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大众传媒,中国的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众传媒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有2000多家报纸、9000多种期刊、306家广播电台和369家电视台。到2002年末,全国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有线电视用户9857万户;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3%和94.6%,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如何评价西人办报?,一、报刊业走向繁荣,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19世纪70年代起,时间,国人自己办报,1873,艾小梅,昭文新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争锋相对的斗争,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阶段,形成,发展,繁荣,时期或时间,代表刊物,影响,19世纪中前期,1873年,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中国丛报万国公报_,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昭文新报,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艾小梅,汉口),时务报,民报,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报刊业发展的综合归纳,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1)定军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拍电影,(3)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片,(2)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片,采用蜡盘发音的方法,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影片讲述一歌女嫁给一个无赖,受尽折磨和痛苦,但毫无怨言终于感动了丈夫。为拍摄本片明星公司历时3年,耗资12万。供应后,其号召力远远超过了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全国震动,波及南洋。菲律宾片商以1万8千元的价格购买其拷贝,而无声片卖价最高不过2000元。,渔光曲,1934年,公映时创下连映84天的记录。1935年,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奖。,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国歌,风云儿女剧照,(1)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2)1905年: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3)20世纪20年代:走向成熟(4)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5)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当发达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电影插曲成为国歌风云儿女(6)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7)改革开放后:名导、明星,荣获国际大奖,电影小结,渔光曲剧照我国第一部获得际荣誉的影片,风云儿女,红色娘子军,阮玲玉,胡蝶,赵丹,影视事业的发展,3、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过程:(3)现状(特点),2、广播事业(教材P74历史纵横),电视事业的发展,红楼梦,问题探究,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2.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3.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元,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700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大众传媒的作用是什么?,社会风险的守望和预警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集体行动的沟通者不当行为的监督者社会心理的救治者,三、互联网的兴起,1、原因2、出现3、运用的事例4、影响,互联网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联网的缺陷: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合作探究你如何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网络媒介”诞生.互联网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联网的功能特点,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但它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总结:,探究:,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1、哪一种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报刊,2、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