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六五普法经验总结_第1页
区六五普法经验总结_第2页
区六五普法经验总结_第3页
区六五普法经验总结_第4页
区六五普法经验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六五普法经验总结 “六五 ”普法期间, *区坚持创新驱动,激发 “普法细胞 ”活力,推动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出了一条契合区情实际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路子,为全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2014年, *区荣获 “全国 六五 普法中期先进区 ”称号,在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发布会上被评为 “中国十佳法治化建设城区 ”, 2015年获评 *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6年被评为全国 “六五 ”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主要经验总结如 下: 一、坚持制度化,夯实组织保障基础 坚持 “四个到位 ”,保证普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发挥好组织保障的引擎驱动效能。领导重视到位,成立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并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普法工作问题,制定 *区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一流法治城区的发展战略目标;机制保障到位,建立普法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细化普法评价标准并纳入法治政府考核标准,将普法工作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地方和部门政绩考核内容,从 “法治 手,解决普法动力不足问题。实行绩效管理,把普法工作情况纳入区政府公共服务白 皮书,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表,有效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 ”责任制;人员保障到位,组建四支普法队伍,包括 55人的专职普法员、 69人的普法讲师团、 106人的公益律师服务团和 1500多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费保障到位,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普法经费纳入本机政府年度预算,专款专用并逐年提高,五年来,累计投普法工作专项经费约 3000余万元。 二、坚持分类指导,实现重点对象普法精准化 将普法重心从 “广撒网 ”转变为 “精聚焦 ”,根据普法对象的职业、年龄、知识层次、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等因素调整普法内容,开 展多样式法治宣传活动,实现精准普法,提高普法效能。 (一)抓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规范化 建立六项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规定每年安排法律学习不少于4次;法律培训制度,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各级党校 (院校 )领导干部培训进修班的教学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自学法律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 *干部在线平台自学法律知识,处级干部参加法律学习不少于 50个学时,科级及以下干部不少于 80个学时;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要求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在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法律咨询和论证;抓好两项考核:实行 新提拔处级干部法律知识以及任职廉政法规知识考核制度,把通过 “考法、考廉 ”关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必须跨越的一道硬杠杠,在试用期内未通过考试的,一律不予正式任职;平时学分考核,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将领导干部上网学习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实名制,规定每年学习时间,并将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多种形式促学法: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集体学法、网上 “菜单式 ”自选法律培训及网上在线考试、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巡回讲座、 “一把手 ”讲法制课、定期编制新法速递供领导干部阅读学习,组织参 观 *看守所廉政教育基地、送反腐倡廉建设展板进机关等活动。每年参加法律考试人数 8100多人次,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覆盖率达到 100%。 (二)抓源头,青少年学法普及化 建机制、搭网络,强合力。成立 *区教育系统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 *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包括公安、司法、教育、交通、消防、文化等部门单位的联合行动机制;成立家长联合会,完善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 ”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强化普法合力。建场馆、创亮点,点面铺开。建青少年法治教育馆,系统性、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法 治教育;打造南联学校 “三小 ”队伍、四联小学 “品法 ”园地、南约小学 “幸福教育 ”等普法亮点,打造特色校园普法精品。以点带面,召开青少年法治教育观摩会,大力推广法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发展。多面结合,趣味引导。采取专题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的法治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拓宽渠道,组织开展 “十个一 ”法治教育、 “少年警队 ”、 “法律伴我成长 ”、中小学生 “崇德守法 ”书画展比赛、普法版画比赛、法治动漫创作比赛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普法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吸引力,增强普 法效果 (三)抓实效,社区基层学法多样化 注重基础,把好硬件关。将社区法律图书室、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纳入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确保每个社区都有专门的普法场所。现在全区 111个社区都有法律图书室,建有法治文化广场10个,法治公园 5个,法治文化长廊 9个;注重规范,把好制度关。每个社区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委员会,细分社区普法任务,配备普法联络员,建立统一的法治宣传工作制度,推行定期开展法治宣传制度,要求在每个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突出惠民,把好服务关。整合资源,提供 “家门口 ”的法律服务。联合普法 讲师团、驻社区的律师、社区专职调解员、综管员等队伍,设立法律服务站,开展 “送法进社区 ”、 “平安学堂 ”进社区、法治文化图片巡回展览、百场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普法宣传和服务,初步探索形成了 “定期服务 ”、 “专题服务 ”、 “专家会诊 ”等服务方式。做好法治专题培训服务,夯实基层法治基础。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对 “两委 ”干部开展宪法、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民主自治,维护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四)抓和谐,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学法常态化 . 建企业法律宣传平台 。以 “法律援助进企业 ”和 “人民调解组织进企业 ”为契机,通过 “援普一体 ”、 “调普同步 ”的模式,借助法律援助点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平台,建立对接机制,为员工提供便利的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探索双赢普法模式。坚持普法服务与企业对接,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普法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法治宣传专栏和法律图书室。积极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中小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及时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防范合同风险,处理法律纠纷,促进企业顺利发展,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企业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创新形式,多途径开展法治宣传。通过举办 “法律夜校 ”、送法律资料、发放便民服务卡、赠送学法用法的 “百宝袋 ”、送法治电影、区企业青工“学法用法 ”大比拼活动和举办法治文艺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权益保护等法治宣传教育及服务。同时建立网络、微信、 席信箱及区级 12351职工服务热线 “五位一体 ”的劳动关系信息报告体系,多途径、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 三、坚持创新引领,促法治文化大发展 (一)项目推进,实现法治宣传基地化 实行 “领域 +基地 ”的形式,整合资源,在重要领域和行业推行 “一领域一基地 ”的普法育民工程项目,建特色普法基地。目前 *区已建成涵盖领 导干部、青少年、来深建设者、社区居民、交通安全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具体如图所示: 图略 (二)创新引领,建全媒体普法体系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拓宽普法 “云空间 ”,打造具有 *特色的全媒体的普法品牌。建互联网普法服务平台。在 “法治 *”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并组织律师在线免费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难问题。目前,“法治 *”网站浏览量约 40万人次,宣传报道 *区各类法治信约 20000条,登载 *区法治建设信息约 8000条,在线为网友解答各类法律问题 3200余次。运用新媒体开展 “微普法 ”。开通了 “*发布 ”、 “法在身边 ”、 “*警营 ”“法润 *”等政务普法微博、微信共 167个,第一时间发布执法情况、法律知识、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图文播报等信息,提供掌上法律服务;拍摄红灯、白色火焰、有矛盾找调解、真实的疼痛等普法微电影,发挥微电影的 “大普法 ”作用。传统普法元素多面结合。传统媒体深度宣传,报刊、杂志、广播上开设普法专栏、专版、专刊,其中 *侨报 “普法天地 ”栏目,共刊载各种法律条文、案例、律师点评 1000多期; *广播电台星光 在身边 ”栏目共直播节目 960多期。探索 “电影放映 +映前普 法 ”*特色普法模式。 2011年以来,开展公益电影映前普法宣传活动 23800多场次,观众超过 1200万人次。流动载体成风景,利用 282台红色出租小汽车、 98台城际公交和 43台长途车辆作为流动普法载体,覆盖人群达300万人,成为 *一道流动靓丽的法治风景线。 (三)多元融合,促法治文化多核发展 多角度开展法治文化研究。举办 “我为 *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征文活动,法治宣传教育成果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调查等从法治基础、传播形式、建设状况、提升的空间和途径等角度开展法治文化研究工作,为今后开展好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多文化融合建法治文化 “生活圈 ”。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节假日文化等融合起来以广场、街区、公园为依托融入法律格言、法治神兽、古代法家思想等法治文化元素,因地制宜地建设法治雕塑、法治灯箱、法治长廊等集休闲、娱乐、学法为一体的法治文化公园和广场,建成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130个 ,为广大市民打造集休闲、娱乐、学法为一体的法治文化 “生活圈 ”。多形式开展法治文化实践活动。举办 “*法治大讲堂 ”,开展法治主题公益讲座,通过一场场法治盛宴,根植法治文化的树苗,成为我区宣传法治文化的品牌名片。广泛性开展提升市民的法治素 养巡回法治宣传、公益广告语征集、创作普法样板戏、普法快板等法治文化活动,厚植法治理念。 四、坚持普治并举,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 推出 *市 *区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工作实施方案,把建设一流法治城区作为战略目标。率先制定全国首张权责清单,优化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社会事件的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机制。出台 *区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管理暂行规定,保证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完善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不断扩大政府信 息公开渠道。 (二)扎实开展区域法治创建工作 专门召开了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工作会议,通过法治 *创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将法治城区创建工作按条块分为七个行业,出台 *区党群系统 “法治 *”创建工作考评办法等 8个创建评估办法。法治学校、法治医院、法治街道、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取得较大进展。全区共有机关 35个机关单位、 7个街道、 102个社区、 150所学校、 21个医院、 11个企业,共 326个单位参与到法治创建的工作中并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基本实现了法治创建工作全覆盖,其中 38家在 2015年被评为 *区 法治城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三)大力推进公正司法 积极推进法院审判权、检察院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全面完成法官、检察官职业化改革,建立以主审法官和合议庭为核心的审判运行机制,规范了自由裁量权行使,督促健全阳光司法工作机制;推行 “审判、检察开放日 ”活动,深化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落实生效司法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进一步完善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实现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的统一。 五、坚持需求为导向,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发展 (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以 服务网格为基础,整合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律师、公证等各项法律服务资源,依托全区司法行政信息系统,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提供育民、便民、和民、惠民、安民 “一站式 ”的法律服务,实现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全流程、全天候、全地域同步开展。 (二)构建法律援助 “半小时便民服务圈 ” 启用 *区法律援助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群众的来电来访、法援案件受理、登记、指派、审批实现全区 “一网通 ”;开辟法律援助 “快速通道 ”,对情况紧急的案件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材料、手续;建立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 8个、社区和工业区(企业)法律援助联络点 219个;针对看守所仓内犯罪嫌疑人申请法律援助,专门制定了法律援助申请对接机制,进一步畅通了在押嫌疑人员的法律援助申请渠道。 (三)公益普法服务有声有色 *区不断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普法的新路子,积极培育公益普法组织,壮大公益普法队伍,吸收各类人才参与到普法服务中。招募 118名志愿律师,建立公益律师服务团,提供普法宣传及法律服务,传播法律知识、排解群众纠纷、化解群诉群访、提供法律援助及代理公益诉讼;培育校园法律志愿者公益组织,围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减少校园暴力、根 植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等主题开展系列校园普法活动;整合律师、法官、检察官、人民调解员、楼栋长等专兼结合的普法力量,开展 “三员两师进社区 ”系列普法活动;成立天安法律公共联盟,举办系列公益讲座,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指导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区六五普法经验总结 “六五 ”普法期间, *区坚持创新驱动,激发 “普法细胞 ”活力,推动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出了一条契合区情实际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路子,为全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2014年, *区荣获 “全国 六五 普法中期先进区 ”称号,在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发布会上被评为 “中国十佳法治化建设城区 ”, 2015年获评 *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6年被评为全国 “六五 ”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一、坚持制度化,夯实组织保障基础 坚持 “四个到位 ”,保证普法工作制度 化、规范化开展,发挥好组织保障的引擎驱动效能。领导重视到位,成立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并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普法工作问题,制定 *区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一流法治城区的发展战略目标;机制保障到位,建立普法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细化普法评价标准并纳入法治政府考核标准,将普法工作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地方和部门政绩考核内容,从 “法治 手,解决普法动力不足问题。实行绩效管理,把普法工作情况纳入区政府公共服务白皮书,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表,有效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 ”责任制;人员保障到位,组建四支普法队伍,包括 55人的专职普法员、 69人的普法讲师团、 106人的公益律师服务团和 1500多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经费保障到位,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普法经费纳入本机政府年度预算,专款专用并逐年提高,五年来,累计投普法工作专项经费约 3000余万元。 二、坚持分类指导,实现重点对象普法精准化 将普法重心从 “广撒网 ”转变为 “精聚焦 ”,根据普法对象的职业、年龄、知识层次、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等因素调整普法内容,开展多样式法治宣传活动,实现精准普法,提高普法效能。 (一)抓关键少数,领导 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规范化 建立六项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规定每年安排法律学习不少于4次;法律培训制度,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各级党校 (院校 )领导干部培训进修班的教学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自学法律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 *干部在线平台自学法律知识,处级干部参加法律学习不少于 50个学时,科级及以下干部不少于 80个学时;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要求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在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法律咨询和论证;抓好两项考核:实行新提拔处级干部法律知识以及任职廉政法规知识考核制度,把通过 “考法、考廉 ”关 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必须跨越的一道硬杠杠,在试用期内未通过考试的,一律不予正式任职;平时学分考核,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将领导干部上网学习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实名制,规定每年学习时间,并将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多种形式促学法: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集体学法、网上 “菜单式 ”自选法律培训及网上在线考试、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巡回讲座、 “一把手 ”讲法制课、定期编制新法速递供领导干部阅读学习,组织参观 *看守所廉政教育基地、送反腐倡廉建设展板进机关等活动。每年参加法律考试 人数 8100多人次,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覆盖率达到 100%。 (二)抓源头,青少年学法普及化 建机制、搭网络,强合力。成立 *区教育系统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 *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包括公安、司法、教育、交通、消防、文化等部门单位的联合行动机制;成立家长联合会,完善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 ”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强化普法合力。建场馆、创亮点,点面铺开。建青少年法治教育馆,系统性、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打造南联学校 “三小 ”队伍、四联小学 “品法 ”园地、南约小学 “幸福教育 ”等普法亮点,打造特色校园普法精品。以点带面,召开青少年法治教育观摩会,大力推广法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发展。多面结合,趣味引导。采取专题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的法治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拓宽渠道,组织开展 “十个一 ”法治教育、 “少年警队 ”、 “法律伴我成长 ”、中小学生 “崇德守法 ”书画展比赛、普法版画比赛、法治动漫创作比赛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普法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吸引力,增强普法效果 (三)抓实效,社区基层学法多样化 注重基础,把好硬件关。将社区法律 图书室、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纳入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确保每个社区都有专门的普法场所。现在全区 111个社区都有法律图书室,建有法治文化广场10个,法治公园 5个,法治文化长廊 9个;注重规范,把好制度关。每个社区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委员会,细分社区普法任务,配备普法联络员,建立统一的法治宣传工作制度,推行定期开展法治宣传制度,要求在每个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突出惠民,把好服务关。整合资源,提供 “家门口 ”的法律服务。联合普法讲师团、驻社区的律师、社区专职调解员、综管员等队伍,设立法律服务站,开展 “送法进社区 ”、 “平安学堂 ”进社区、法治文化图片巡回展览、百场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普法宣传和服务,初步探索形成了 “定期服务 ”、 “专题服务 ”、 “专家会诊 ”等服务方式。做好法治专题培训服务,夯实基层法治基础。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对 “两委 ”干部开展宪法、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民主自治,维护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四)抓和谐,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学法常态化 . 建企业法律宣传平台。以 “法律援助进企业 ”和 “人民调解组织进企业 ”为契机,通过 “援普一体 ”、 “调普同步 ”的模式,借助法律援助点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平台,建立对接机制,为员工提供便利的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探索双赢普法模式。坚持普法服务与企业对接,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普法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法治宣传专栏和法律图书室。积极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中小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及时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防范合同风险,处理法律纠纷,促进企业顺利发展,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企业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创新形式,多途径开展法治宣传。通过举办 “法律夜校 ”、送法律资料、发放便民服务卡、赠送学法用法的 “百宝袋 ”、送法治电影、区企 业青工“学法用法 ”大比拼活动和举办法治文艺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权益保护等法治宣传教育及服务。同时建立网络、微信、 席信箱及区级 12351职工服务热线 “五位一体 ”的劳动关系信息报告体系,多途径、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 三、坚持创新引领,促法治文化大发展 (一)项目推进,实现法治宣传基地化 实行 “领域 +基地 ”的形式,整合资源,在重要领域和行业推行 “一领域一基地 ”的普法育民工程项目,建特色普法基地。目前 *区已建成涵盖领导干部、青少年、来深建设者、社区居民、交通安全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具体 如图所示: 图略 (二)创新引领,建全媒体普法体系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拓宽普法 “云空间 ”,打造具有 *特色的全媒体的普法品牌。建互联网普法服务平台。在 “法治 *”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并组织律师在线免费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难问题。目前,“法治 *”网站浏览量约 40万人次,宣传报道 *区各类法治信约 20000条,登载 *区法治建设信息约 8000条,在线为网友解答各类法律问题 3200余次。运用新媒体开展 “微普法 ”。开通了 “*发布 ”、 “法在身边 ”、 “*警营 ”“法润 *”等政务普法微博、微信共 167个 ,第一时间发布执法情况、法律知识、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图文播报等信息,提供掌上法律服务;拍摄红灯、白色火焰、有矛盾找调解、真实的疼痛等普法微电影,发挥微电影的 “大普法 ”作用。传统普法元素多面结合。传统媒体深度宣传,报刊、杂志、广播上开设普法专栏、专版、专刊,其中 *侨报 “普法天地 ”栏目,共刊载各种法律条文、案例、律师点评 1000多期; *广播电台星光 在身边 ”栏目共直播节目 960多期。探索 “电影放映 +映前普法 ”*特色普法模式。 2011年以来,开展公益电影映前普法宣传活动 23800多场次,观众超过 1200万人次。流动载体成风景,利用 282台红色出租小汽车、 98台城际公交和 43台长途车辆作为流动普法载体,覆盖人群达300万人,成为 *一道流动靓丽的法治风景线。 (三)多元融合,促法治文化多核发展 多角度开展法治文化研究。举办 “我为 *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征文活动,法治宣传教育成果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调查等从法治基础、传播形式、建设状况、提升的空间和途径等角度开展法治文化研究工作,为今后开展好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多文化融合建法治文化 “生活圈 ”。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节假日文化等 融合起来以广场、街区、公园为依托融入法律格言、法治神兽、古代法家思想等法治文化元素,因地制宜地建设法治雕塑、法治灯箱、法治长廊等集休闲、娱乐、学法为一体的法治文化公园和广场,建成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130个 ,为广大市民打造集休闲、娱乐、学法为一体的法治文化 “生活圈 ”。多形式开展法治文化实践活动。举办 “*法治大讲堂 ”,开展法治主题公益讲座,通过一场场法治盛宴,根植法治文化的树苗,成为我区宣传法治文化的品牌名片。广泛性开展提升市民的法治素养巡回法治宣传、公益广告语征集、创作普法样板戏、普法快板等法治文化活动,厚 植法治理念。 四、坚持普治并举,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 推出 *市 *区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工作实施方案,把建设一流法治城区作为战略目标。率先制定全国首张权责清单,优化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社会事件的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机制。出台 *区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管理暂行规定,保证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完善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二)扎实开展区域法治创建工作 专门召开了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 区工作会议,通过法治 *创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将法治城区创建工作按条块分为七个行业,出台 *区党群系统 “法治 *”创建工作考评办法等 8个创建评估办法。法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