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含量测定_第1页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含量测定_第2页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含量测定_第3页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含量测定_第4页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含量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含量测定,一实验背景,蒽醌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其中有大黄酸-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酸双葡萄糖苷等。此外尚含鞣质类成分如葡萄糖没食子鞣质,儿茶鞣质、没食子酸等。大黄中还含有属于双蒽酮的番泻苷A及番泻苷B。蒽苷内服后有致泻、清热解毒作用,尤其是大黄酸葡萄糖苷有较强的致泻作用。游离的羟基蒽醌如大黄酸、大黄素有明显的抗菌活性。,二实验目的,了解大黄的主要成份及掌握大黄中游离蒽醌的理化性质。会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1,8-二羟基蒽醌及游离蒽醌的吸光度。掌握标准曲线的测绘步骤及原理。学会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的浓度。,三实验原理,提取原理本实验是利用游离蒽醌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用氯仿从水解液中将游离的蒽醌提取出来,测定原理,标准曲线法又称工作曲线法或校正曲线法。通过配制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分别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出回归方程。在相同的条件测定试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中,求出被测组份的浓度。根据绘制的标准曲线,算出a和b代入数据得到A=bC+a若标准曲线通过原点则也可用标准对照法:在相同条件下配置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500nm-520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根据Beer定律A=ELC,因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是同物质,同仪器,及同一波长于厚度相同的吸收池中测定,顾L和E都相同,所以有C样=A样C标A标,四仪器和试剂,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水浴锅、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分析天平、玻璃棒、移液管、容量瓶、量筒、752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吸收池。试剂大黄粉末、1.8-二羟基蒽醌标准品、氯仿溶液、甲醇溶液、醋酸镁。,五实验内容与步骤,前期准备a吸收池的的校对:将蒸馏水注入几个厚度相同的吸收池中,以其中任一个吸收池的溶液做空白调节透光率为100,在同一波长处分别测定其他各吸收池溶液的透光率,然后选择相差小于0.5的吸收池使用。b首先把752式紫外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预热半小时以上,开始实验,(一)游离蒽醌的提取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大黄粉末xxxxg,并预热水浴锅。用滤纸筒包住大黄粉末,然后放入提取器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30ml氯仿,按实验要求连接回流装置。将水浴锅的温度调到62左右后,水浴回流0.5小时以上。0.5小时之后取下装置,将圆底烧瓶中的氯仿的提取液转移至10ml的容量瓶中并用甲醇定容为10ml(待用)。,(二)游离蒽醌含量的测定,1,标准曲线法称取适量醋酸镁用甲醇溶解配置成0.6%的醋酸镁甲醇溶液充分摇匀待用,精密称取1.8-二羟基蒽醌2.5g,用甲醇溶液定容为25ml的标准溶液;精密称取标准溶液20,40,80,160,200,300,400ul于10ml容量瓶中加0.6%的醋酸镁甲醇溶液定容至10ml充分摇匀。用醋酸镁甲醇溶液做空白对照。开始用752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标准溶液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试液的吸光度。然后以1.8-二羟基蒽醌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后求出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的浓度。,2,标准对照法,取上面所制备的1.8-二羟基蒽醌标准溶液加入吸收池中。取醋酸镁甲醇溶液于另一个吸收池作为空白溶剂调整透光率100%和吸光度为0。然后用752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00nm520nm的吸光度。再取提取出来的游离蒽醌按照上面方法测定吸光度,六数据处理,1,标准曲线法根据步骤可得回归方程y=axb在工作曲线上任意选取2个点求出回归方程中a、b的数值。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供试液的吸光度,依据回归方程A=ac+b,求出被测组分浓度。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的计算式为:含量m样/m大黄100,2,标准对照法,Beer定律A=ELC,因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是同物质,同仪器,及同一波长于厚度相同的吸收池中测定,顾L和E都相同,所以有C样=A样C标A标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的计算式为:含量m样/m大黄100,七注意事项及讨论,a理想的标准曲线应该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若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有(1)空白溶液的选择不当;(2)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不够;(3)吸收池的光学性能不一致等。b采用标准曲线应注意的问题:(1)制备一条标准曲线至少应6-9个点,并不得随意延长。(2)待测液浓度应包括在标准曲线范围内;不然则应进行适当的稀释或浓缩,或改变稀释池的厚度。(3)供试品试液和对照品试液必须使用相同的溶剂系统和显色系统,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定。,c操作注意,1吸收池应配对校正,且相差应小于0.5%2、滤纸筒高度要适宜。3、回流装置接水口应下进上出。4、氯仿用量不超过烧瓶的2/3,加热时应加沸。5、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