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阿房宫赋》教学实录_第1页
有关《阿房宫赋》教学实录_第2页
有关《阿房宫赋》教学实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阿房宫赋教学实录 杜牧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篇阿房宫赋的教学实录,供各位老师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阿房宫赋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深情诵读,疏通和落实*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2、 品味语言,理解和学习*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3、 把握文意,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点】 1、 疏通和落实*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和学习*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则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他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杜牧,学习阿房宫赋。 二、 初读文本,解决字音。 要求: 1、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工具书解决都不准的字音。 2、 让个别学生朗读,教师做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3、 教师范读、播放录音,个别学生再读。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骊(l)山 廊腰缦(mn)回 囷囷(qn)焉 矗(ch)不知其几千万落 不霁(j)何虹 妃嫔(pn)媵(yng)嫱(qing) 辇(nin)来于秦 朝歌夜弦(xin) 明星荧荧(yng) 梳晓鬟(hun)也 辘辘(l)远听 杳(yo)不知其所之也 剽(pio)掠其人 鼎铛玉石(chng) 锱铢(zzh) 弃掷逦(l)迤(y) 架梁之椽(chun) 在庾(y)之粟(s)粒 瓦缝参差(cn c) 直栏横槛(jin)管弦呕哑(u y) 戍(sh)卒叫 三、 再读文本,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利用工具书逐段疏通文意。六人分工合作,找出并解释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最后整合翻译整段文意,同时提出疑难点,寻求教师帮助。 1、 第一自然段 (1)重点实词 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了,结束。 骊山北构而西折 构: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抱:适合,随着。 盘盘焉 焉:的样子。 (2)古今异义 直走咸阳 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 今义:多指行走。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 今义: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 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词类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 兀:形容词作动词,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骊山北构而西折 骊山:名词作状语,从骊山; 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蜂房水窝 蜂房、水窝:名词作状语,像蜂房、水窝一样。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 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响:动词作名词,歌声。 (4)小结 第一段介绍了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总体规模和布局精巧、构造奇美的建筑风格,以及宫中的歌舞之盛。进而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丽。 2、 第二自然段 (1)重点实词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荧荧:明亮的样子。 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弃掷逦迤 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 (2)古今异义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3)词类活用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鼎、玉、金、珠:名词作状语,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 铛、石、块、砾:名词作动词,看作铁锅,看作石头,看作土块,看作沙砾。 (4)通假字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缦:通“慢”。 (5)特殊句式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判断句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断句 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定语后置句 (6)小结 第二段写了宫人的*,写宫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宫人的悲惨命运来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3、 第三自然段 (1)重点实词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纷:多,繁华;念:顾念。 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 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的谷仓。 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2)古今异义 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3)词类活用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4)特殊句式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判断句 戍卒叫,函谷举 被动句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状语后置句 (5)小结 第三段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滥用民力,以致众叛亲离,导致了农民起义,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4、 第四自然段 (1)重点实词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 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哀:哀叹。 秦人不暇自哀 不暇:来不及。 (2)词类活用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3)特殊句式 秦人不暇自哀 宾语前置句 (4)小结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四、全文内容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归纳整理*中的文言字词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回顾和检查上节课的知识点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 ) a.蜀山兀(w) 辘辘(l)远听 鼎铛(dng)玉石 b.囷囷(qn)焉 尽态极妍(yn) 架梁之椽(yun) c.阿()房宫 剽(pio)掠其人 金块珠砾(l) d.尽锱铢(zhzh) 妃嫔媵嫱(yngqing) 逦迤(ly) 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c ) a.一b.爱 六王毕,四海一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取d.族 奈何取之尽锱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 a.焉b.而 盘盘焉,囷囷焉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谁得而族灭也 b.夫d.于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三、朗读文本,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文本,全文四段可分几大部分?并概括其大意。请学生合作交流回答。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 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2、大声的朗读第一部分,思考:(1)在这一部分中诗人杜牧借助史实,通过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阿房宫图,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 (2)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其进行鉴赏分析。 明确:(1)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示例:(2)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第一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 3、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读出阿房宫恢弘壮丽的气势和作者对统治者荒淫无度的忧愤之情。 4、自由的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5、请学生朗读第二部分,读出作者对唐王朝的命运的不安和无穷感慨。 四、品读文本,鉴赏语言 1、*语言精炼,而含意丰富。请选取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鉴赏分析。 示例:*起笔就不同凡响。古文观止编者的评语是:“起四语。只十二字,便将始皇统一以后纵心溢志写尽,真突兀可喜。”开头两句,写六国覆灭,由秦一统天下。形似泛泛叙事,实则为下文伏脉:“六王”为何会“毕”?“四海”为何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就知道作者正是由此开始总结历史教训的。后两句,说伐尽蜀山林木,才将阿房宫建造而成,言建造工程之规模浩大,蕴含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砍伐蜀山之木,运往关中,要耗多少人力物力,需经多少艰难险阻,作者没有细说但读者自可想见。而要建成如此奇伟之宫室,伐木运木只是一项工程。统一天下不久,即如此滥用民力,势必酿成严重后果,于此作者已有暗示。“纵心溢志”,“骄奢淫逸”,正是取祸之由。起首4句,不仅气魄宏大,且含意深广,耐人寻味。从语言上看,两两对偶,各各押韵(全押仄声韵),音调急促有力,确系“突兀可喜”。 2、请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品读,要求读出节奏和感情。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文虽以铺陈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铺陈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