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肽类抗菌药物优缺点比较_第1页
糖肽类抗菌药物优缺点比较_第2页
糖肽类抗菌药物优缺点比较_第3页
糖肽类抗菌药物优缺点比较_第4页
糖肽类抗菌药物优缺点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优缺点比较,带教老师:谢英抗感染专业学员:迪力夏提参考文献:23篇临床指南:8篇药品说明书及中国临床医师药师用药指南数据来源:、医脉通指南频道,.,目录,1.比较各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2.药代动力学的比较3.抗菌谱及适应症4.疗效及安全性比较,.,Targetsideofantibiotices,Linazolid,.,MechenismisofVancomycin、Teicoplanin,通过产生低亲和力和粘肽前体,是细菌的粘肽链末端成分发生改变,D-丙氨酰-D-丙乳酸或D-丙氨酸-D-丝氨酸取代D-丙氨酸-D-丙氨酸,从而改变了万古霉素的作用靶点,产生耐药。,VNR,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与G+结合需要细胞壁肽聚糖末端的D-丙氨酸-D-丙氨酸,干扰细胞壁的形成并增加了细胞壁的渗透性。同时,也会干扰RNA合成,快速杀死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止专家共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止专业委员会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年5月第4卷第2期,.,MechenismisofLinazolid,利奈唑胺选择性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与30S亚基结合点,组织70S复合物的形成,进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李娟,吕晓菊.利奈唑胺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J.西部医学,2009,21(4):667-668.彭洋,陈小凤,毕嘉琦,等.1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比较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Meta分析J.ChinJEvid-basedMed,2013,13(11):1340-1346.,由细菌单个碱基突变和甲基转移酶的产生介导的。另一些耐药机制尚不明确,.,1.分类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属于糖肽类抗菌药物,利奈唑胺属于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2.抗菌活性的靶点不一样。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结合在细菌细胞壁,影响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的死亡。利奈唑胺影响细菌生产蛋白质而导致细菌死亡。3.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机制基本相同,而利奈唑胺的耐药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小结,.,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比较,陈佰义,管向东,何礼贤.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J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8):561-573.,.,抗菌谱的比较,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5,对G+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厌氧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炭疽杆菌、放线菌、白喉杆菌、淋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粪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G-杆菌、分枝杆菌、拟杆菌、立克次体属、衣原体属和真菌对本品无效。,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棒状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多枝梭状芽胞杆菌。,对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临床分离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包括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也有良好的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球菌的抗菌活性较低;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其中对MRSA的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相仿或略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适应症的比较,数据来自于各药物说明书,.,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性比较,.,.,.,.,.,1.石庆平,丁峰,刘雁,等.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7):535-539.2.祖育娜,许爱国.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结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在治疗G+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使用替考拉宁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对G+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最终纳入7个研究组、58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林志青,黄延玲,黄萍,等.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11):858-866.,结论:利奈唑胺在治疗G+感染的疗效和治愈率方面优于万古霉素。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林东昉、吴菊芳、张婴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G+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1月20日第9卷第1期,.,最终纳入7个研究组、6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彭洋,陈小凤,毕嘉琦,等.1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比较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Meta分析J.ChinJEvid-basedMed,2013,13(11):1340-1346.,结论: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对MRSA感染的治疗中,疗效和治愈率方面,利奈唑胺优于替考拉宁。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小结,And,1.肺部感染2.皮肤软组织感染,.,参考文献,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止专家共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止专业委员会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年5月第4卷第2期2.陈佰义,管向东,何礼贤.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J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8):561-5733.RybakMJ,LomaestroBM,RotscahferJC,etal.Vancomycintherapeuticguidelines:asummaryofconsensusrecommendationsfrom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theAmericanSocietyofHealth-SystemPharmacists,andtheSocietyofInfectiousDiseasesPharmacistsJ.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9,49(3):325-327.3.KullarR,DavisSL,LevineDP,etal.Impactofvancomycinexposureonoutcomesinpatientswith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bacteremia:supportforconsensusguidelinessuggestedtargetsJ.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11,52(8):975-981.4.李娟,吕晓菊.利奈唑胺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J.西部医学,2009,21(4):667-668.5.彭洋,陈小凤,毕嘉琦,等.1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比较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Meta分析J.ChinJEvid-basedMed,2013,13(11):1340-1346.6.陈佰义,管向东,何礼贤.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J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8):561-573.7.谢永忠,赵阳昱,吴睿,等.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5:080.8.王国建,陈建.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10):730-735.9.替考拉宁临床应用计量中国专家共识10.耐药性比较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第二十三版资料增刊11.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CHINET监测(2014年),.,12.石庆平,丁峰,刘雁,等.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7):535-539.13.祖育娜,许爱国.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14.董樑,陈小东.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5):711-713.15.彭红,瞿云中,陈平.替考拉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16.陈恒屹,崔社怀.替考拉宁在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中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91-393.17.彭洋,陈小凤,毕嘉琦,等.1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比较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Meta分析J.ChinJEvid-basedMed,2013,18(11):1340-1346.19.林志青,黄延玲,黄萍,等.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11):858-866.20.Jiu-yiY,JianGU.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3):61-66.21.柯邵鹏,刘江福,苏智军,等.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疗效及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