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细菌PPT参考幻灯片_第1页
其他细菌PPT参考幻灯片_第2页
其他细菌PPT参考幻灯片_第3页
其他细菌PPT参考幻灯片_第4页
其他细菌PPT参考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其他细菌,病原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姚佳,1,简称流感杆菌,在培养时必须加血液才能生长,故称嗜血杆菌。常见的呼吸道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引起小儿急性脑膜炎、鼻咽炎、中耳炎等化脓性感染。,第一节流感嗜血杆菌,2,名称由来,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曾误认为它是1889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直至1933年,发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3,(一)生物学特性,G-短小杆菌,长时间培养后有多形性;多数菌株有菌毛,有毒株有荚膜,4,巧克力血平板培养(血液加热以释放V因子)35,1824h培养形成微小(0.50.8mm)无色透明,不溶血,呈露滴样小菌落。,5,流感嗜血杆菌的V和X因子的依赖(营养琼脂),含V和X因子的无菌纸片,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流感嗜血杆菌生长的影响:“卫星现象”,7,1.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主要致病因子)菌毛:粘附、定植特殊的内毒素:脂寡糖(LOS)IgA蛋白酶:水解sIgA,降低粘膜局部免疫,(二)致病性和免疫性,8,2.致病特点,广泛地寄居于正常人呼吸道(机会致病)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主要通过脑膜炎和肺炎每年估计造成约300万人严重患病,并估计造成38.6万人死亡。几乎所有患者都是5岁以下儿童,年龄为4至18个月的儿童尤为脆弱(Hib为儿童化脓性脑炎最常见病原体),9,*原发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小儿多见化脓性脑膜炎、鼻咽炎、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的引起菌血症*继发感染:多是内源性感染,以成人多见。,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结核病,继发于,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3.所致疾病:,10,免疫性,体液免疫为主3个月内的婴儿由母体获得血清抗体成人隐形感染后主要作用抗体:1.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2.菌体外膜蛋白抗体,11,防治原则,预防:荚膜多糖疫苗,1岁半以上效果佳治疗:青霉素,氯霉素等。,12,*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患者咽喉部出现灰白色的假膜,假膜,第二节棒状杆菌,13,(一)生物学性状,G+,细长微曲,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美蓝或奈瑟染色,菌体两端或一端可见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鉴定意义。,1、形态与染色,Albert染色,奈瑟染色,14,含有凝固血清的吕氏培养基:细小、灰白色湿润、圆形突起的菌落。,2、培养特性,白喉杆菌在吕氏培养基上菌落,15,白喉棒状杆菌在亚碲酸钾血平板上菌落,16,在衣物、床单、儿童玩具等各种物品中生存数日至数周。在干燥的假膜中能存在3个月以上对湿热抵抗力不强,煮沸1min杀死。对消毒剂敏感,5%石炭酸1min、3%来苏儿10min均可将其杀死。对青霉素及多数广谱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不敏感。,3、抵抗力,17,(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白喉棒状杆菌侵入机体后,仅在咽喉,鼻腔等局部生长,产生白喉毒素入血而引起症状。白喉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此外还有索状因子和K抗原。,18,白喉杆菌,鼻咽喉,繁殖产生外毒素,局部炎症(假膜脱落)早期死亡,毒素入血,全身中毒症状,与易感组织C结合,致病过程,晚期死亡,19,2、所致疾病-白喉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经飞沫(主要)或污染临床表现:(早期)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引起局部症状(晚期)毒素入学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20,易感者1-5岁儿童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成人-隐性感染、疫苗六月以下婴儿-母乳,3、免疫性-抗毒素免疫,21,(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鼻咽试子,血液直接涂片镜检形态,异染颗粒,分离培养-吕氏血清斜面,亚碲酸钾平板毒力鉴定动物试验,Elek平板毒力实验,22,Elek平板毒力试验,原理:Elek平板毒力试验是一种体外的毒力测定方法。通过观察白喉抗毒素与白喉外毒素的双向琼脂扩散现象,判断所培养的白喉杆菌的产毒性,23,白喉杆菌菌苔,沉淀线(阳性),含白喉抗毒素滤纸片,Elek毒力实验结果,24,(四)防治原则,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白喉抗毒素(紧急预防)药物预防:如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25,治疗白喉抗毒素-早期使用、足量使用(注意皮试)抗毒素治疗同时使用抗生素,抑制白喉棒状杆菌生长。常用青霉素、红霉素,26,第三节百日咳鲍特菌,27,(一)生物学特性,卵圆形短小杆菌,0.51.50.20.5um无鞭毛、无芽胞有毒株有荚膜和菌毛革兰氏染色阴性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两极异染颗粒,28,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初次分离培养时需用马铃薯血液甘油琼脂培养基(即鲍金氏培养基)经3535天培养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色、不透明的菌落,周围有模糊的溶血环,29,生化反应弱本菌抵抗力弱。56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可致死亡。对多粘菌素、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易变异,从I相(S型,致病)IV相(R型,无毒),30,(二)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物质:1.百日咳毒素:主要致病物质,引起纤毛上皮细胞坏死,与阵发性痉挛有关2.其他致病物质:腺苷酸环化酶毒素;气管细胞毒素;皮肤坏死毒素;红细胞凝集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早期病人,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儿童(幼龄尤其),31,致病过程:发病早期(卡他期)仅有轻度咳嗽,细菌此时在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大量繁殖并随飞沫排出,传染性最大。,32,2.12周后出现阵发痉挛性咳嗽(痉挛期),这时细菌释放毒素,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失调,大量粘稠分泌物不能排出,刺激粘膜中的感受器产生强烈痉咳,形成的粘液栓子还能堵塞小支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紫绀。,33,3.46周后逐渐转入恢复期,阵咳减轻,趋向痊愈,但有110%病人易继发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的感染。,34,百日咳病儿,35,免疫性,感染百日咳后可出现多种特异性抗体,免疫力较为持久。仅少数病人可再次感染,由于体内有抗毒素抗体,再发的病情亦较轻。粘膜局部的slgA具有阻止细菌粘附气管粘膜细胞的作用,其抗感染作用比血清中的抗体更重要。,36,(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鼻咽拭子(初期)、痰(痉挛期)检查:以分离培养为主(鲍金氏培养基),(四)防治原则,预防:对3-5月儿童接种DPT进行主动免疫治疗:早发现,早隔离;治疗首选红霉素,37,第四节嗜肺军团菌,1976年7月于美国费城召开的退伍军人协会会议上,爆发了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参会人员中221人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128人病重,34人死亡1977年1月于死者肺组织中分离出一种新的革兰阴性杆菌,1978年正式命名为嗜肺军团菌。,38,事后调查显示该细菌在参会酒店的中央空调冷凝水中大量存在,通过空调送风被人吸入呼吸道致病。2008年8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一市内的医院和宾馆中央空调冷凝水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如下:,“城市文明病”,39,(一)生物学特性,形态与染色G-杆菌,常规染色不易着色Giemsa染色:呈红色镀银染色:呈黑褐色,40,*单鞭毛,有微荚膜和菌毛,无芽胞,*在组织中呈短杆状,人工培养基上呈多形态性,41,培养特性,专性需氧最适温度35,最适PH6.9-7.0营养要求高,培养基中须有半胱氨酸和铁,35天形成灰白色菌落,BCYE培养基,42,3.生化反应,氧化酶实验与触酶实验阳性不能分解糖类或者尿素不抗酸,抗酸染色阴性,4.抗原和分型,主要有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根据O抗原分15个血清型,我国1-6型,43,5.抵抗力,在自然界可长期存活,尤其水中,在蒸馏水中可存活100天以上,污水中可存活一年对一般消毒剂、干燥、紫外线敏感对酸抵抗力强,PH2.0盐酸中可存活30min,对氯有抵抗力,自来水中可存活。可利用此特点处理标本,提高阳检率,44,1.致病物质:,微荚膜,菌毛,毒素:细胞毒素,多种酶:磷酸酯酶,(二)致病性和免疫性,45,*传播途径:,*临床类型:,2.所致疾病:军团菌病,1)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2)中央空调冷却塔用水污染军团菌而导致感染,夏秋多发,1)流感样型(轻症型)2)肺炎型(重症型)3)肺外感染,46,免疫性,嗜肺军团菌为兼性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在抗感染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对未进入胞内的细菌主要依靠体液免疫清除,抗体和补体起主要作用。,47,(三)防治原则,目前尚无嗜肺军团菌特异性疫苗。加强水源管理及人工输水管道和设施的消毒处理,防止军团菌造成空气和水源的污染,是预防军团菌病扩散的重要措施。治疗可首选红霉素,亦可选用螺旋霉素、和利福平等药物。,48,第五节、弯曲菌属,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细菌是一类微需氧、不分解糖类、氧化酶阳性、菌体弯曲呈逗点状、S型或螺旋状、有动力的革兰氏阴性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前者是人类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后者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49,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x0.20.8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有荚膜,不形成芽胞。革兰氏阴性。,图注:空肠弯曲菌的两端单鞭毛()负染,21000,50,(二)培养特性为微需氧菌,在含5%氧和10%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3742。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本菌营养要求高,需加入血液、血清才能生长,51,(三)生化反应空肠弯曲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吲哚实验阴性。马尿酸盐水解实验,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实验为阳性。,52,(四)抵抗力和抗原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消毒剂所杀灭,565min即杀死。对氧,化学消毒剂均敏感,常规抗生素敏感。但4下可常时间存活主要有O和H抗原,根据O抗原将其分42型,53,(二)致病性,常居动物肠道(禽类)内,人群普遍易感粪口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