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1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2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3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4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ECONOMICSOFMONEYANDFINANCE,主讲人:,.,学习要求,掌握关于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金融、利息及利率、外汇及汇率等这些最基本的金融理论范畴;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架构,把握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和各类金融机构运作的基本特点;正确理解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全面掌握宏观金融,即货币对内、对外均衡和环绕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相关政策观点。,.,参考教材,凌江怀,金融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曹龙骐,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武康平,现代货币银行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姚遂,中国金融史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FredericS.Mishkin,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s(F.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融学目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第三章利息与利率第四章外汇与汇率第五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第七章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八章中央银行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一章货币政策,.,金融学概述,一、金融学体系的五大部分货币、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二、金融的四个核心原则(一)时间具有价值(二)风险需要补偿(三)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四)市场决定价格、配置资源,.,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目录,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本质第二节货币的职能第三节货币的定义及形式第四节货币制度,.,本章为金融学的基础。重点掌握和理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把握其演变规律,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历史演变、货币层次的划分等问题,为金融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章要点,.,.,.,金钱是个好士兵,有了它就可以使人勇气百倍。威廉莎士比亚我们手里的金钱,是我们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让雅克卢梭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货币表达我们的欲望和财产。英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经济学意义的货币,指在商品和劳务支付及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社会分工,交换效率与两个双重巧合问题:需求的双重巧合时间的双重巧合,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交换发展过程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简单价值形态,.,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态,1只绵羊=两把斧子,.,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态,2把斧子1只绵羊=80斤粮食60尺布,.,一般价值形态,2把斧子80斤粮食60尺布1克黄金,=1只绵羊,.,货币价值形态,两把斧子1只绵羊80斤粮食60尺布,=1克黄金,.,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解决了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拓展了交易的地域。,.,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当代不兑现货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本身不是商品,不具有价值,因而已不是商品的等价物,仅起价值尺度的作用。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一、交易媒介指货币被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借助交易媒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率。Eg:易货经济下,需要满足需求的双重吻合。需求的双重吻合是指人们必须找到拥有它们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人,同时这个人还需要他们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货币经济下,货币是经济的润滑剂。一种商品要有效充当交易媒介,必须满足以下标准:(1)易于标准化和确定价值;(2)普遍接受;(3)易于分割以便于找零;(4)易于携带;(5)不易变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货币:shells贝壳,tobacco烟草,whiskey威士忌,cigarettes香烟,第二节货币的功能,二、记账单位指被用来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便于衡量和比较商品价格。Eg:易货经济下,1045,1004950;1000499500三、价值储藏是将购买力从获得收入之日起储藏到支出之日。(1)货币并非唯一的价值储藏手段。(2)选择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源于它的流动性。(3)货币的储藏价值是由物价水平确定的。,2008年,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以印制大量新钞来填补财政赤字,结果导致严重的币值急贬,官方当年公布的最高年通涨率是2200000%。,.,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源于信用交易。所谓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或者其他经济活动中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用契约关系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自己的本金能够回流和增值的价值运动,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包括实物信用(让渡实物使用权)和货币信用(让渡货币使用权)。如:赊销、预付款、偿还贷款、支付利息、支付工资、缴纳税金。注:如何区别交易媒介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主要区别是商品劳务的交易行为与货币支付的行为时间上有无间隔。如果两者同时发生,货币充当交易媒介,如果两者有间隔,出现单方向运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1、推动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重要性已超过交易媒介手段。2、造成买卖脱节,加大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补充: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说,马克思认为,典型的货币黄金具有五个职能,即价值尺度(UnitofAccount)、流通手段(MediumofExchange)、储藏手段(StoreofValue)、支付手段(RepaymentofDebt)和世界货币(InternationalMoney)。,.,(一)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特点: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作用: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定价价格: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即价值的货币表现。,.,(二)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货币出现前,商品交换采取物物直接交换形式。WW货币产生以后,(WG),然后(GW)。货币充当交换活动的媒介物。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三)贮藏手段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特点:货币产生至今,其形式已发生了不少变化,从实物货币发展到现在的信用货币;货币储藏的形式也在变化,从足值货币金银的形式储藏到当今信用货币价值符号的替身作为价值储藏的典型形态。作用: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蓄水池功能),.,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假设社会上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含的价值量与一枚金币内含的黄金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一枚货币在一年只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币。反证: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以金属条块的形式保持价值。假设发行了9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高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会将原先收藏起来的金币或金属条块重新投入流通。,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蓄水池功能分析,.,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货币否存在蓄水池功能,WHY?,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有名义价值。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降(通货膨胀)都只会促使人们加速出让自己手中的货币,货币数量不是减少反而是增加;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通货紧缩)都只会促使人们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数量不是增加反而是减少。“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四)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发展:扩展到商品流通之外,改变了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量。,.,分析的出发点:二者的区别在于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间隔。流通手段下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商品让渡与货币回流之间不存在时间间隔;支付手段下商品让渡和货币回流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在现行工资制度下,无论是月工资制度还是周工资制度,劳动是每天每时每秒进行的,而工资只在某一天发放,因此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而非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工资的发放中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还是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特点:必须脱掉原来的“民族服装”,还原成金银的本来面目。作用: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社会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五)世界货币,.,总结:货币职能的逻辑顺序,货币最早具有的职能两种基本职能,世界货币,前四种职能在国内商品流通中得到了充分发展,才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职能。,支付手段,商品赊销交易,货币不再执行流通手段,只是到约定付款日期才被用于清偿债务。,贮藏手段,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退出流通领域作贮藏备用。,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过程中作交换媒介,商品流通前,先由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价值.,.,下列语句分别描述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这个人很有钱。,贮藏手段,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支付手段,张三每个月偿还银行房贷2000元。,支付手段,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流通手段,王五今天在齐商银行存入了2万元。,贮藏手段,物价上涨了,钱毛了。,价值尺度,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价值尺度,.,第三节货币的定义及形式,一、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具有普遍可接受性而作为购买手段并能清偿债务的支付工具。马克思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通货流通中的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yourmoneyoryourlife”?货币包括通货,但还包括支票存款、储蓄存款等内容。2、财富用于价值储藏的各种财产总和。“Joeisrichandhehasalotofmoney”财富包括货币,但还包括债券、股票、家具、车、房等。3、收入每单位时间内收益的流量。“Shehasagoodjobandearnsalotofmoney”货币是一存量概念。,财富、收入和通货,“钱”,.,支付体系的演变,也是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1.商品货币2.代用货币3.不兑现货币4.支票5.电子货币,二、支付体系的演变,1.商品货币它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1)内涵:商品货币是指由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2)特点:兼具商品和货币的双重身份。商品货币是以货币商品本身的价值为基础的。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名义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实际价值)相等,又称足值货币。3)形式:实物货币(如粮食、布、牲畜、贝壳)和金属货币(铁币、铜币、银币和金币)4)缺点:携带不方便贵金属供应有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量的需要。,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战国齐刀币,宋子三孔币,郢囗和卢金,“三晋”布币,铜贝币,王莽货币,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最初各国的铸币有各式各样的形式,但后来都逐步过渡到圆形,因为圆形最便于携带且不易磨损。,北宋1203年四川出现交子,南宋、明朝大规模流通,贵金属货币金银,特征:普遍可接受性价值稳定性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不易磨损和氧化均质性和可分性,.,2.代用货币1)内涵: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且可以兑换成足值的金属货币。它的形态有国家铸造的不足值的铸币、政府或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等。银行券是为了解决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和银行现金不能满足商业票据持有人贴现需求的矛盾而产生的,它主要是通过银行贴现商品票据而发行到流通中去的。2)特点:代替金银币执行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功能,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与金属货币同时流通,可以自由地向发行单位兑换金属货币,有100%金属货币作保证。3)出现的理由:作为交换媒介,人们关心的是借助于它能否换到价值相当的商品,而不是货币本身,只要人们乐于接受,货币就完全可以用价值较低的商品甚至没有价值的符号去代替。3)优点:降低流通费用,银行券的销毁与印制成本比金属货币的熔化与铸造成本要低.携带方便不用称量和鉴别成色,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3.不兑现货币1)含义不兑现纸币指政府宣布纸币为法定偿还货币,而不能兑换为贵金属。纸币是指国家发行的强制通用的价值符号。2)银行券与纸币的关系银行券和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在于:A.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发行的。B.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行券则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C.纸币不能兑现贵金属,而银行券可以兑现贵金属。D.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但是银行券不贬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银行券的发行量要以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为依据;二是银行券必须能随时兑换贵金属货币,即银行券要有信用和黄金双重保证。3)特点其接受程度取决于发行当局的信誉和防伪技术。属于法律安排,可以变更。4)缺点易被盗窃,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却不能规定其实际购买力,最初的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发行,19世纪中叶以后,银行券的发行逐渐由中央银行垄断并受到国家政权控制,并且不能兑换。这样银行券就成为纸币,即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政权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4.支票1)含义:向开户行发出的支付指令,要求开户行将货币从该账户转移到存入该支票的人的账户中。2)种类: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转帐支票只能用于转账。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但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为划线支票,只能用于转账,委托银行代理收款,不能支取现金。,4.支票(续)3)优点: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大额交易更容易降低失窃的损失4)缺点:运送支票需要时间。转账支票资金使用需要时间。支票处理的纸张成本高。,5.电子货币1)定义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是一种表示现金的加密序列数,用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2)形式第一种:将货币价值保存在物理卡片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A.借记卡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借记卡是一种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购物消费等功能的信用工具,帐户内的金额按活期存款计付利息。B.储值卡发卡银行或者其他经中央人民银行认可有权发卡的企业单位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此类卡面值固定,一般不能续存金额,使用完后就丢弃,具有不记名、不挂失、不计利息等特点。第二种: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现代社会中的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普通)对大量小额的交易。缺点:现金容易被偷窃,携带运送不方便。,支票(见票即付的债务凭证):是个人或单位在其支票帐户上的存款余额,而非支票本身缺点:支票处理需要费用,有时滞。,信用卡:先消费后付款,是消费信贷。借记卡:是一种转账卡,不提供信用。,电子资金转账系统:高速、便捷、以前主要用于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现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网上银行,信用卡。,.,.,存款的种类:活期存款:又称支票账户,指客户在银行开立账户后,存入银行账户的不约定存款期限、提款条件,随时可以存取,按结息期计算利息,可灵活使用的存款。其存取主要通过现金或转账办理。定期存款:指那些具有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储蓄存款:这主要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之需所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一般不能据此签发支票,支用时只能提取现金或先转入存户的活期存款账户。它可以进一步分为活期和定期两大类。,三、货币层次的划分,.,银行券属于(),A.实物货币B.商品货币C.金属货币D.信用货币,.,(一)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因,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有科学的口径。处于不同层次的货币,货币性不同。(货币性就是指一项资产执行货币的职能的高低)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有利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策的操作。,.,(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各国的具体划分,1、划分依据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共同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货币与商品的转换能力、货币之间的相互转换的能力(方便程度与损失程度)由于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高,可以直接用现金和活期存款支票购买你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所以在统计上它们是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们不能直接用作交换的媒介,更多的是发挥着价值储藏的功能,它们只是准货币。,.,2、具体划分,(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般把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2)美国货币层次划分,M1=通货+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M3=M2+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L=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2001年6月货币供给层次的调整: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交易保证金类似活期储蓄)。,(3)我国货币层次划分,.,我国货币供应量(2005年1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2006年1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2007年1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2008年1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2009年12月),.,我国货币供应量(2010年12月),.,20002010年中国各层次货币供给统计单位::亿元,.,1978,年,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0等于(),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将下列资产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列:,a.支票账户存款;b.房屋;c.通货;d.洗衣机;e.储蓄存款;f.普通股,.,第四节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币制):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一)确定本位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货币材料是规定用何种材料充当本位货币的币材,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单位:本位货币的最小单位为基本货币单位,如美元,英镑,欧元。,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本位货币(StandardMoney)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一致。自由铸造,自行熔化。在当代纸币本位币下,纸币是流通中商品的价值符号,垄断发行。,.,辅币(FractionalMoney)(1)含义: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2)特点: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3)有限法偿货币:只能在一定数额内使用(4)垄断铸造,.,(二)确定货币的制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属本位币下货币的铸造方式:(1)自由铸造:任何公民都有权利把法律确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铸币厂铸成货币,或把货币熔化成金属,即把铸币和金属自由转化。(2)垄断铸造:铸币权由国家垄断。此时有不足值货币,即名义价值实际价值。在纸币本位币下,纸币由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三)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金本位制下准备制度的作用: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纸币本位币下,准备制度的作用仅仅限于第一条。,准备制度:即规定如何建立货币发行的准备金,以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金本位制下的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作为金准备的黄金必须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黄金储备由中央银行或国库掌握。,.,二、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SilverStandard)金银复本位制(BimetallicStandard)金本位制(GoldStandard):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CreditMoneyStandard),.,(一)银本位制(中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文艺复兴)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基本特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和其他各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币;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中世纪时,黄金与白银的比价大概为1:10到1:13,到19世纪中叶(公元18511855年),下跌到1:15.41,1898年下跌为1:35.03,到20世纪初,下跌到1:39.74。,.,(二)金银复本位制(16C18C)是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货币的金属货币制度。基本特征:金、银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两种本位货币都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金、银两种本位货币都有无限的法定偿付能力;辅币和其他各种货币都可以自由兑换金、银两种本位货币;金、银都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复本位制的三种类型,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完全由金银的市场比价确定,国家不规定金银的法定比价。缺点在于:商品具有金币和银币的双重价格,金币和银币价格波动导致市场价格的经常波动。,双本位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铸币之间的法定比价,两者的交换比率不再受市场上金银价格的波动影响。但是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跛行本位制:金银都是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限制每次的支付额,只有金币能自由铸造,两者有法定比价。向金币本位制过渡的制度。,.,劣币驱良币规律,含义: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劣币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良币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举例:假定金币与银币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6。假设持有15枚银币,可以要求政府兑换成1枚金币,然后将金币熔化为金块,将金块在市场上卖出,得到可以铸造16枚银币的银子,将之铸造成16枚银币,15枚用于弥补原有投资,获得了1枚银币的收益。由于金币的价值被低估,其实际价值高于其名义价值,故称金币为良币,由于银币的价值被高估,其名义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故称银币为劣币,因此称这种现象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拓展: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况良币驱劣币: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货币赖以流通的基础是信誉或评价,因此判断货币良、劣的标准不再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对比,而是人们的评价或货币的信誉;另一方面,不再存在政府的兑换保证。因此,人们在流通中更愿意持有和使用良币,劣币将退出流通。货币替代(MonetarySubstitution)与美元化(Dollarization,拉美国家)问题:外币在价值贮藏手段方面替代本币,甚至在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方面替代本币。,.,(三)金本位制(Goldstandardsystem),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典型形式:金币本位。1816年英国最先宣布,在1821年正式开始,黄金时代为18211914年,1880年普遍确立。,.,1、货币单位规定为一定量的黄金,以金币为本位货币;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3、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5、国家的金属准备全部是黄金。,金币本位制是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金块本位制(Goldbullionstan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