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过关检测试卷建议用时实际用时设定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4分15=60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的是( )A.某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下降,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性个体产卵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比例下降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3.分析下图所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个体的死亡和迁出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4.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值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5.如下图所示,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 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物种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为50 cm,网身长145 cm,网眼孔径为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个):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 甲类群样本155100151204202110样本252300231304102212样本348200201503902011 乙类群样本13340124001025111522样本23560104101230141721样本334501835011261216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7.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种群由理想环境进入有限的生活环境B.b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继续生存C.c点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种群密度达到最大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增长速率为08.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遭到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作“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此地的植物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红松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9.某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鼠害而荒漠化。为了遏制鼠害对草原的破坏,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下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羊、鼠和银黑狐数量的年变化(注:左纵坐标数值对应甲、乙曲线,右纵坐标数值对应丙曲线),这3条曲线对应的动物应是( )A.甲曲线代表银黑狐,乙曲线代表鼠,丙曲线代表羊B.甲曲线代表鼠,乙曲线代表羊,丙曲线代表银黑狐C.甲曲线代表银黑狐,乙曲线代表羊,丙曲线代表鼠D.甲曲线代表羊,乙曲线代表鼠,丙曲线代表银黑狐1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11.种群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结合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呈“S”型曲线增长的自然种群,如果Nt=N0t,则其中是一个变化值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后应使种群数量处在d点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D.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b点12.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不易受到影响的群落是( )A.群落甲 B.群落乙C.群落丙 D.群落丁13.下图中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根据图中存在X的事实可推断出( )A.这两个物种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食物竞争B.两物种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物种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14.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2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C.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某湖的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分)科研人员对海洋某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在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17.(20分)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63年1983年1994年200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5014.5223.8826.00(1)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前者一般适用于_的群落。(3)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4)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参考答案1.C 解析:B项描述了种群的年龄组成特征,A、D两项分别描述了出生率和死亡率,C项描述的是种内互助现象。2.D 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导致种群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出生率,使种群密度下降。3.C 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项错误;“J”型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个体的迁出和死亡,B项错误;图中a指的是性别比例,b指的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C项正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D项错误。4.D 解析:当1时,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相等,说明在这一年中种群数量没有变化;当1时,种群数量增长;当1时,种群数量减少。根据图示可知,第1年至第10年间,1,说明野兔种群数量处于增长阶段。其中第1年至第5年间种群增长率稳定,即此阶段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第5年至第10年间增长速度减慢。第15年至第20年间,1,但逐渐接近1,说明野兔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的速度逐渐减缓;第20年至第30年间,1,说明野兔种群数量不变,即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5.D 解析:从曲线中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甲、乙、丙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关系;三种鱼的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种群的生存。6.C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甲类群中物种种类比乙类群中物种种类少,因而可确定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乙类群中物种1、5、7、9的种群密度较甲类群中相应物种的种群密度小,而物种2、3、4、6、8、10在甲类群的种群密度较乙类群的小。7.D 解析:由图可知,b点种群的数量少,增长速率慢,此时不宜进行捕捞;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但是种群密度还在继续增长,远没有达到最大;当到d点时,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种群密度达到最大,种群增长速率为0。8.B 解析:红松林遭受破坏后,原有的土壤和繁殖体还存在,在此种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红松取代杨树和白桦的原因是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9.D 解析: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食鼠,不捕食羊,因而某草原放入银黑狐后,对羊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但鼠数量会逐渐降低。因此甲曲线代表羊,乙曲线代表鼠,丙曲线代表银黑狐。10.C 解析:标记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导致所得数值比实际种群密度值偏大,A项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时,计数前不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吸取的酵母菌数目可能过大也可能过小,导致得到的数值偏大或偏小,B项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需要计数样方内和相邻两条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会导致计数个体数偏少,使得到的数值偏小,C项正确;若只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会导致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大,D项错误。11.A 解析: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应维持在c点;蝗虫防治应该在b点以前;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c点;由于种群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影响,因此(表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会发生变化。12.D 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群落丁物种丰富度较高,而且各物种个体数量比例适宜,所以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该群落不易受到影响。13.A 解析:秋季两物种食区范围有重叠,在食物缺乏时就存在竞争;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存在地理隔离;夏季两物种食区范围不同,不发生食物竞争,但存在生殖隔离,故不能随机交配;食区范围与氧气供应是否充分关系不大。14.C 解析:在调查期间,该种群增长速率始终大于0,说明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因种群增长速率不是定值,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应呈“S”型曲线;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天敌、食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在第7年种内斗争最激烈。15.C 解析: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A项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项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项错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与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造成不同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12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胡桃木好还是橡木好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2026年高三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走向整体的世界(含解析)
- 老年人公卫课件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6月期末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SectionB课后培优练(含答案)
- 2016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启航初二 执笔新章】开学第一课课件
- 配网监理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作文教学计划
- 记者证考试复习题库汇总(含答案)
- 餐饮空间案例分析
- 第三章卫星链路设计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 计算流体力学完整课件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行政主管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 2023版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化学)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传动技术》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