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汪曾祺)_第1页
职业(汪曾祺)_第2页
职业(汪曾祺)_第3页
职业(汪曾祺)_第4页
职业(汪曾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俗文化第三单元,寿山石雕刻家杨明,面人艺术家张宝林,职业,汪曾祺,吆喝卖东西吆喝着卖,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明代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后,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吆喝叫卖,年纪性别吆喝声特点,脆,低沉苍老、悲凉,甜美清爽,好听、有腔有调,卖布头,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贩夫走卒,将贩卖货物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来,他们不愧为韵味十足的吆喝艺术家。,劳动人民的智慧民间蕴藏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这种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抑扬顿挫、生动风趣,出自小商小贩之口的吆喝,受到文学艺术家的青睐,走进了艺术殿堂。儒林外史:正在灯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听得门外一声响亮,有几十人声一齐吆喝起来”。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戗菜刀!”北京有个“吆喝大王”臧鸿老先生,会吆喝100多种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卖声。为城南旧事、四世同堂等影视剧配过吆喝声。,“椒盐饼子西洋糕”男孩形象,是一个失去父亲又失学的可怜儿童,但是少年老成,懂事尽职,从事沉重枯燥的职业,却不失童趣童心。,“椒盐饼子西洋糕”和“捏着鼻子吹洋号”的区别,职业劳动游戏、玩耍不得不喊自由自在每天的任务暂时的解脱机械枯燥轻松愉快,以“职业”为题是不是太大了,改为“卖糕饼的孩子”好不好?,职业是汉语抑扬顿挫的故事,是风俗声情并茂的故事,是童心无比好奇的故事,也是寻常百姓可以永远不向困境低头的故事。,写生活,不写命运;写风俗,不写悲欢;写童趣,不写事态。作品主调从沉郁到幽默,再从幽默到坚韧,人物的天性在职业里按捺不住探出头来,童趣里充满了人生哲思,让人过目难忘。,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作品特点,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所作小说多写回忆,从小的视角切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关注民间生活。小说语言质朴、洁净,“清水出芙蓉”般单纯。,作业: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吆喝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