拨:。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4. 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 点拨:提示从写作技巧,意象意境,表达情感这些方面入手。 (四)梳理小结,拓展赏析 1.请同学们看看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伤离别”这一主题的?分别有什么特点? 点拨:围绕“伤别离”主题,描写了别前、别时、别后三个部分。上片离别情景,以实写为主;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以虚写为主。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及情感的深沉与婉约。 2.赏析柳永的蝶恋花。学生讨论后派代表讲解,师生共评。 点拨:进一步体会柳永词的婉约特点及缠绵悱恻的情感。 (五) 对比体会,布置作业 1. 对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2. 课后利用网络小环境,以“我眼中的柳永”或“我所熟知的柳词”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关于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优秀范文三 学情分析 1、本课是本单元唐诗后的第二篇宋词,在整个宋词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学习这首词,可以培养学生鉴赏宋词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品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理解作品“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了解柳永词的风格。 c、理解善于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2、过程方法 通过感受形象,分析意象意境,把握感情,品味语言,学习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4、重点和难点: 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 领会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 一、导入 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击梧桐),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经向可以的心上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词坛上叱咤风云,难道不是一样的辉煌?正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人是谁呢?他就是柳永。 二、作家及作品介绍: 柳永(约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原名三变(不是七十二变)。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柳七。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出身儒宦家庭,却拥有着一身与之不兼容的浪漫气息和音乐才华的柳永,一生就在这二者之间奔波忙碌。他迷恋情场,却又念念不忘仕途。一部乐章集就是他周旋于二者间的不懈追求、失志之悲与儿女柔情的结合。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为人放荡不羁,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方面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市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婉约的代表词人。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与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地位,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方式。第二,他发展了词的与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柳永对秦观等人都有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在曲辞创作上也有影响。柳词在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体家具咨询策划方案
- 安庆学校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木材加工设备投资效果综合分析报告
- 大棚后坡维护施工方案
- 鞋厂成本管理咨询方案
- 叫花鸡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中活动方案策划书
- 临水建筑选址规划方案设计
- 音乐培训活动招生方案策划
- 卤味零食达人营销方案
- 2025年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招录聘用人员考试试题
- 2024年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反思
- 四川普通高中会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MOOC 电工电子实验基础-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营造林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PPT课件(PPT 43页)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计算机专业英语(第二版)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
- 多晶硅还原装置操作规程
- 复旦大学大学物理热学课件Heat-Ch1-partI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