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示儿教学实录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呢?是一首示儿?在这节语文课上,我们共同穿越时空,回到来一个幽暗的夜晚,认识来一位伟大的诗人,领略来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同学们,我们中华儿女的爱国情结从古至今谱写了也正谱写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愿这赤子之情再次深切地融入你我的血液,植入你的心中!小学语文示儿教学实录,你值得一看! 一、 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师:公元12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位老人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出示图)弥留之际,他用颤抖的手给儿子题了一首诗作为遗嘱。这首诗,这份遗嘱,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传诵,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板书)一齐读 生:(齐)示儿。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示儿在题目中的意思,就是 生:写给儿子看。 生:告知儿子。 师:你还知道这位奄奄一息的老人是谁吗? 生:是诗人陆游。 【点评】揭题、解题营造了诗歌的“创作情境”,揭示了诗歌的作者及其创作意图,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师:对于陆游情况,课外你还了解了哪些? 生:陆游生于1125年,去世于1210年。 师:陆游活了85岁,是个高寿的老人。 生: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 师: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是位高产的诗人。 生:陆游一生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但屡遭投降派的排挤,最终被罢免官职。 师:陆游,还曾是一位驰骋沙场、威震敌胆的抗金将领。但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同学们,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临终之时,还有什么事令他放心不下,需要写下遗嘱交代给孩子。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的这份特殊的遗嘱 出示: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点评】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评价观。他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思想及其生活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观念。孙庆博老师深谙此道,他通过引导学生对陆游的“多角度”了解,使学生对作者不但知“其人”,而且明“其世”,这对深入领悟诗歌思想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 走进诗句,读通读顺 师:读诗,就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争取把它读正确,读通顺。(生练读)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将“翁”的音“wn”读成“wn”) 师:这是一个后鼻韵母,跟老师读“wn”。(生读) 师: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这样才有诗味儿。这是一首七言诗,七言诗该按照什么样的节奏来读呢?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练读)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这位同学是按照“2-2-3”这样的节奏来读。听起来很有味道。像他这样,我们一齐来读(生齐读) 【点评】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古诗不少是律诗。其格律是非常严谨的,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在上述诗句中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读出词和词中间的音节停顿,这是诵读七言律诗的“范式”。而读好这种停顿,既反映了诗歌的外在节奏,又表达了感情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彰显了其内在节奏。需要强调的是:格律诗的这些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是作为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诵读,当学生读到琅琅上口时,诗歌的外在和内在节奏就会协调一致,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格律诗的音乐美、结构美和意境美等。 名师新课 三、 品词析句,读懂诗句 师:读了这份遗嘱,你知道在弥留之际,诗人最牵挂的事情是什么吗?你是从哪句诗中体会到的? 生:他希望祖国能够统一。可以从“但悲不见九州同”体会到。 师:“九州”就是?(生:祖国。)“同”的意思就是?(生:统一。) 生:他希望朝廷的军队能够收复中原。可以从“王师北定中原日”体会到的。 师:“定”的意思就是平定,就是“收复”。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我不理解。 生:“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不理解。 师:谁理解这两句?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意思,就是“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师:“元”就是本来的意思。 生:“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就是“在祭祀祖宗时,千万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啊”。 师:“祭”,就是祭祀的意思。我们来看看“祭”字是怎么写的:左上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手捧着肉,把它放到“桌子上”,来祭拜祖先。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做到左右对称。把这个字在本子上练写两遍。注意写正确,写规范。(生写) 师:谁能把陆游的遗愿连起来向大家说一说?想一想,这个遗愿是对谁说的?(生:对他的儿子)说的时候,最好在前面能加上一个词“儿子呀”,这样听起来更语重心长。 生:“儿子呀,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我因为没能看到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如果大宋的军队能够收复中原,你们祭祀祖宗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呀!” 【点评】由于小学生课外广泛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因此,入选教材的古诗教学也不一定从零开始。孙老师在“读懂诗句”的教学中,“先学后教”,让学生先交流读懂的诗句,再提出不懂的诗句,最后翻译诗句内容。这样教学,针对性强,效率高。特别对诗句中文言词的落实,更凸显了高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为进入初中语文学习作了较好地铺垫和过渡。 四、 注意对比,体会情感 师: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所谓的诗眼,就是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请大家找找,哪一个字最能突出陆游此时的心情?(生默读思考) 生:“悲”最能突出陆游此时的心情。 师:(板书:悲)“悲”字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想一想,陆游悲从何来?学习古诗文,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了解写作背景。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对于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情感很有好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陆游生活的那个年代。自己读读下面的这段文字(出示): 北宋末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设计V:软件工程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大学《小学心理辅导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工程学院《大数据挖掘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晶体光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电工电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理工大学《虚拟仪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实验诊断学见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美术学院《外科护理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女子学院《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清版)DBJ 08-56-1996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程(玻璃幕墙分册)
- 校园景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
- 2024船用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 融资融券指南
- 【9物二模】深圳市2025年4月份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度云南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安装工程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装车安全协议合同
- 万科施工组织设计
- 明天控股经营性子公司运营监控管理制度有用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 年度安全培训及考核记录
- 安徽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素质检测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