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_第1页
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_第2页
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_第3页
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关节功能训练机(CPM)对下肢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xx年7月xx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4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使用CPM进行功能锻炼,使用频率30MIN BID)及对照组(术后仅进行传统被动锻炼)。在功能训练三天和一周时间后,对患者下肢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应用CPM一周后患肢踝关节和膝关节动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CPM前踝关节的活动度:6.82.2;膝关节活动度:14.52.8。对照组功能锻炼前踝关节活动度:6.62;膝关节活动度:13.32.5。两组之间的活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病人在术后使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对照组每日辅助被动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每次30min,每日2次,观察时间为一周。两组病人均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在功能锻炼的同时还给予抗生素和消肿药物治疗。 1.3 观察项目:分别在功能训练三天和一周后,测试患者患肢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度。 1.4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记录。以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内各时段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应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后,踝关节和膝关节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作为人身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持躯体、承受体重和行走,所以患者在术前及术后最关心也最担心的就是预后问题,因此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和功能训练也被越来越重视。 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是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及用力背屈踝关节活动,2次/日,每次不少于10分钟,实施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同时给予患肢皮肤按摩及揉捏等。这个方法中,家属的参与非常重要,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临床上常遇到两种不利于患者功能锻炼的心理状态。一是患者谨慎小心、怕痛或出现意外而不敢活动,他们认为接了骨,上了夹板,做了手术就会把骨折治好;二是患者急于求成,不注意锻炼的方法。这两者都不利于康复锻炼程序的实施,并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折延迟愈合或再次出现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 限于国内的医疗条件,目前能够提供专门康复锻炼的机构和人才较少。目前最CPM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被动功能锻炼的器械。CPM操作方便,只要正确的摆放患肢位置,就可以最大程度上的给予患肢最有效的锻炼。CPM功能操作时不增加手术切口的张力,一般无痛苦,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患者及家属乐于接受,而且CPM在消除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消肿、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和关节滑液的循环等方面也表现出色。 4、结论 总上所述,CPM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合理的对下肢各关节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使患者在术后得到有效的锻炼,不需要家属过多的费心,该治疗方法也深得家属的认同,在临床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CPM也将日趋完善。 _: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