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四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的分布示意图ppt课件_第1页
材料四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的分布示意图ppt课件_第2页
材料四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的分布示意图ppt课件_第3页
材料四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的分布示意图ppt课件_第4页
材料四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的分布示意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1)能源分类,.,(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山西省的煤炭为其优势区域资源,其煤炭资源状况、开采条件、市场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列表如下:,.,注意:煤炭资源的开采条件不同于开发条件。区域能源开发条件包括资源状况(储量、分布、煤种、煤质、开采条件)、市场和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只是资源状况的一个方面。,.,(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在2009年天然气供应价格和过境费用等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2009年1月7日,俄罗斯以乌克兰无法保障全量输送过境天然气为由,停止经乌向欧盟供应天然气。停气事件使欧洲国家人人自危,一些欧洲国家以俄乌天然气争端为鉴,开始考虑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从俄乌争端中得出一个结论,即能源供应的来源必须多元化,集中在少数几个政治上通常不可靠的国家手中是危险的。材料二俄罗斯境内及其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管道示意图。,.,.,材料三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由许多煤田组成,探明储量640多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材料四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的分布示意图。,.,(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俄乌“斗气”“使欧洲国家人人自危”的原因。(2)俄乌天然气争端使欧洲国家人人自危,这带给我国很多启示,谈谈我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应对能源安全问题。(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述内蒙古东部地区建设煤炭基地的区位优势。,.,【解析】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题以俄乌“斗气”引发地区能源紧缺为例,说明能源资源的重要性。第(1)题,从回答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以及能源的重要性进行作答。第(2)题,应对能源安全,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分析能源基地建设条件,可从资源状况、区位、交通、开采条件、市场等方面分析。,.,答案:(1)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能源消费量大;欧洲消费的天然气四分之一来自俄罗斯,其中80%是通过跨越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进行输送的,俄乌“斗气”也使得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受到极大的影响,天然气供应量的突然下降会严重影响欧洲国家的正常秩序,使欧洲国家人人自危。(2)油气进口多元化;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改进技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能源;加快西部油气资源的开发;发挥水能丰富的优势,加强水能开发。,.,(3)煤炭储量大(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靠近东北和华北重工业基地;发达的铁路交通网。【规律技巧总结】自然资源(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变式训练1】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01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图。,.,材料二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1)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情况。(2)试分析我国将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进行分析,从总量和产销平衡两个方面思考。第(2)题,分析风能开发原因,首先是资源条件,是否有开发意义,其次是市场、科技等。,.,答案:(1)答: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均持续增长,但能源生产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量,而且能源缺口(生产和消费的差值)逐年扩大。(2)答:上海、福建等地: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风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内蒙古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植被稀疏)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距离京津唐地区近,靠近消费市场。,.,【考点2】山西能源的综合利用及其影响,.,【例2】右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1)(3)题。,.,(1)工程主要是解决()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2)工程的主要作用是()A防洪B发电C灌溉D航运(3)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工程是我国的引黄入晋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山西水资源不足,从图中看最终输往工业城市,故选C。第(2)题,工程是指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目的是治理黄河,特别是下游历史上“三年两决口”,所以其突出作用应是防洪、减淤,故选A。第(3)题,黄土高原上黄土主要是由于风力沉积而来,现在沟壑纵横是因为流水侵蚀,故选B。答案:(1)C(2)A(3)B,.,【规律技巧总结】能源基地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加大该种资源(能源)的开采量,同时提高外运量,其次对该种资源(能源)进行加工利用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做到: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是随资源利用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以后应引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光由地下转向地上,发展第三产业,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变式训练2】(2010合肥育英月考)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2)题。(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技术工业(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BCD,.,【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对煤炭资源的分布知识,山西、陕西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较多的省份,榆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在资源开发的初期,当地政府首先考虑的是经济的发展,“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发展高耗能工业。第(2)题,考查学生对知识关联图的逻辑推理能力,首先要看明白图中箭头的含义,看清楚工厂之间的物质联系。图中,硫酸厂、硝酸厂的原料之一为发电厂、化工厂的废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同时增长了经济效益;此外,由图中可判断现在与以前相比,当地政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不再以高耗能工业为主,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进一步加强。,.,答案:(1)B(2)D,.,【考点3】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与治理(1)能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例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据山西统计快报2009年2月18日报道:2008年山西省外运出省煤炭突破5亿吨大关,达到53324万吨。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昔日的“黑色”产业正向“绿色”转型,一个规模化现代开发、循环利用和深度利用的新格局逐步形成。,.,材料二,.,(1)关于材料二中甲、乙两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有输煤干线B甲地区生态问题比乙地区轻C乙地区以新能源为主要能源D甲乙均无荒漠化的威胁(2)甲省能源基地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3)结合材料一分析甲省应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解析】本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的开发和环境保护,考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三大产业和各产业内部调整,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答案:(1)A(2)开矿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部分地区会出现地面下陷;另外,当地煤炭发电还会导致大气污染。(3)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规律技巧总结】确定区域资源(能源)开发方向应考虑五个方面:能源资源的蕴藏量、与其他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保护环境的需要。如山西省和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不同。,.,.,.,【变式训练3】(2010安庆模拟)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我国风能分布图。,.,(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2)材料二中A处风能贫乏,但却掌握着中国的能源命脉,试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国能源构成图中可知:以煤炭为主;从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图中可知:能源的生产量小于消费量。第(2)题,A处地处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风力较小,但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特别是丰富的天然气,成为我国西气东输的起点。,.,答案:(1)答: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费大于能源生产,能源短缺。(2)答:A处为塔里木盆地,盆地地形,四周高大山脉阻挡风的进入,风能贫乏;该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西气东输的起点。,.,(2010广东)41.(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1)。,.,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12)。,.,(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6分)(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5分)(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4分),.,(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题眼】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主要的工业部门构成,.,【解题思路】第(1)(3)题,分析图即可知。第(4)题,E市位于内蒙古,煤、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减少中间环节运输成本,获得规模效益,该市工业园区应当引进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