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生学院土木工程论文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为防止地震的危害,从目前世界各国的防震措施的得到的启发,政府、建筑施工单位及我们个人可采取的一些防震措施关键词:防震措施1防震措施我国东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我国西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属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生火山地震,所以,我国是多发国家。因此做好防震措施非常有必要。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大城市防震减灾的新技术开发,探索城市综合减灾的新思路。不仅如此,日本在建筑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规定复杂而严格。首先,日本政府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防震方面的法律日趋完善。1978年6月,日本政府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対策特别措置法,该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强调通过地震预测达到直接防灾目的的法律,对地震的预警、应对手段、发布警戒宣言的程序以及相关部门责任等作了详细规定。2005年9月,中央防灾会议制定建筑物耐震化紧急对策方针,要求在未来10年里,将房屋住宅的耐震率由目前的75%提高到90%。其次,日本除了在法律上不断完善防震措施外,还采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来防范于未然。利用卫星、固定摄像、远距离小型图像传送仪以及飞船(UAV)等技术,确保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图像、影像、当地情报的收集。其次,构建操作性强的重要情报汇集系统(灵活运用地图信息以及GIS、GPS等技术)、受灾预测(包括NBC恐怖袭击等)系统、救助与搜索(包括生理反应感知及机器人救助等)支持系统。率先开发出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通报地震信息的地震速报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时,立即检测到首先传到地表的地震波中的纵波(也叫P波,导致地面上下震动的地震波),根据P波的波形能在瞬间完成对地震规模和震源的估测,同时还能在检测到P波后的4秒钟内将这一估测结果通报到铁路公司等单位。除此之外,把是否具有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作为政府各级负责人提拔升迁和政绩考核的指标之一,并且,地震保险帮助人们顺利渡过难关。1966年,日本建立了地震保险体制并颁布了相关法律。当然,要做好完好的防震,还是做好建筑结构本身的防震上是最根本的。1. 1刚性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在日本许多高层公寓开始销售不久即告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些高层公寓多半与高层写字楼作了同等水平的抗震设计。一座号称日本最高的公寓,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钢管,确保了抗震强度。这种钢管的直径最大达800毫米,厚度达40毫米,而且钢管中还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强度高3倍的高强度混凝土,该公寓共使用这种钢管168根。另外,该公寓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如遇阪神大地震级别的地震发生时,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厘米。 1.2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日本东京一座免震结构公寓高达93米,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在裂度为6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二分之一。一种超高层楼房用抗震装置,使用的是类似橡胶的黏弹性体,该装置可将强风造成的摇动减轻 40%,同时也可提高抗震能力。1.3“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 近日日本开发了一种名为“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即在传统抗震构造基础上借助于水的浮力支撑整个建筑物。据日本媒体报道,普通抗震结构把建筑物的上层结构与地基分离开,以中间加入橡胶夹层和阻尼器的方式支撑建筑物。相比之下,“局部浮力”系统在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槽,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既减轻了地基的承重负荷,又可以把隔震橡胶小型化,降低支撑构造部分的刚性,从而提高与地基间的绝缘性。地震发生时,由于浮力作用延长了固有振荡周期,即晃动一次所需时间,建筑物晃动的加速度得以降低。6到8层建筑物的固有周期最大可以达到5秒以上。因此,在城市海湾沿岸等地层柔软地带也可以获得较好抗震效果。此外,贮水槽内贮存的水在发生火灾时可用于灭火,地震发生后可作为临时生活用水。这一系统成本并不算高。以8层楼医院为例,成本比普通抗震系统高出大约2%。1.4“滑动体”基础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独户、古旧建筑独户建筑与高层楼房相比整体重量轻,积层橡胶不起作用。有效的抗震方法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是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这样可减轻地震造成的摇动。古旧建筑的抗震问题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东京都台东区的国立西洋美术馆补修了抗震处理结构,东京都丰岛区区政厅也实施了补修工程。2.1国际最新抗震设计理念 目前,许多国家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案中,已经出现了新的结构,如:美国纽约的42层高层建筑物,建在于基础分离的98个橡胶弹簧上,日本的建在弧型钢条上防地震建筑物,前苏联的建在与基础分离的沙垫层上的建筑物,以及在中国已经获得了美国、中国和英国发明专利权的,刚柔性隔震、减震、消震建筑结构与抗震低层楼房加层结构,都十分成功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都明显的在建筑结构体型上,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吸收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总之都在建筑设计的结构方面设法摆脱在地震灾害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体系。其实质都反映了对“似地球为相当好的惯性参考系”为指导理论,所制定的现行抗震硬抗、死抗地震打击设计规范的动摇,本质上也是改变了建筑结构受力体系,而不在似地球为绝对静止不动的惯性参考系了。 弹性建筑日本在东京建造了12座弹性建筑,经里氏66级地震的考验,减灾效果显著。这种弹性建筑物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胶、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阻尼器由螺旋钢板组成,可减缓上下的颠簸。滚珠大楼美国硅谷兴建了一座电子工厂大厦,采用一种抗震新法,即在建筑物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珠支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生地震时,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于是大楼在滚珠上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大大减弱地震的破坏力。弹簧大楼日本鹿岛建筑部门发明了一种新的防震大楼营造法:由弹簧把连着地基的基础部分和建筑物主体分开,让建筑物主体处在一种能吸收地震和其他振动冲击的中介物上。无论地基怎样摇晃,振动能量传到这种建筑物时也将减到原来的1/10。 3.1 我国的抗震措施 参考文献: 1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 定国,王清敏等。工程结构抗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4 刘大海,杨翠如,高层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王松涛,曹资等。现代抗震设计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红十字会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养老行业热点解读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方向中级考试要点
- 2025年高纯铟及氧化铟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车载空气净化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无碱玻璃基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绕线绞线设备项目建议书
- 第二章 实数 单元测试 培优卷 (含答案)2025-2026北师大版八上
- 新闻常识题目及答案高中
- 胰腺疾病诊断与治疗阅读札记
- 扑火队安全培训会议内容课件
- 社区书记文明城市创建表态发言范文(五篇)
- 检维修管理制度
- 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
- 风电基础劳务分包合同(2篇)
- 教材研讨问题参考答案(课件)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2024年企业现场管理5S培训课件
- 房屋建筑工程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巡检记录表
- 综合测试01 识记默写(高考背诵课内分篇训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 4MWh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 软件平台建设和运营合同
- 北京导游资格考试外语口试题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