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婚礼(琦君)_第1页
故乡的婚礼(琦君)_第2页
故乡的婚礼(琦君)_第3页
故乡的婚礼(琦君)_第4页
故乡的婚礼(琦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的婚礼琦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一、作者简介琦君,1918-2006,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等。,读课文,思考:婚礼的习俗都有哪些?,辞别娘家-请辞嫁,饭菜准备座位次序服饰出门规矩,嫁到婆家-坐筵拜堂,初到婆家的规矩酒席人员身份,叩拜的方式和顺序,精读8和11两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1、8段作者回忆了参加“坐筵”时攀比的心理,表现了家乡注重吃穿的习俗。2、11段引入父亲给的新旗袍,有点明中心的作用。3、把母亲改制的旧旗袍和父亲给的新旗袍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更爱父亲的新旗袍的感情。4、8段详细写了“坐筵”姑娘们精美的服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故乡婚礼上的别样风采,是对本文的有益补充。5、作者借自己参加“坐筵”的经历,回忆了简朴的母亲和憨傻的童年,表达了对妈妈和自己童年的回忆和怀念。为文章增添了趣味和情味。,请同学们精读第8段,体会其语言的特点。,语言特色:用鲜艳明丽的色彩写服饰的美丽精致用细腻的人物描写真实地再现母亲和我用生动的比喻表现衣服窘迫,琦君和她笔下的风俗:故乡的婚礼和喜宴婚礼的习俗粽子里的乡愁端午节的习俗春酒春节的习俗桂花雨和月光饼中秋的习俗,烟愁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在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在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