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1页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2页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3页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4页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导学案设计 审核地理组授课人课 型复习课年级 高三班级小 组姓 名学习课题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使用时间 年 月 日第 节第 课时累计 课时学习目标高考要求地球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习重点难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地貌景观图、示意图等形式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3)从考核能力上看,注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学 习 过 程预习案知识再现:创新设计P43 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44 考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学 习 过 程备 注导1考点分布:2014北京卷第4题;2014江苏卷地面7-8 、30(1)题;2014全国卷第6题;2014山东卷1112题2014浙江卷78题。2 高考命题趋势:(1)以重要地形区、重大地质灾害、典型岩石的形成为背景材料,结合区域地理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知识点。(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联系汶川地震考查地震等灾害的成因、分布等知识。(3)以热点地区区域地形区特征与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相结合的形式,考查地质构造、地貌、人类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地质构造与找水、找矿、交通工程建设的关系,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探议探究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乘飞机越过浩瀚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 000米至2 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1请根据教材说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2请从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东非大裂谷”的成因,并举例说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形成之间的因果联系。【例1】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2)图中示意的是()。A大西洋中脊 B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3)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 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对点练习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的是()。地理单元区所处板块 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 )板 块,中南半岛属于( )板 块,红海位于( )板 块与( )板 块的( )边界处,安第斯山脉是( )板 块与( )板 块碰撞形成的,而落基山脉是( )板 块与( )板 块碰撞形成的。探究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华山以险峻称雄于世。相传大禹治水,他将黄河引出龙门,来到漳关时,被两座山挡住了去路。这两座山南边的叫华山,北边的叫中条山。它们紧紧相连,河水不能通过。此时有位叫巨灵的大神来帮忙,将两山掰开,但是华山却被掰成一高一低两山,高的叫大华山,低的叫小华山。传说终究是传说,其实华山是由于地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沿着断裂面,一边上升,一边下降。断层山一般都是悬崖峭壁,不易攀登。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1 根据华山的形态特征说说如何区分构造地貌。2谈谈研究构造地貌有何实践意义。【例2】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是()。A平原、背斜 B盆地、向斜C山地、向斜 D谷地、断层(2)该地质构造形成此种地形的原因是()。A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B槽部岩性松软易被侵蚀,流水侵蚀成为盆地C槽部受到张裂,岩石易被侵蚀成平原D槽部岩性破裂疏松,流水侵蚀成为谷地【对点练习2】下图中甲处的地形和地质构造类型分别是()。A山地、向斜B山地、背斜C谷地、断层 D谷地、背斜【方法技巧】 (1)简图法记忆向斜、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2)判断断层地形的技巧断层构造主要形成了四种地形,关键是弄清断层各部分与地形的对应关系,如图:(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创新设计学生用书P44真题感悟2014北京卷图4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题。图41该河谷()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 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2014全国卷 图2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2题。图22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2014山东卷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34题。(a) (b)图53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A B C D4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 B、 C、 D、2014浙江卷 图3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5题。图35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练一练(2014南京二模)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2图示区域的地壳()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2014天津滨海新区联考)下图为内蒙古某山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完成34题。3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A玄武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4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结合大峡谷某段景观图,完成56题。5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主要岩石成因相同的是()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 D大理岩6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C固结成岩板块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