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_第1页
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_第2页
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_第3页
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_第4页
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睡眠和觉醒的脑机制,第一节.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二节.睡眠时相和周期第三节.睡眠与觉醒的机制第四节.快速眼动睡眠和梦,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其中四分之一的睡眠时间处于活跃做梦状态。睡眠功能的理论:恢复理论适应理论,第一节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人正常的一天包括两种状态:觉醒和睡眠快速眼动睡眠(REM)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一、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特征P409非REM睡眠的特征可表述为“休闲的大脑,可动的躯体”,二、快速眼动睡眠的特征P409REM睡眠的特征可表述为“活跃的大脑,瘫痪的躯体”,睡眠的两种时相,非REM,REM,兴奋部位,相关递质,睡眠特点,脑干中缝核,5-HT,脑干中缝核尾端-蓝斑中、后部,5-HT、NE、ACh,脑电波为高振幅快波;感觉、呼吸、Bp、心率、代谢率,肌紧张减退;不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唤醒阈低,且主诉做梦者少。,脑电波为低振幅快波;感觉和肌紧张,阵发性呼吸不规则和肢体抽动,骨骼肌张力丧失;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唤醒阈高,且主诉做梦者多。,第二节睡眠时相和周期,睡眠过程中,脑反复循环于非REM睡眠相和REM睡眠相两种状态。非REM睡眠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75左右,REM睡眠占睡眠总时间的25。健康成年人的典型睡眠过程:,第三节睡眠与觉醒的机制,睡眠的机制:睡眠不是脑活动的简单抑制,而是一个主动过程。目前认为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其上行通路(上行抑制系统)作用于大脑皮层,与脑干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调制系统工作的几条基本原则:,一、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与觉醒损毁动物脑干网状结构导致类似于非REM睡眠的状态,提示这一部位的神经元活动是保持觉醒所必需的反之:,二、入睡与非快速眼动睡眠入睡过程包括一系列进行性的脑活动改变,然后进入非REM睡眠状态。大多数弥散调制性系统的神经元(例如,蓝斑、中缝核群以及基底前脑的神经元)放电频率普遍降低。,三、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的神经控制来自脑干深部,特别是位于脑桥的弥散性调制系统。蓝斑的NE能系统和中缝核群的5-HT能系统的神经元放电频率随着REM睡眠几乎降为零;而脑桥Ach能系统的神经元放电频率则急剧上升。在REM睡眠期为何四肢不能运动?,四、促睡因子胞壁酰二肽白介素-1,第四节快速眼动睡眠和梦,梦多数发生在REM睡眠期间,对梦的解释极大地依赖于对REM睡眠的研究。睡眠剥夺实验弗洛伊德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