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夯基础,析考点,明考向,提能力,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气候,地形,交通运输,市场,特别关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一定地域和一定阶段,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国土的。特点:相结合。,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经营方,式,东南部,耕作业与畜牧业,温暖,地广人稀,机械化,考点一线串,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对其区位因素分析。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指点迷津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别(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判断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甘蔗种植分布、甜菜种植分布,其主导因素为气候;西北地区水源对农业影响最大,则限制因素为主导因素。,技法一招鲜,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1)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要从农产品生产特点、质量要求和营销的特殊需求条件来分析。具体分析如下:,(2)小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交通运输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应用闯一关,1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状况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1)(3)题。,(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3)该地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可能是()A水稻B小麦C大豆D玉米,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从光照条件来看,其生产潜力很高,但是综合考虑光照和气温,其生产潜力则大幅度下降,说明光照是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气温是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综合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条件可知,该地区玉米的生产潜力最大,实际产量也最高,故该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应最大。,答案:(1)B(2)A(3)D,考点一线串,1农业地域的影响因素,2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及成因,3案例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如果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永续利用。(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地盐碱化、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应用闯一关,2(2012合肥十二校模拟)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越冬粮食作物,读2011年1月上旬我国各地冬小麦发育(分蘖:小麦苗在地面附近长出分枝。拔节:小麦苗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期图,完成(1)(2)题。,(1)此时我国北方冬小麦停止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热量B光照不足C干旱缺水D土壤贫瘠(2)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A发展现代节水农业B提高专业化、机械化水平C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D实施南水北调与调水工程,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月份我国各地冬小麦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西南麦区小麦已经拔节,南方(四川、湖北等地)小麦已经分蘖,而北方停止生长,很明显这与热量条件的差异相关。第(2)题,华北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水资源不足,实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缓解华北水资源不足的现状,但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答案:(1)A(2)A,例1(2011新课标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从材料中“巴西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的关键语句,可以得出以下信息:巴西劳动力数量多、廉价;从材料中“中国大豆的质量下降”的关键语句,可以得出以下信息:中国需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解析第(1)题,巴西和美国相比,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其西北部大片的土地没有开发,故巴西比美国增产潜力大。第(2)题,美国农业发达,其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高,科技投入大,劳动生产率高,巴西农业生产和美国相比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廉价。第(3)题,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答案(1)C(2)D(3)A,例2(2011浙江高考)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BCD,(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BCD,图文材料中有以下关键信息:(1)从文字资料“种植小麦”“饲养绵羊”“农产品输出地”,可以得出信息:该地区为混合农业、商品农业。(2)从题干图中的箭头指向和粗细,可以得出信息:通过产品关系而产生的“牲畜”“市场”“家庭”之间的相关性。,(3)从文字资料“农场扩大”“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等关键词句,可以得出信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从题干中可知,墨累达令盆地是以小麦和牧草为主的混合农业区,产品面向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