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卫生微生物学第8版第四章 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页
人民卫生微生物学第8版第四章 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2页
人民卫生微生物学第8版第四章 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3页
人民卫生微生物学第8版第四章 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4页
人民卫生微生物学第8版第四章 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微生物学,吕丽艳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商蕾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第四章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目录,第一节:消毒与灭菌,第二节: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预防,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第四节: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应用及研究前景,01,02,03,04,重点难点,重点: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消毒灭菌方法及其应用;影响消毒灭菌的因素;特异性免疫的分类。特异性免疫制剂种类及应用。生物战剂、生物恐怖的概念;生物战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生物战剂防护的技术难点:消毒灭菌方法的应用;特异性免疫制剂的种类和应用。生物战剂效应,第一节消毒与灭菌,1.消毒的概念及要求(1)消毒的概念(2)消毒的要求2.灭菌的概念及要求(1)灭菌的概念(2)灭菌的要求3.消毒和灭菌的区别4.一些特殊的消毒概念及要求,(一)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及要求,第一节消毒与灭菌,1.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2.紫外线3.电离辐射,(二)物理消毒与灭菌法,4.微波5.滤过6.脉冲强光7.等离子体8.干燥与低温抑菌法,第一节消毒与灭菌,1.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耐受力2.消毒剂的分级3.常用液体消毒剂及其作用机制4.气体消毒剂5.消毒剂应用剂量的确定6.消毒液的污染问题7.消毒灭菌效果的改进,(三)化学消毒与灭菌法,第一节消毒与灭菌,1.处理剂量2.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3.环境温度与酸碱度4.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5.化学拮抗物质6.穿透力,(四)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第一节消毒与灭菌,第二节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预防,1.特异性预防的发展简史(1)经验时期(2)实验免疫学时期(3)近代免疫学时期(4)现代免疫学时期2.特异性预防免疫的现状(1)特异性预防免疫的种类(2)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方法的比较,(一)特异性预防的发展简史与现状,第二节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预防,1.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剂(1)疫苗(vaccine)(2)类毒素(toxoid)2.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1)抗毒素(antitoxin)(2)丙种球蛋白(gammaglobulin)(3)抗菌血清(antibacterialserum)(4)其他免疫制剂3.特异性免疫预防的注意事项,(二)特异性预防免疫生物制剂的种类,第二节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预防,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1.生物战剂(biologicalagent)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制剂。2.生物恐怖(bioterrorism)一个组织或集团利用生物的烈性传播和产生强烈毒性的特征,做成生物战剂来胁迫另一群人或普通公众乃至国家,以达到其政治和军事目的所采取的卑劣行为。,基本概念,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1.14thCentury:PlagueatKaffa2.18thCentury:SmallpoxBlankets3.日本军国主义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制细菌武器。在侵占我国期间,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大量生产鼠疫、霍乱、伤寒和炭疽等细菌4.1995:AumShinrikyocult-saringas(Japan)5.2001:US.AnthraxCases,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生物武器事件,1.生物战剂伤害的特点(1)侵入途径呼吸道:粉剂和液体喷雾剂以气溶胶方式经呼吸道吸入体内消化道:污染食物、水源,造成局部的点状或线状伤害区皮肤和黏膜:直接经皮肤伤口及眼、鼻等处的黏膜进入体内小弹丸、细针、弹片及各种注射器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昆虫叮咬、吸血(2)生物战剂效应施放源的强度有效气溶胶回收率气溶胶的衰亡率,(一)生物战剂的伤害,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2.生物战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生物战是“人为的瘟疫”(1)流行过程异常传染源难于追查传播途径反常人群免疫水平低(2)流行特征异常地区分布异常流行季节异常职业分布异常流行形式异常,(一)生物战剂的伤害,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3.生物战剂的伤害和影响(1)大量人员伤亡(2)心理恐慌(3)危及生存(4)军队战斗力锐减(5)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强国际合作,(一)生物战剂的伤害,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1.生物战剂的特点(1)高度致病性,低剂量进入机体,就能迅速大量繁殖引起疾病(2)传染性强,在周围人群中迅速传播流行造成伤亡(3)对外环境抵抗力强,稳定性好(4)能大量生产,长期储存,满足后勤处理的基本要求(5)发现与防治困难,(二)生物战剂的种类,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2.生物战剂的种类(1)根据杀伤因素: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毒素和真菌,(二)生物战剂的种类,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常见生物战剂类别,2.生物战剂的种类(2)根据对人的危害程度致死性与失能性生物战剂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生物战剂长潜伏期与短潜伏期生物战剂,(二)生物战剂的种类,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1.生物战剂防护的原则(1)预防为主:做好各种准备,做到有备无患(2)群众性防护:反生物武器伤害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群众性参与为主的工作(3)综合防治(4)发挥技术优势,(三)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2.生物战剂防护的技术(1)物理防护呼吸道防护人体表面防护三防工事集体防护(2)免疫防护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生物战剂免疫防护所存在的问题,(三)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2.生物战剂防护的技术(3)综合性的防护措施污染区的划分、污染区的处理消洗原则媒介生物防制、鼠类防制药物预防隔离治疗传染病病人(4)生物战剂防护的组织措施战略战术、作战指挥、情报侦察、防护工程军事训练、战备动员、政治斗争,(三)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第三节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第四节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应用及研究前景,1.感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1)预防接种(2)消毒与灭菌2.消除生物战剂的污染(1)预防控制的目标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生物战剂消灭疫源地(2)预防控制的要点,(一)应用,第四节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应用及研究前景,3.家庭卫生防病(1)家庭卫生防病的特点(2)家庭卫生防病的措施4.消除物品上的微生物,防止物品的生物腐败(1)食品工业中的消毒和灭菌(2)制药工业中的消毒和灭菌,(一)应用,第四节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应用及研究前景,1.加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2.研究消毒、灭菌、防腐、保藏的方法3.研究消毒机制和消毒动力学4.研究消毒剂和物理消毒法的毒理学5.调查微生物的分布、生态学和抗药性,(二)前景,第四节微生物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应用及研究前景,小结,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少部分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自古以来就被应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本章介绍了针对传染性微生物的杀灭方法:消毒灭菌。主要介绍了两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