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掌握与文章相关的重点字词句。学习1-8章,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应具有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对孔子的具体思想能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背诵3,4,7,8,9,11,12章,之风,走近君子世间处处有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花中四君子: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西方君子:绅士风度你以为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第六课君子之风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文质兼美。“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质”的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二、本课的具体内容76、1518、159、611、716、719、1428、623、87,君子之质(内在修养)。416,义与利。49,小人耻恶衣恶食。1715,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128,文质之别。738,君子之文(外在表现)。,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释于:介词,放在动词后,引出动作对象,可不译。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游:广泛涉猎。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7.6)本章讲述孔子教导学生进德修业的方法。先立志,然后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如果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第一、立志。志立在什么地方呢?必须立足在求“道”上,即修已治人之道。第二、修己。他要求学生“据于德,依于仁”,完善自我。德是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仁又是主要的,它统摄各种道德所以必须依于仁,只有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三、治人。即游于六艺之中,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本领,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准备。当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这四者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成语: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牺牲生命。,“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与“害仁”合而观之,有五种状态。第一,杀身以成仁,是天地境界,勇圣所为。第二,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第三,杀身而不成仁,强打硬斗,暴虎冯河,匹夫之勇所为。第四,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之人所为。第五,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之人所为。,孔子在五种“成仁”“害仁”的境界中,通常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比干,成仁德而失性命。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杀身。,讨论举例:中国历史上杀身成仁的君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本章内容是义与利。,君子:见利思义、重义轻利,【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小人:见利忘义、重利轻义,(4.16)本章论述君子与小人对义与利的不同态度。,追求仁义是君子,追求财利即是小人。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利”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你选择义”还是“利”呢?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什么是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于丹,(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孔子,辩证的全面的实际的能倡导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理想的价值观就是义利统一观。,孔子的义利观,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译文: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问(P30课后练习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简要评论。答案: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见P31儒家价值观。主张重义崇德,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董仲舒的重要经济思想,是约束人们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为;他只要人民讲义,不要人民讲利以至取消物质利益。,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本章内容是小人耻恶衣恶食。【评析】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孔子在此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品格?,安贫乐道,(4.9)本章孔子勉励学生要专心致志求道,不为世俗所累。,孔子认为一个士人追求正道就一定是个君子吗?,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安逸,便不配做读书人了。”,士是有志的读书人,如果只求个人生活安适,这就与他的志向相背,不会有所作为,所以不够资格为士。,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志于道,但贪图享受,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讨厌物质环境艰苦,怕自己穿不好吃不好,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意志若被物质环境支配的话,就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本章内容是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评析】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成语:患得患失: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老是考虑个人得失。无所不至: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提问:箪食陋巷(箪食瓢饮):指贫苦的生活。,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我把富贵看得无足轻重。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对我来说是过眼烟云;,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课后练习一第一问):从716、719两章中来看,你怎样看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怀的心境?答案:这两章,把孔子安贫乐道的生活和乐以忘忧的心境表现得非常传神。他看重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他从读书学习和活动中体味无穷的乐趣。孔子是一个典型的现实注意注意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忘食”“忘忧”“忘老”这“三忘”,把他的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成语: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十分勤奋。乐以忘忧:快乐起来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29章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提问:孔子强调的“君子道者”三个方面他认为自己没能做到,而子贡却说是“夫子自道”,这到底是孔子谦虚,还是子贡夸大事实?答案:力图做到和真正做到,这之间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孔子认为自己在仁、智、勇方面还不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这并不是故意谦虚,他只是把君子理想的道德境界提出来,作为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罢了。理想境界与现实之间一定会有距离,而这差距正好激起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不过,在子贡看来,孔子在仁、智、勇这些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他也并没有故意夸大事实。,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成语:乐水乐山:原指有人喜爱水,有人喜爱山。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成语: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艰苦斗争。死而后已:直到死才罢休。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本章内容是文质之别。【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提问:1、子贡怎样反驳棘子成的观点?2、孔子认为君子行为要“文”和“质”兼有,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而棘子成认为只要“质”,不必要“文”。你怎么认为?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话一出口,就无法收回。,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内容是君子之文(外在表现)。【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四、典型问题阐释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答案:1、孔子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2、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例2: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的?(2分)(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2分)答案:(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2)、言之成理即可。,2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问题: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命”。孔子为什么这么说?,温州市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参考答案:以安贫乐道、好学的德行著称。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极度痛惜因为颜渊是孔子所赞赏的贤人(君子)的典型代表。,阅读论语有关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羊犬之鞟。”棘子成和子贡的言论表现了他们对君子的不同看法。(1)他们对君子的看法分别是什么?(2)你认为孔子会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参考答案:孔子会同意子贡的看法。因为孔子曾这样谈论过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参考答案: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具备纯真朴实的本质就行了,不需要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文饰。子贡认为君子必须文质兼备。,背诵检测,子曰:“志士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张掖肃南县县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目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长沙海关招聘12360服务热线话务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安徽淮南市招聘村级后备干部81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投资促进局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校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招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同工招聘合同模板
- 2025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引进专任教师13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某国企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GB/T 20863.2-2025起重机分级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 仓库安全培训课件
- 国开2025年《人文英语4》综合测试答案
- 算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 学生历史思维品质提升策略浅识
- DB32∕T 3812-2020 建筑同层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2
- 项目部领导带班记录
- 2025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 生产企业退货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