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PPT课件_第1页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PPT课件_第2页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PPT课件_第3页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PPT课件_第4页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南阳市农业局李德义,一、有关“三农”政策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创新土地流转机制,-,2,一、有关“三农”政策(一)农村改革的进程,-,3,1949-1979人民公社时期(经历了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进行了土地改革,民主工商资本的改造,大跃进,浮夸风,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计划经济,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培育了很多典型,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建国初期,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后来就不行了。也进行了改革,但跳不出计划经济的圈子,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2009年。实行家庭承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78.11.24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生死状),-,4,2009-城乡发展一体化,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政策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5,197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5元,2013年达到8729元,不考虑价格因素,增长134.3倍。导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政策,二是农民生产积极性。1979年以后,中央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剩下全是自己的。1982年-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5个一号文件,支持三农发展。82年要求建立生产责任制,83年提出人民公社改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轮承包开始,承包期15年),84年提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化转化,85年取消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等采取计划合同收购,86年要求摆正农业的重要地位。1998年开展了二轮土地延包,耕地承包期30年。,-,6,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屠宰税、劳动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减轻农民负担。河南2002年开始改革试点。2004年取消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2006年废止农业税条例,农民种粮再不纳税,而且种粮补贴大幅度提高。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7,为了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自2000年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以来,中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劳动、投入、生产、经营等方面积极性,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又连续发了11个一号文件,支持三农发展,破解三农问题。这足以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进而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8,然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并没有能够赶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农民收入的绝对量增加了,但收入的相对量却在持续减少。农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质的改变,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距离还很大。,-,9,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以来,中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从河南省执行的情况看,这些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涉及11类,40多项。一个是输血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制度;农村教育“两免一补”(农村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政策;新农村建设;提高各种补贴水平等等。,(二)主要强农惠农政策,-,10,目前各种涉农补贴有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农机购置、退耕还林补助等补贴政策,农村低保五保、计划生育奖励、农村优抚、农业保险补贴及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惠农政策。如:对农村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和计生双女户父母,发放每人每年不低于960元奖励扶助金;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子女满18周岁前,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2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农村低保对象2014年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不低于99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2014年每人每年不低于32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220元。),-,11,一个是造血政策(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主要通过项目类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包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开发、防灾救灾等项目资金。另外减负也是增收、造血的措施。如在农民建房、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户籍管理、婚姻登记、农机、卫生管理等涉农领域里取消了很多收费项目。,-,12,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时代的要求为了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广大农民也在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主要是:千方百计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如购买各种农业机械,积极使用新品种、新农药、新操作技术等等。千方百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如大棚蔬菜、规模养殖、发展干鲜果等等。千方百计投亲靠友,外出务工,增加收入。,-,13,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农业部获悉:2013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14,城乡收入比,1983年达到历史最低点1.821,1994年达到第一轮顶峰2.861,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2.471。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达到2.90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此后一直在3.10:1以上,2007年和2009年更是扩大到创纪录的3.331。从2010年起,城乡收入比开始逐年小幅回落,2012年回落至3.10:1。,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额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总体呈加速扩大趋势,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为209.8元,1992年突破1000元,1997年突破3000元,2002年突破5000元,2006年突破8000元,2008年突破10000元,到2012年已达到16647元,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竟然扩大了79倍之多,目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在2002-2003年的水平,比城镇落后10年。,-,15,城乡收入拉大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而一家一户式的农业生产组织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企业化、社会化。,-,16,(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央的重大决策,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政策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加上了信息化,变成了“四化”同步。概括成一句话:“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吸纳农村劳动力;城镇化创造需求,转移农村人口(户籍管理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市场和物质支撑,而信息化能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17,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描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前几十年,我们国家把大量的资金、资源和好政策投向了城市,这也是造成城乡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18,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9,三、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一)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基础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它的政策表述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12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20,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描述,(20)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21,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22,2014年1号文件精神,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约10000字,共分8个部分33条,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三个亮点:第一个问题是,粮食安全怎么保障?第二个问题是,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农业?第三个问题是,一号文件到底给了农民多少实惠?最重大的实惠是保障财产权。,-,23,河南创新机制改革情况,信阳2010年2月建立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新乡2010年2月26日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2011年2月此次共确定18个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新乡是其中4个承担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课题的试验区之一。,-,24,(二)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期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2014年每县区选择1个村开展确权登记试点,2015年全面铺开,2016年基本完成全市确权登记工作,2017年扫尾。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顺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25,土地确权登记的原则,一是坚持确保稳定的原则。二是坚持尊重历史的原则。三是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26,(三)推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土地流转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全市土地流转情况全市农村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1998年全面启动、当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期自1998年至2028年。全市农村集体所有耕地面积1033.9万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026.3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82.9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7.8%,其中:流转入农户的98.2万亩,流转入合作社的50.45万亩,流转入企业的25.37万亩。流转土地从事粮食生产的136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5%,从事蔬菜生产的1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9%,从事林木、花卉、药材等其它生产的29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