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学-步态分析.ppt_第1页
中医康复学-步态分析.ppt_第2页
中医康复学-步态分析.ppt_第3页
中医康复学-步态分析.ppt_第4页
中医康复学-步态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态分析,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待征,是牵涉身体众多关节和肌群的一种协调、对称、均匀、稳定而复杂的周期性运动。,竞走比赛有两个核心规则。首先,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其次,前腿从着地的一瞬间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须始终伸直,膝关节不能弯曲。,比赛中有69名专职的竞走裁判员监督运动员。按规则规定,他们不能借助任何设备帮助判断,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当竞走裁判员看到竞走运动员的动作有违反竞走技术的迹象时,应予以黄牌警告,并在赛后报告给主裁判。当运动员的行进方式违反竞走技术的规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腾空或膝关节弯曲时,竞走裁判员须将一张红卡送交竞走主裁判。当竞走主裁判收到针对同一名运动员的三张来自不同竞走裁判员的红卡时,该运动员即被取消比赛资格,并由主裁判或主裁判助理向其出示红牌通知他。,临床意义,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分析异常步态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怎样进行步态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常用的基础知识,常用的术语,正常步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其中步长、步频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用的3大要素。,步长,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称为步长,又称单步长,通常用cm表示。健康人平地行走时,一般步长约为5080cm。个体步长的差异主要与腿长有关。,步幅和步宽,跨步长:行走时,由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称为步幅,又称复步长或步幅。步宽: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健康人约为83.5cm。,足角和步频,足角(footangle)在行走中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足角,健全人约为6.75。步频(cadence)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通常用steps/min表示。健全人通常步频大约是95125steps/min。,步速、步行周期和时相,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表示。一般健全人通常行走的速度约为6595m/min。也可以用步行10m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步行周期: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一般成人的步态周期约为11.32s左右。步行时相:行走中每个步态周期都包含着一系列典型姿位的转移。一个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步行周期,步行周期是行走步态的基本功能单元,承担着支撑相的承重(包括双腿支撑和单腿支撑)和摆动相下肢的向前挪动的功能。,支撑相,支撑相是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阶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臀大肌为髋关节伸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并于支撑相,即足底全面与地面接触时达到高峰。,股四头肌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负重期达最大值。,胫前肌起自胫骨外侧面,止于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作用为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足跟着地时足趾离地时,小腿三头肌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以跟腱止于跟结节,作用为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跳跃、跑步与步行的运动学区别,跑步,跑步可分解为一只脚蹬地的同时另一只脚摆动,然后是双足腾空,最后是另一只脚着地,周而复始。,步行,步行是人体移动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平衡。移动中一只脚摆动时另一只脚着地,而且一定有两只脚同时着地的双支撑期,如图所示。,体重75公斤的运动员从事不同项目比赛时,在最后一瞬间发力时,脚上承受的重量,步态分析方法,目前步态分析系统包括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动态肌电图三部分。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应用表面肌电图和步态分析仪,但临床定性分析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评定手段。,RLA八分法是由美国加州RanchoLosAmigos康复医院的步态分析实验室提出的。八个典型动作姿位点,即支撑前期、支撑初期、支撑中期、支撑末期、摆动前期、摆动初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支撑前期,足跟着地髋关节屈曲约30膝关节完全伸直踝关节处于中立位臀大肌腘绳肌,支撑初期,髋关节进行向心性收缩以克服屈髋;股四头肌进行离心性收缩,屈膝20踝背屈的离心性收缩,呈现跖屈约10,支撑中期,髋关节逐渐由屈曲过渡到伸直;膝关节由屈曲逐渐伸展,股四头肌由被动的离心性收缩变为主动的向心性收缩;踝跖屈肌离心性收缩以对抗外在的踝背屈力矩。,支撑末期,被动伸髋,约10;膝关节被动屈膝;踝跖肌肉的活动从离心性收缩转为向心性收缩。,摆动前期,髂腰肌、臀中肌和股直肌(髋部)呈向心性收缩,股直肌在膝关节处呈离心性收缩;踝跖屈肌肉持续向心性收缩,约20。,摆动初期,屈髋肌持续向心性收缩使屈髋角度加大,腘绳肌收缩使膝屈曲约65;踝背屈肌向心性收缩使踝背屈。,摆动中期,下肢因惯性力的推动得以继续向前摆动,使髋被动地屈曲,肢体的重力诱发膝关节被动地伸展,踝背屈肌持续地运动使踝关节保持于中立位。,摆动末期,屈髋速度下降、伸膝踝由跖屈过渡到中立位,股四头肌离心性收缩以控制屈髋速度并伸膝,踝背屈肌收缩以保证踝关节处于中立位。,RLA八分法的特点,(1)观察内容:包括了47种常见的异常步态表现。(2)观察顺序:由远端到近端,即从足、踝关节观察开始,依次评定膝关节、髋关节、骨盆及躯干。,支撑前期,支撑初期,支撑中期,支撑末期,摆动前期,摆动初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足印分析法,(1)所需设施和器械:绘画颜料、1100cm45cm硬纸或地板胶、秒表、剪刀、直尺、量角器。,足印分析法,(2)步态采集:步道,宽45cm,长1100cm,在距离两端各250cm处画一横线,中间600cm作为测量正式步态用。被检查者赤脚,让足底粘上颜料。两眼平视前方,以自然行走方式走过准备好的步道。当被检查者走过起始端横线处时按动秒表,直到走到终端的横线外停止秒表,记录走过的步道中间600cm所需的时间。要求在上述600cm的步道中至少包括连续6个步印,供测量使用。,足印分析法,足底传感器,足底传感器的步态分析系统(德国INFOTRONIC深圳儿童医院),儿童三维步态分析仪”落户重庆2010-07-1413:40:51来源: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日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耗资100多万,从美国引进三维步态分析仪。如同拍3D电影,患儿走几步路拍成的三维立体图像,经过系统分析,就可找出肉眼无法看见的,患儿在行走、跑动过程中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出现的问题,方便医生制定准确的康复治疗方案。,步态分析系统,通常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摄像系统:在同一空间、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一组带有红外线发射源的红外摄像机,以及能粘贴在待测部位的红外反光标记点;测力台:用以测量行走时地面支撑反应力;肌电遥测系统:用以观察动态肌电图;计算机处理系统:,常见的异常步态,尖足,足跟不着地,有轻度、中度和重度,如图所示。,膝内翻(O腿)和膝外翻(X腿)步态,膝内翻(O腿)步态:内八字或肩向侧方倾斜代偿,步宽很小。膝外翻(X腿)步态:内八字或肩向侧方移动代偿,步向角闭锁,步宽15。,步态分析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步态分析在假肢设计中的应用步态分析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步态分析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和治疗通过步态分析看脑瘫儿童髋关节矫形器的效果膝关节骨关节炎三维步态分析研究及其在运动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