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必修3复习,-,2,必修3复习总体思路,1、按照考纲要求,整合教材,做到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微观上突破重、难点。2、提高综合学习能力。3、进行典型案例的复习方法。4、加强地理图像学习。,-,3,必修3考点说明,-,4,关于人教版必修3几点注意,(一)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区域的发展”学习的一般思路,(四)培养辨证思维,(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六)几个比较难懂的问题,(二)注重基本概念,夯实基础,-,5,(一)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在整册书中统领全册书,人教版必修3目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6,培养全面梳理问题、归纳问题能力,地理位置差异(绝对、相对),气候条件差异(类型、特征),植被条件差异(类型、覆盖率),土地条件差异(土壤、地形、人均耕地),水文差异(冰期,含沙量,汛期,流量),矿产资源条件差异,-,7,总结,30N,120E附近东南沿海中部,430480N,122E-127E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带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强,水热条件不如长三角,水稻土,平坦破碎、人均面积少,黑土,平坦开阔、人均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矿产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汛期长,流量大,有冰期,含沙量小,汛期较短,流量较小,-,8,例: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9,2、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0,3、对第三产业的影响,陆运便利,沿海航线的中枢,陆运为主,更发达,较发达,-,1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矿产资源条件差异,气候条件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综合因素,综合因素,-,1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13,山西省煤炭资源的自然状况,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资料1: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可开采560年。,资料2: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资料3: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其中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是优质主焦煤,资料4: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资料5:煤炭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煤层中含有丰富煤层气。,资料归纳,-,14,人口稀少,土壤肥沃,商品率高,商品粮基地,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地理条件内部分异,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15,读图2.2,回答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的差异,-,16,(二)注重基本概念,夯实基础,-,17,森林的生态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是对城市的功能;,6.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D,-,18,矿产,能源,矿产能源,资源、矿产、能源的区别和联系,-,19,能源列举和分类,按能源资源的性质: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按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常规能源:新能源:,水能、煤炭、石油、风能、天然气、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来自地球内部:来自太阳辐射:来自天体间引力:,按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改变:一次能源:二次能源:,-,20,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1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1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1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A,B,C,-,21,(三)“区域的发展”学习的一般思路,第一步:区域面临的问题第二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危害第四步:区域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22,1、“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23,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根本原因:,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数量),b.人类的活动不当(人口素质),具体原因:,-,24,例: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农作侵入牧区。,根本原因:,-,25,例:前苏联垦荒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剃光头”式开荒及不恰当的耕作方法,根本原因:不合理的开垦方式(人口素质),-,26,例:亚马孙雨林被毁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如图2.25,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27,例:美国田纳西河19世纪后期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根本原因:,具体原因:,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扩大耕地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2,形成酸雨,-,28,例:我国东北地区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根本原因:人口激增、高强度开发。,-,29,小结:,根本原因: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具体原因:结合当地的人类活动方式,-,30,2、“区域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学习的一般思路“措施”针对“问题”,a.合理利用水资源,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e.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整治措施,-,31,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珠江三角洲面临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珠江三角洲相应的对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规划与管理,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32,(四)培养辨证思维,-,33,例:山西省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运输成本,水资源消耗,-,34,-,35,例:田纳西河流域内的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36,例:田纳西河流域内的水系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缺点: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影响航运。水量很不稳定,影响航运。,-,37,例:我国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冬冷夏暖,雨热同期,降水量:300mm1000mm,-,38,P.65思考,、东北大米因质量什么关系?,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等等。,-,39,思考,、与我国主要农业什么启示?,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40,(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1,例: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42,例: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前沿地带,外围沙漠边缘,内部,封沙育草,营造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43,例: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4,例:田纳西流域的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春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45,例:流域不同区域开发保护的重点,-,46,例:东北地区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重点: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47,例:东北地区的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48,例:东北地区的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核心:森林资源保护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49,例: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50,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的动力,工业化的原因,-,51,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外资企业建立,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边贸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52,(六)几个比较难懂的细节问题,-,53,RS应用:,图15a图15b,图16a图16b,广泛应用于资源清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等。,(1)读图15a和图16a:飞机遥感和卫星遥感的区别?,(2)从图15a到图15b,从图16a到图16b,还需要什么技术?,(3)读图15b和图16b,可以看出1个月以来淹没地区有哪些变化?,-,54,全球定位系统(GPS)组成:,a.空间部分卫星星座,b.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c.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55,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2应用:,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建模、区域分析和评价、区域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等。,-,56,(2008年海南卷)图4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516题。,15.该专题研究可能是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分布16.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大气污染区域规划造纸厂、印刷厂分布水文地质A.B.C.D.,图4,A,D,-,57,大兴安岭降水最多的地方海拔是多少?该处积温是多少?解释该现象。哈尔滨的降水量和积温分别是多少?,东南,西北,58,-,A,B,C,A,天山中部降水,北坡降水多于南坡,水汽主要是西风从大西洋带来及西北风从北冰洋带来。,-,59,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现代农牧过渡带位置在哪里?为什么呢?现代农牧过渡带向西北推进,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荒漠化?为什么我国农牧过渡带恰恰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60,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区域产业分工,-,61,内部交易成本:对生产组织、职工培训、与其他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的投入。,-,6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8和图9,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728题。图81990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图91990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27.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28.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水土资源丰富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C.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BC,CD,-,63,图11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526题。25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一城市人口比重B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C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D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26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D城市人口增长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招教常考题目及答案
- 初中生春节作文900字8篇
- 观千与千寻有感650字(11篇)
-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与资源利用合同
- 时间日期变更课件
-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及管理工具
- 媒体采购推广合作合同
- 早期胃癌课件
- 航空航天技术研发投入统计表
- 农民利用自然资源合同
- 建设工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 课程思政融合深度学习的“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 助听器与辅听设备基本性能及使用建议的专家共识
- 2025年日历表( 每2个月一张打印版)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职责
- 四年级下册数学200道竖式计算
- 中职班主任管理培训
- 高三冲刺毕业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运维或技术支持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粮油食材配送投标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Unit3Timeschange!Developingidea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