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混凝土规范比较概要.ppt_第1页
中美混凝土规范比较概要.ppt_第2页
中美混凝土规范比较概要.ppt_第3页
中美混凝土规范比较概要.ppt_第4页
中美混凝土规范比较概要.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美混凝土规范比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OO八年十月,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讲座之一,报告内容,桥梁设计规范简介混凝土材料规范比较混凝土强度换算总结,一、桥梁设计规范简介,中美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简介,中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2004)美国AASHTO桥梁设计规范(2005)欧洲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2002),中国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简介,(1)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2004)一般设计原则荷载作用的定义、组合与分项系数取值方法(2)中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2004)设计理论与方法构造设计,美国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简介,美国AASHTO桥梁设计规范(2005)结构设计一般原则荷载及荷载组合与分项系数结构分析及评价(混凝土、钢、铝、木)结构设计构造设计等,欧洲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简介,(1)EN1990Eurocode:Basisofstructuraldesign结构设计一般原则,适用于工民建和土木工程设计(2)EN1991Eurocode1:Actionsonstructures一般荷载作用特殊荷载作用(3)EN1992Eurocode2:Designofconcretestructures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通用准则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混凝土工民建设计混凝土桥梁设计海洋混凝土结构设计,欧洲结构设计规范构架,中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求,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k和轴心抗拉强度ftk标准值(MPa),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d和轴心抗拉强度ftd设计值(MPa),中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MPa),混凝土剪切模量(Gc=0.4Ec)和泊松比(c=0.2),收缩和徐变:取值依据CEB-FIPModelCode(1990)热膨胀系数: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取值1010-6/C,中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要求,环境类别与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对位于III类和IV类环境桥梁,主要受拉钢筋宜采用树脂表面涂层防护,而预应力钢筋、锚具等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中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要求,水位变动区混凝土抗冻等级,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中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要求,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钢筋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美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对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要求,美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采用规定强度抗压值fc(没有使用我国标准中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概念)采用圆柱体试件强度值抗压强度超过70MPa的混凝土,需要指明强度与其他力学属性的关系,美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与等级,AE(air-entrainment):加引气剂情况,美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求,混凝土等级说明,美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弹性模量:对于单位密度(14402500kg/m3)和规定抗压强度(0.69,中美混凝土强度值换算,弹性模量(Ec)中国混凝土规范采用原点切线模量作为弹性模量美国ACI318采用45%强度值的应力水平所确定割线模量作为弹性模量。,中国规范,美国ACI,中美混凝土强度值换算,中美混凝土规范弹性模量(Ec)对比,国标计算结构高于美国ACI计算结果,是因为原点切线模量高于割线模量。美国采用割线模量能够更好地考虑材料密度和骨料尺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总结,我国桥梁设计规范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基本建立起我国的规范体系框架。我国标准采用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已与国际接轨,均为基于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美国规范对于材料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取值方法更为细致和合理。美国规范中耐久性设计已经通过一般设计原则、材料选取、构造设计方面的详细规定和说明得以反映。我国规范在此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总体上,美国规范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我国规范,而且依据构件类型、暴露环境、钢筋尺寸和制作方式对保护层厚度作出规定。,总结,整体上,中美规范在混凝土强度计算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美国依据结构件受力状态不同而引入不同的名义承载力折减系数,对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取值更为合理。由于中国规范引入了较小的折减系数值,因而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取值更为保守。中、美国规范分别采取原点切线弹性模量和45%强度应力水平的割线弹性模量作为计算依据,因此,中国规范中弹性模量计算值高于美国。,总结,在混凝土原材料及实验标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质量控制等方面,中美混凝土规范并无显著差别。在混凝土强度评定方面,中、美规范均采用平均值与最小值的联合评定方法,但形式与我国不同。其要求每组强度均值均要大于或等于fc,因此当取样组数n越大,通过条文验收的难度越大。,总结,在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颁布前,“普通硅酸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