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什么?,烽火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空中客车a380抵达香港国际机场,上海磁悬浮列车,神舟六号飞船,诺基亚手机,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代步工具(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2)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在城市普及。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有“自行车王国”之称。(3)摩托车: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4)汽车: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家庭汽车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2交通运输(1)轮船第一艘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最早的航运企业: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2)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开展而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以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城市交通有轨电车: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地铁: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磁悬浮列车: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4)民航事业开始;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发展: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运营。,3特点:从传统到现代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交通工具更新过程,木船、马车、轿子,海,陆,空,轮船(1865年),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车、电车(第二次工业革命),飞机(20世纪20年代),(快速阅读教材,归纳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情况),人力、畜力,机械动力,过程,传统工具,近代以来,图说历史之一,19世纪中后期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大街小巷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清朝雍正年间(1723一1735)蓝鼎和鹿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1842年英国“魔女”号抵达上海,这是国人见到的第一艘轮船。,图说历史之二,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轮船招商局:,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游轮神州号,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图说历史之三,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詹天佑,图说历史之四,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有轨电车公交系统:,(1906年天津)(1924年上海)(1935年北京),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万辆。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1909年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图说历史之五,中国客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2006年11月18日空中客车a380客机飞抵香港国际机场。这种被称为最先进、宽敞和高效的超级巨型客机拥有555个客舱座位。,2、交通工具发展特征,动力:技术:地域发展不平衡:对象:进程:多层次性:,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力,平民化、普及化,从引进技术到自制自研,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先慢后快,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同时并存,1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a.b.c.d.,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状况,特别注意“1937年”这个时间。那时候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还没有铁路交通。故可排除。,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人们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解决煤炭运输的问题。,材料二火车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毕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请回答:(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铁路运输业在百般阻挠下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作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铁路交通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材料三,请回答:(3)综合上述材料,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中,你可得到什么认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但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不可阻挡;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加大自主创新。,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通讯方式都有哪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邮件等,你知道这个老古董吗?,1840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1896年,辛亥革命后,1949年11月,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的发展,1877年,1906年,1932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自办有线电报开端,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2)电话的发展,1882年,民国成立后,20c80s后,截止2003年,电话的发明者贝尔,电话传入中国?,1中国近代电信事业兴起的原因和积极作用?精讲:,1.(2011泰安高一检测)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火车b电话c电报d电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电话是一种能远距离传输语音的便捷的通讯工具,依材料中的描述可判断是电话。,2“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a高架铁路b化学工业的进步c电报电话d火车的发明解析:由材料的后一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便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答案:c,3“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析:国文教科书的课文已有电话的内容,说明当时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答案:c,4.19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新事物,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德律风”应该是指()a电灯b电话c电报d电车解析:“几如面话一堂中”可见相隔较远,但仿佛就在面前,因此应是指电话。答案:b,519世纪8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思考:(1)诗中所赞是什么通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通讯工具?(2)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答案:(1)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等。(2)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材料三:19世纪80年代,由于防务、外交和商务需要,清政府便下令沿海疆吏经办电报线。到1892年,经过10多年努力,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电报。为了打破外商的垄断,清政府于1902年拨款在上海创建了自己的电话局。谢俊美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电话的发明者贝尔,材料一:1876年3月10日贝尔发明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材料二:1909年冯如研制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飞机并试飞成功。,依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三)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1、积极(1)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2)促进了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想一想,2.消极: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大量尾气环境污染严重、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课堂小结,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邮电通信设施,更新过程,发展特征,传统工具,近代以来,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力,平民化、普及化,从引进技术到自制自研,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先慢后快,邮政通信事业,电信事业,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a.骑自行车b.乘有轨电车c.坐火车旅游d.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a.民国成立后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1949年以后3、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邮政b无线电报c有线电报d电话a.abcdb.acdbc.adbcd.adcb,d,d,b,一、自我测评(教材p70)1阐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它们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答案:(1)发展过程: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2)影响: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这方面的具体表现。答案:(1)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来的后果就是在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2)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不多。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都绝对处于优势。,二、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71)以上材料介绍的是1865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清政府官员沈葆桢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有哪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答案:(1)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揽合同模板二3篇
- 郴州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康复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务人才竞赛试题及答案
- 安全驾驶与文明行车培训课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自测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甘肃高速公路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抽象
- 质性数据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简介课件
- 应急管理专题讲座(二)
- 质量分析工具-5W1H分析法课件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
- 螺杆式冷水机组招标技术要求
- 小区道路维修施工方案(全面完整版)
- 心包积液以及心包填塞
-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 机电传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