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_第1页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_第2页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_第3页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_第4页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青春期的发育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生长发育的评价,生长是指机体在大小方面的增加,或者在儿童成熟过程中局部发生的大小、数量或组织的任何增长。发育是指在达到成熟状态过程中所发生的生成变化,诸如胚胎器官和组织的分化,出生后消化机能的建立,整个儿童期骨骼的成熟以及机体免疫抗体的生成等。生长和发育不是相同的过程,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过程,它们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生长发育是在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得以实现的。成熟意味着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表现为身高、体重达到一定水平;各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牙齿的钙化基本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身体的生长发育是衡量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儿童少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的大于异化作用,表现为机体的生长发育。在生长发育时期,为儿童青少年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能使他们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相关概念(1),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发育:通常涉及人体达到功能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即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相关概念(2),生长和发育的关系: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的概念和内涵,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两者相互依存,无法给予明确区分。成熟:成熟意味着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表现为身高、体重达到一定水平;各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牙齿的钙化基本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相关概念(3),生活年龄和发育年龄:生物体出生后根据生活时间的长短所确定的年龄叫生活年龄或时间年龄。人体出生后达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在个体间存在差异,生活年龄相同的个体所达到的发育程度也存在着差异,按照机体的发育程度所制定的年龄叫生物学年龄或发育年龄(标准见下),发育年龄的标准:,发育年龄的标准:是以相同生活年龄群体所能达到的发育水平确定的,而个体的发育年龄是以个体发育程度与发育年龄标准比较而获得。如生活年龄12岁,骨骼发育水平相当于骨龄标准10岁,则该儿童的骨龄为10岁。,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由不明显的细小量变到突然质变的复杂过程,不仅身高、体重的增加,各个器官也在逐渐分化,功能逐渐成熟。量变与质变经常同时在进行。,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二、个体间生长发育的总趋势一致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不是等速的,而是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如身高、体重由胎儿发育到成人有两个激烈。增长的阶段:第一突增期由胎儿中期开始到1周岁第二突增期青春期,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三、个体间身体各部分增长的比例和发育程序相同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从胎儿时一个大的头颅、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下肢,发育到成人时的较小的头颅、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下肢。头颅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四、表现出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儿童总是沿着一定的轨道生长,儿童在克服阻碍其生长的因素后会出现赶上生长现象,而一旦过了关键期,则会发生永久性的缺陷。,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五、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儿童少年身上是统一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为儿童少年的心理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心理的正常发展也能保证和促进儿童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第二节儿童少年的发育状况,一、体格发育状况按年龄性别特征:身体各项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7-22岁期间分为:匀速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相对稳定,匀速增长:,年龄范围:女:7-9岁;男:7-11岁各指标的增长值:身高每年增长4cm体重为2kg,快速增长:,年龄范围:女:10-12岁;男:12-14岁各指标的增长值:身高每年增长5-8cm体重为3-6kg,缓慢增长:,年龄范围:女:13-16岁;男:15-18岁各指标的增长值:身高每年增长1-6cm体重为1-3kg,相对稳定:,年龄范围:女:17-22岁;男:19-22岁各指标的增长值:身高每年增长小于1cm体重每年增长小于1kg,体格发育曲线的交叉现象:,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及骨盆宽等指标,在青春期前后,男女发育曲线上都出现两次交叉现象。两次交叉出现的年龄,城镇男女交叉的年龄大多早于乡村儿童。骨盆宽第一次交叉的年龄早于其他指标,第二次交叉的年龄晚于其他指标。第一次交叉前各项指标的均值都是男童高于女童,交叉后发生了逆转,第二次交叉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情况。,二、功能发育状况,肌力(握力和背肌力是应用最多的指标)其年龄特征是:在7-18岁期间,一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性别间的差异不同于身高等形态指标,始终是男性高于女性,青春期后男性增长更快,因而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扩大。,二、功能发育状况,肺功能:肺活量:肺活量的年龄特征类似于握力和背肌力肺活量也存在明显的城乡与地区差异时间肺活量:正常成人第1、2、3秒钟的时间肺活量分别占肺活量的83%、96%、99%。最大通气量:单位时间内肺脏的最大通气能力。,二、功能发育指标,心功能:1、心率:不同性别、年龄、活动状态下的心率差异很大。新生儿的心率很快,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下降,青春期接近成人水平,男性稍低于女性;运动时,心率增加,达极量运动时的心率为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的贮备能力。,2、血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的高低随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而变化,男性血压略高于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第三节赶上生长,一、基本概念(1)赶上生长:由于疾病、营养不良或激素缺乏,儿童从其自然生长轨道偏离,生长落后,一旦这些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儿童将以超过相应年龄正常速度的方式生长,迅速调整到原有的轨道上,这一现象称作赶上生长。,一、基本概念(2),补偿性生长:通常是指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的生长,而不是整个机体的生长,它表达的是不同于赶上生长的另一种现象。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赶上生长:当完全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时叫做完全赶上生长,否则叫做不完全赶上生长。,一、基本概念(2),补偿性生长:通常是指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的生长,而不是整个机体的生长,它表达的是不同于赶上生长的另一种现象。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赶上生长:当完全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时叫做完全赶上生长,否则叫做不完全赶上生长。,完全赶上生长的模式:,A型:早期就出现高速度生长,它迅速消除了身高赤字并同时消除了由于矮身材所产生的心理障碍。C型:生长速度不高于中等水平,但由于骨成熟延迟,因而生长期延长,最终结果与A型一样,但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B型:介于A型与C型之间。,二、影响赶上生长程度的因素,(一)不同疾病的影响甲状腺机能减退病儿的赶上生长大多是完全。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有可能发生不完全赶上生长。,二、影响赶上生长程度的因素,(二)治疗的早晚及治疗开始时生长障碍的严重程度的影响。治疗开始得早,赶上的效果好;反之,则效果差。,二、影响赶上生长程度的因素,(三)不同指标的表现不同身高、体重及骨龄与头围在赶上生长的表现完全不同:身高、体重及骨龄在生长期的任一阶段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赶上生长。头围的生长期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第一年,一旦错过,赶上生长不可能发生。,第四节生长的长期变化,概念的发展:生长长期加速儿童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及性发育提前等一系列持续变化现象。生长长期趋势。生长长期变化。,生长长期变化包括:,达到某一特定身高、体重的年龄提前或滞后,表现为儿童生长水平和生长速度的变化;成熟度发育到某一特定指征的年龄提前或延迟,包括青春期开始或结束的年龄变化;身体比例的变化;成人身高的变化;妇女绝经期及生育期的变化。发生正向变化时,表现为生长速度加快、青春期提前到来、较早成熟及骨生长停止、成人身高增加。,一、国外儿童生长长期变化概况,(一)身高、体重的长期变化20世纪前半期,西欧新生儿的变化。西欧、北美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1880-1950的资料。成人身高的正向变化。近几十年来,多数发展中国家儿童身高有明显的长期变化。,一、国外儿童生长长期变化概况,(二)身高体重关系的长期变化应用身高/体重指数:1883-1939年间,瑞典人的身高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1895-1951年间,捷克儿童的身体比例变得更细长;1949-1959年间,伦敦儿童的身高和身高/体重指数都有增长。应用坐标图:线性生长的长期变化不一定伴有体重按比例的增加或减少。,一、国外儿童生长长期变化概况,(三)性发育的长期变化月经初潮是性发育长期变化中最常用的指标。发达国家近百年来月经初潮年龄平均每10年提前约4个月;发展中国家女童的月经初潮年龄也有提前;月经初潮年龄与身高速度高峰年龄有密切关系;妇女绝经年龄也有长期变化的表现:绝经年龄延迟。,二、我国儿童生长的长期变化,(一)身高、体重的长期变化12城市儿童生长资料表明:20世纪50年代至1985年,身高、体重呈正向增长;长期变化增大值较大的年龄组相当于青春期生长突增期;1985年身高速度高峰比50年代大多提前1-2年。农村地区儿童生长也有明显的长期变化。少数民族也存在生长的长期变化。,二、我国儿童生长的长期变化,(四)月经初潮和绝经年龄的长期变化北京城区女童1962年月经初潮年龄为14.16岁,1985年为12.62岁,23年间提前了1.54岁,平均每10年提前0.67岁。1985年和1995年10年间,各民族城镇女学生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均有所提前。妇女的绝经的年龄逐渐延迟。,三、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一)营养改善在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热能供应充足是生长长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热能供应充分的情况下,导致生长发育的长期因素是热能摄入中动物性蛋白质所占比例的增高。,三、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二)社会经济条件改善社会经济条件改善被认为是导致生长长期变化的第二位重要因素。通过促进营养、饮水、健康服务条件改善、疾病减少而间接发生作用。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早期。意大利的应征士兵资料。50年代初至1985年30年间,上海市儿童的身高体重资料。家庭小型化也是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重要因素。,三、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三)遗传因素由于工业化、都市化导致人口大量、长距离移动,亲缘关系较远的人群通婚,远缘婚配的“杂交优势”促进了遗传潜力充分发挥,从而使遗传成为儿童生长长期变化的重要因素。国外异族通婚和族内通婚后裔的资料。我国少数民族族间通婚和族内通婚后裔的资料。,四、生长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1、对体质的影响2、增加资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3、生育期延长4、增加了一系列社会和教育问题,第五节儿童身高的预测,身高预测:利用身高的遗传特性或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经过对大量人体测量资料统计分析,编制成各种公式,利用这些公式估算个体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或成人时可能达到的身高。,一、以儿童现时身高预测法,预测儿童成人时身高的公式:Hm=A+BC其中:Hm为欲求得的儿童达到成人时的身高A为常数;B为相应年龄系数C为儿童当时身高(A、B值可查表求得)实例测算。,二、足长预测身高法,足长预测身高的基本理论:足长生长与身高生长有密切关系,成人足长占身高的百分比(身高足长系数)比较稳定,足长生长具有早于大、小腿及躯干并先期停止生长的规律。首先估算成人时足长:L=L/K100(L为儿童现时足长,K为该年龄组儿童占成人足长的平均百分比)。儿童成年时身高:S=L/Z100(Z为足长指数,男性为14.6;女性为14.4)。可查足长预测身高表。实例测算。,三、骨龄预测身高法,利用骨龄预测身高的基本指标是:儿童现时身高(H);测量时的生活年龄(CA)(按十进位计算);用RUS计分法计算所得骨龄(SA)预测成年时身高(cm)=aH(cm)+bCA(岁)+cSA(岁)+K其中a、b、c及K值可直接查表实例测算。,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少年体格、功能发育状况及衡量指标。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掌握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影响因素。明确生长、发育、成熟、生活年龄、发育年龄、肺活量、赶上生长、补偿生长、生长长期变化现象的概念。能根据儿童现时身高或足长预测身高。,复习思考题,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简述影响生长长期变化的因素?3、一名12.5岁男童,现时身高147cm,查表得A值为98.97,B值为0.52,该男童成人时的身高是多少?4、简述我国儿童少年生长的长期变化状况?,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