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上海戏剧》编辑特点分析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_第1页
早期《上海戏剧》编辑特点分析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_第2页
早期《上海戏剧》编辑特点分析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_第3页
早期《上海戏剧》编辑特点分析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_第4页
早期《上海戏剧》编辑特点分析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上海戏剧编辑特点分析 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摘 要:上海戏剧于1959年10月创刊,1964年曾被迫停刊,早期上海戏剧以政治为导向,以促进戏剧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并以此为方针。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早期的上海戏剧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有所不同。而这一时期的上海戏剧还重视群众的参与,在版面和栏目编排上突出戏剧特色,体现戏剧专业性,并坚持介绍其他地区的戏剧创作和国外的戏剧理论和艺术发展。 关键词:上海戏剧;戏剧期刊;特点 :G237 :A :1672-8122(xx)08-0106-02 我国戏剧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是戏曲的发展,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剧期刊作为报道戏剧活动、研究戏剧理论的重要刊物,是记载、传播、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有必要对其做深入的研究。戏剧期刊作为我国戏剧行业的专业刊物,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丰富了我国期刊杂志的发展,对戏剧期刊进行的研究也会丰富我国期刊杂志研究的成果。 我国的第一个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于1904年,之后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戏剧期刊繁荣发展,风起云涌,参与、推动了同时期戏剧运动的发展,如左翼戏剧运动、国防戏剧等,也见证并参与了庞大且复杂的戏剧理论建设1。晚晴民国的二三百种戏剧期刊为我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戏剧期刊与戏剧事业联系密切,相辅相成。上海自清末以来就是戏剧艺术的集中地,京、越、沪、淮、扬等多个剧种在这里汇聚,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提高,戏剧事业纳入了我国文化事业体制中,戏剧创作的环境得到改善,上海的戏剧事业更是繁荣。 戏剧事业的发展催生了新中国戏剧期刊的创办,上海戏剧于1959年10月创刊,它是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期刊,以探讨戏剧创作、戏剧表演中的问题为主,刊发社会各界的剧评,选登一些戏剧剧本,并适时介绍戏剧基础知识,其熔知识性、通俗性、学术性于一炉,倡导雅俗共赏,生动活泼,言之有物,富有文采的批评文风2。上海戏剧在创刊初期时为月刊,出版至1964年7月停刊,1979年复刊后改为双月刊,出版至今。 二十世纪五、 _,戏剧欣赏还是人民的主要精神文化生活,依托繁荣的戏剧创作和戏剧演出,这一时期的上海戏剧也呈现出热闹的景象。在如今戏剧期刊发展低迷的现状下,有必要分析、探究这一时期上海戏剧的发展概况和特点。上海戏剧在1959年1964年共出版了五十八期,详细分析这五十八期期刊,可以发现早期上海戏剧在方针、重点上有自己的特点,并在版面、栏目设置上有较为独特的编排。 一、以政治为导向、以促进戏剧发展为己任的方针 1959年10月上海戏剧创刊特大号的发刊词中,编委会把上海戏剧当作“戏剧战线上的又一个阵地”,要“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戏剧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编委会也感觉到“在戏剧创作和舞台艺术不断跃进,迫切需要相应的理论活动时,出版这样一个刊物的重大责任”。这表明上海戏剧创办的目的是为上海戏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创刊词更进一步说明上海戏剧创办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党的百花齐放、 _的方针,更好地促进上海戏剧艺术的繁荣,促进理论研究的活跃”。而就在上海戏剧创刊的前一年即1958年的3月,全国出版工作跃进会议在上海召开,当时中国的整个社会氛围就是 _,在此环境下,发刊词也表明刊物最重要的职责是“坚决贯彻党的领导,坚决保卫党的总路线,坚决执行党的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继续展开两条道路的斗争”,刊物“要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_、人民公社的旗帜下,进一步反右倾,鼓足干劲,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在戏剧战线上位坚决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决议而斗争”3。可以看出上海戏剧服务于政治,它在发刊词中言明了自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机关刊物的身份,有较强的政治性。以政治为导向,以促进戏剧发展为己任,这也是19591964年上海戏剧工作的指导方针,既服务于政治需要,也服务于上海的戏剧事业,其工作兼顾政治导向与促进戏剧发展目的。 二、三个时期不同的重点 根据对政治和戏剧发展侧重点的不同,1959年1964年的上海戏剧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第一个时期 从创刊至1961年1月改版之前,这一时期的上海戏剧以政治宣传为主,宣传 _,主要刊登相关现代戏的文章,有较强的政治性。这一时期上海戏剧辟有很多紧贴政治需要、为宣传当前政治任务的专栏,如“光辉灿烂,伟大十年”、“ _漫笔”、等等;刊发的许多有关戏剧事业的文章,也冠以政治性强的标题,如发扬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精神,破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向工农化的道路前进上海戏剧界积极投入斗争生活等等;刊物也配发一些紧跟政治脚步的评论文章,如在新形势前、沿着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前进!祝贺第三次文代大会等等。而这一时期刊物刊发的剧评,讨论的剧目大都是现代戏,尤其是在 _的氛围下创作的有关社会建设的剧目,如沸腾的1958、为了61个阶级兄弟、鹅毛飞上天等等,这也契合当时的整体社会气氛和戏剧创作环境。同时作为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刊物也注意刊登少数有关戏剧理论探讨的文章,如1959年11月评从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剧本谈起、1960年8月导演的几点尝试等等,1960年12月刊物还辟有专栏“问题研究”,刊发一组文章来探论历史剧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问题。 (二)第二个时期 从1961年1月改版起到1962年底,这一时期上海戏剧以刊发探讨戏剧理论的文章为主,把精力放在促进戏剧艺术的发展上,充分发挥了戏剧期刊的理论引导作用。1961年1月起,上海戏剧进行了改版,时间恰好与1960年底1961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部整顿出版相契合。改版后刊物在版面上有所变化:1961年以前目录都在期刊的最后,改版后放在了第一页;在目录的编排方面,1961年以前都是按内容排列,将内容相近的标题放在一个大标题下,忽视页码的前后顺序,例如首期目录“欢迎苏联大剧院芭蕾舞团”标题下的两篇文章,一个在9页,一个在31页,改版后目录中的标题按照页码的顺序排列,大标题也几乎不再使用;刊物页数也由48页精简为36页。在内容方面,改版后刊物减少刊发政治性较强的文章,大幅度增加戏剧理论探讨类文章的刊发。这一时期上海戏剧组织讨论了许多关于戏剧创作的理论问题,如1961年3月一期就刊发了从卧薪尝胆谈到历史剧创作的几个问题、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与缺点、与丁富根统治商榷两个问题三篇文章组织讨论历史剧人物创作的问题,其他还探讨了戏剧冲突的表现、艺术形象简单化、旧戏新改、演员自我想象创造等等问题。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