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七则,关于词的常识:(1)产生: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2)别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3)词牌: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不同的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一定的字数、句数、格律,(4)A、按字数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B、按段的多少分:单调词(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词(两段,也叫上下阕或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5)宋词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辛”(苏轼、辛弃疾),引论,199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的聚会上有一个共同的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古语,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奉“孔圣人”“万世师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合称“五经”),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与整理。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孔子与论语,孔子与论语,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以“孝悌”为“仁”之本。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孔子与论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安贫乐道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与人为善“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与论语,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使用规范说明,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孔子一生主要做两件大事(1)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施政理想;(2)开门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三。,孔子与论语,颜回: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回死,孔子哭之极恸。,仲由:国籍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后死于卫国之乱,被砍作肉浆。孔子大恸,为之不食肉糜。,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口才同样极好,可是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子贡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银子挣得哗哗的。儒学之昌盛,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功不可没。孔子死后,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孔子与弟子,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3年,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孔子仕途,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孔子仕途,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孔子仕途,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史记。孔子世家,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那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抛掉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孔子对“富与贵”“贫与贱”的选择态度与取舍标准。这一则强调修养仁道,以“仁道”的方式获得富贵,摆脱贫困,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承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贤德啊!”这一则,肯定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把它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显贵,在我看来如浮云一般。”孔子的快乐观与富贵观:人生的大乐,不要靠物质。在清贫中保持自己的生活情趣,在发愤求学中有所收获,就能得到快乐!鄙视“不义”而获得的“富贵”,认为富贵如浮云,聚散不定。一个人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迷惑,就能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第四则: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孔子的快乐观:为了发愤求道而废寝忘食,若有所得便快乐得忘记忧愁,完全忽略衰老威胁。强调自强不息的为学精神,第五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不重大吗?实行仁道,一直到死然后停止,这路程不是很遥远吗?社会责任感、价值观:以“仁”为己任爱:爱国家、爱人民;基本条件弘毅,第六则: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恼怒地来拜见孔子,说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答道:“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能够安于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了。”穷:处境困窘,不仅指生活困难,还有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大唐电力亳州市2025秋招自动化与测控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酒泉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自贡市中储粮2025秋招财务资产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国家能源许昌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联通德宏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泸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滨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训练支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 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 有了苦恼会倾诉-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北师大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PICC堵管原因与再通方法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举例-有理数
- 给小学生科普化学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磁保持继电器基础知识课件
- 安全生产区域管理办法范本
- 设备保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