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楚辞与汉赋,楚辞的名称和涵义1、本义,泛指楚地的歌辞,后专指以战国时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2、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一部诗歌总集叫作楚辞。“楚辞”又是一部总集的名称,后成为中国古代四部目录集部总集中的一类。楚辞的形成宋黄伯思东观余论:“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文化1、楚国皇室羋姓贵族源于中原祝融部落,他们在夏商时期往南方迁徙,一直到周代初年,始定居于“楚蛮”之地,都丹阳。周公制礼作乐、变革中原文化时,由于地处偏远,楚国受到影响比中原诸侯国小,所以一直被中原诸国以蛮夷视之。2、政治思想方面,楚国和中原的一致性。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物官,量能授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3、在习俗和审美趣味上,楚国与中原文化的区别。“信巫鬼,重淫祀”,汉桓谭新论言体:昔楚灵王骄逸轻下,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斋戒洁鲜,以祀上帝、礼群神,躬执羽绂,起舞坛前。吴人来攻,其国人告急,而灵王鼓舞自若,顾应之曰:“寡人方祭上帝,乐明神,当蒙福佑焉,不敢赴救。”而吴兵遂至,俘获其太子及后姬以下,甚可伤。楚辞中九歌是一组祭祀各种神灵的组歌,招魂民间招魂词改写,充满神秘气息。楚地的艺术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如楚简与帛画,都具有飘逸、艳丽的色彩,与楚辞艺术风格如出一辙。,屈原及其主要作品解题1、早年以贵族身份担任楚怀王左徒,受楚怀王重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受上官大夫谗言,被楚怀王疏远,怨而作离骚。3、怀王释张仪,屈原使齐回,谏怀王,杀张仪,为时已晚。4、秦昭王与楚国通婚,骗怀王会面,子兰劝行,而屈原谏怀王勿入秦国,怀王不听,后死于秦国。5、楚国顷襄王立,再次遭令尹子兰与上官大夫的谗言陷害,被流放。5、郢都沦陷后,自沉于汨罗江以明志。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屈原作品: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赋篇,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九歌(篇)、天问、九章(篇)、远游、卜居共篇。渔父、大招,王逸“疑不能明”;还有招魂,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王逸归为宋玉作。今人观点:离骚、天问、九章是屈原自作,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招魂一篇,王逸章句虽列入宋玉名下,但史记本传明确说是屈原作品,当属屈原无疑。至于大招、远游、卜居、渔父,多数学者考订为后人拟作。大招是对招魂的模拟;远游中有浓重的求仙色彩,甚至采用了后世之典故,显然出自汉人之手;卜居、渔父是后人为追述屈原事迹而作。王逸楚辞章句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篇。,屈赋解题离骚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今人多从司马迁说,认为离骚作于屈原被疏远之后。离骚释义:1、史记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2、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3、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离,别也;骚,愁也。”有些望文生义,司马迁说是在楚怀王疏远屈原时而作,此时屈原依然为官,尚未被流放。4、汉代扬雄解释为“牢骚”。5、游国恩离骚纂义认为“离骚”乃楚地古乐曲名。,一般认为,在释义方面,班、马之说更为古直而切合作品旨意。离骚即离忧,离与罹通假,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章惜诵有“纷逢尤以离谤兮”,“恐重患而离尤。”,“终危独以离异兮”,这里的离都与罹通假,就是遭受的意思。,离骚主旨:离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首先自叙家世生平,自己出身高贵,因此具有“内美”。他勤勉不懈地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但由于“党人”的谗害和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情操。后一部分极其幻漫诡奇,在向重华(舜)陈述心中愤懑之后,屈原开始“周流上下”,“浮游求女”,到天上去寻求贤女,圣妃。但这些行动都以不遂其愿而告终。在最后一次的飞翔中,由于眷念宗国而再次流连不行。这些象征性的行为,显示了屈原在苦闷彷徨中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突出了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香草、美人: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九歌解题九歌共包括十一篇作品,依次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多数认为九为虚数,闻一多什么是九歌认为东皇太一是迎神曲,礼魂是送神曲,其中九篇为九歌。九歌相传是夏代乐歌,后遗落民间。民间在祭神时演唱和表演,屈原将其改编与加工,写成格调高雅的诗歌。根据所祭祀神灵不同,屈原共写有十一篇。王逸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九歌之神九歌中的诸神灵可分为三种类型: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神(太阳神)。地神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九歌各篇内容1、东皇太一:“东皇太一”为诸神中神位最高的神。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场古代祭礼的隆重场面。2、东君:“东君”为太阳的别称,亦为尊称。这是一首对太阳神的颂歌。全诗通过描写太阳神光明、正义的形象,揭示古代人民对这一自然现象特有的信仰及膜拜心理,表达了诗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及爱国情怀。3、大司命:大司命掌管人的寿夭之神。大司命威严、神秘、忠于职守、督察人的善恶、握有生杀大权的形象。,4、河伯:河伯即河水神。这首诗写一对水神情侣相聚出游,复又执手相别的场景,是河伯、洛神神话故事的一个片断。5、湘君与湘夫人:湘君和湘夫人可能为一首诗的前后两章,诗中出现的主人公,仅湘水女神湘夫人,表现她对湘君的思念。6、山鬼:本诗写的是山中女神的恋爱故事。全诗通过描写山鬼在追求爱情时的执着、自信及爱情受挫时的心理波折及苦恼,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苦恋者形象,描述了一个悱恻的爱情故事。7、少司命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辞。少司命是主管人间子嗣的神,使生命由幼至长不受伤害的保护神。因为是主管儿童的,所以称作“少司命”。诗男巫迎祭女神的祭祀之辞,以男女相慕来表达对神灵降临的向往。8、国殇:这是一首颂悼为国捐躯将士的诗。,九章解题九章包括九篇,依次为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1、惜诵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愤懑心情,内容略与离骚前半篇相似。2、涉江似是屈原自叙放逐江南的行迹,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黑暗混浊的现实的矛盾。3、哀郢大约是屈原听到秦将白起破郢之后,回忆起九年前,被流方时离开郢都的情景,想象着郢都被毁,人民离散的情景,抒写了诗人对破国亡家的哀思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4、抽思大概作于屈原被怀王疏远之时,希望怀王回心转意,而不为怀王所纳,抒发了诗人见疏于怀王之后的怫郁幽怨之情。5、怀沙为屈原自沉之前不久所作,说的是他不以穷困而改变他的节操,虽然小人蔽贤,世人也不了解自己,而思古人又不得见,决心准备以死来殉理想与信仰的决心。,6、思美人反映了诗人思念其君而不能自达,但又不愿改变自己从俗的心情。7、惜往日叙述自己曾经被楚怀王信任,楚国几乎可以兴盛起来,可是怀王不分忠邪,自己无辜被放逐,而秦国却天天在谋划向东侵略,楚亡国无日,恐怕自己再次受辱,因而想跳进深渊,以成全自己的忠诚。有人认为是屈原的绝命词,诗中表示了屈原必死的决心。8、桔颂表面是体物之赋,是后世辞赋的先声。通篇就桔的形象和特征作出拟人化的描写,并表达对橘的赞颂,其中橘可以看成是作者高洁人格和个性的缩影。通篇洋溢着愉快与积极的精神,不太可能是老年之作,可能是屈原任三闾大夫时所作,三闾大夫职责是教育皇家子弟,橘颂可能是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9、悲回风汪瑗楚辞集解:“此篇因秋夜愁不能寐,感回风之起,凋伤万物,而兰茝独芳,有似乎古之君子遭乱世而不变其志者,遂托为远游伤古之辞,以发泄其愤懑之情。,楚辞特点从风格而言,楚辞常用比兴手法,铺排夸饰,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与诗经比较而言,楚辞运用了新的比兴意象,扩大了比兴范围,并呈现出浪漫色彩。楚辞的产生受着楚地“巫歌”的影响,巫祭的歌舞,多描写人神恋爱,扮演诸神故事,充满原始宗教气氛和神话色彩。使得屈原的作品,也融入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主义色彩。2、就体式而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加长,句式也由以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采用散文化的句式,参差错落,不拘一格楚辞中句式最常见的是五字句和六字句,尤以六字句(“兮”字除外)更为普遍。以六言、七言为主的如九歌。句式的加长,不仅扩充了诗歌的内容,更适合于表达浓郁复杂的情感,便于诗人在作品中自由地抒情、叙事及写景,各种修辞手法也得以恰当的运用,实际上是使这一新体更接近口语,变得通俗化。,3、就语言来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成为区别于其他韵文体式的标尺。楚辞中方言词语大量涌现,黄伯思翼骚序:“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些、只、羌、谇、謇、纷、侘傺楚语也。”这些词都是楚地方言。另外,“兮”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也成为区别于其它韵文体式的标尺。难怪我们读楚辞有种异域色彩。4、象征手法的运用,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如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楚辞章句离骚经序)它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唐人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章碣东都望幸,都是这种以男女比喻的发展。,汉赋,赋之起源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灭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源于楚辞说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源于战国行人辞令说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序云: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1、廋辞国语晋语:“秦客廋辞于朝”,韦昭注曰:“廋,隐也,谓以隐伏谲诡之言问于朝也。”荀子礼: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2、战国时的纵横家的说辞枚乘的七发写楚元王太子辟非生病,吴客枚乘前往问候,赋大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各方面分析其病因,其中分析太子衣食住行,生活不节,多用排比对偶之句,近乎危言耸听,然而却议论风发,气势宏大,完全是纵横家游说进谏的做法。,第二部分从音乐、饮食、车马、游宴、田猎、观涛和谈论等七个方面,铺陈描写,逐层深入,耸其听闻,启其心智。终使太子“据几而起”,“涊然汗出,霍然病已”。总结: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辞并不是为了抒情言志而创作的,无论讽谏或歌颂,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或现实意图。为了达到游说进谏的目的,策士们必极尽游说进谏之能事,夸饰扬厉,铺张渲染,纵横捭阖,以耸动人主。而汉大赋的创作亦承战国游说进谏之风,并无二致。只是铺张夸饰过分,讽谏的目的反为之所隐,形成“劝百讽一”的特征。天子游猎赋“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於节俭,因以风谏”。班固的两都赋为反对迁都而作。张衡写两京赋讽戒朝野上下的奢侈之风。,赋的发展与演变1、以荀况与宋玉为代表的形成期。代表为荀子礼、智、云、蚕、箴,以及宋玉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2、以汉赋为代表的成熟期。骚体赋代表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与淮南王刘安招隐士。汉大赋代表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抒情小赋代表有: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蔡邕述行赋。3、以骈体赋为代表的繁荣期。骈赋,又称为俳赋,它的基本特点是属对精切,声调和谐,通篇以四字和六字句为基本句式,追求用典,文词华丽。这是赋于当时的骈文融合的结果。,赋的发展与演变4、以律赋、文赋为代表的发展期。律赋:又称试帖赋,唐宋时期为适应科举考试而产生的重视骈对与声律的赋体,其特点是对偶工整、音律谐协,字数、押韵有严格规定。一般于题目之外,另出数字为韵脚。如唐贞元十四年科举进士,以五色露赋为试题,并限定“率土康乐之应”为韵。文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而形成的新赋体。与骈赋、律赋注重俳偶和用韵的工稳精切不同,它虽不排斥偶对而多用散句,虽也讲用韵而较宽泛自由,状景写物,言志抒情之外,兼及议论和说理,还讲究作品的章法与气势,具有较明显的散文特征。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5、赋之衰微期明清。,赋的发展与演变4、以律赋、文赋为代表的发展期。律赋:又称试帖赋,唐宋时期为适应科举考试而产生的重视骈对与声律的赋体,其特点是对偶工整、音律谐协,字数、押韵有严格规定。一般于题目之外,另出数字为韵脚。如唐贞元十四年科举进士,以五色露赋为试题,并限定“率土康乐之应”为韵。文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而形成的新赋体。与骈赋、律赋注重俳偶和用韵的工稳精切不同,它虽不排斥偶对而多用散句,虽也讲用韵而较宽泛自由,状景写物,言志抒情之外,兼及议论和说理,还讲究作品的章法与气势,具有较明显的散文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训室教育培训
-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延安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印刷企业岗前培训
- 社区保密文件培训
- 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金融分析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催收外包服务行业销售模式及未来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矿山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商业模式与风险防控报告
- 公务用车管理培训课件
- 跨文化视野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字幕翻译探究
- 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2025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为父母设立居住权协议书
- 食材配送退换货方案
- 安宁疗护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