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最新精心构思)_第1页
陈情表(最新精心构思)_第2页
陈情表(最新精心构思)_第3页
陈情表(最新精心构思)_第4页
陈情表(最新精心构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陈情表,晋李密,“以孝感人”的“至文”,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的用法;积累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2.学习本文陈事抒情叙理的方法。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4、加深对“孝”这一中华美德的认识。,陈情表,陈述、禀报,隐情、苦衷,文体,属奏议类,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1、谁陈情?,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东)人,文学家。,父早死,母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曾仕蜀汉,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极有才辩。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蜀亡后,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晋朝刚刚建立,内部矛盾重重,存观望之心。但武帝多次征召。,祖母死,密出仕晋朝,历任太子洗马、尚书郎、河内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因怀怨赋诗,得罪权贵,遂免官。后老死于家中。,2、向谁陈情?,晋武帝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3、陈什么情?,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愿乞终养,不能就职),4、如何陈情?,述身世之苦叙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孝之大理先尽孝后尽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险衅夙愿闵凶怜悯祚薄期功强近茕茕孑立床蓐洗马猥陨首逋慢病笃矜育,jn,字词读音,xn,s,mn,mn,zu,j,qing,qing,r,xin,wi,yn,b,d,朗读提示,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以:夙遭闵凶:见背:夺:悯:不行:零丁:成立:,夙,早年。闵,通“悯”,可忧患的事,背离我,离我而去。见:放在动词前面,对自己怎么样,直到,成人自立/组织、机构已形成,不能走路,柔弱/不可以;不中用;不好,改变,因为,至于:,通“伶仃”,孤独的样子,研习第一段,怜悯,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儿息:外、内:期功:强:夙婴疾病:蓐:废:,通“褥”,垫子,慰问,夙婴(于)疾病。婴,缠绕,少,无,福分,儿子。息,子女,勉强,期:一周年,期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祚:,n状,在外,在家里,鲜:,终:,又,吊:,孑:,孤单,废止,本段哪一句话是作者陈述的中心?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其目的何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故不能“废离”(为下文伏笔),博取晋武帝的同情、怜悯,归纳:通过陈述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力图博得晋武帝的同情。,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逮:沐浴:察:秀才:主:拜、除:寻:猥以微贱:当:陨首:上报:,到,优秀人才/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考察和推举,主持、做,授予官职,不久,猥,谦辞,相当于“我”;以:介词,凭,微贱:形名,卑微低贱的人,担任,充当,杀头,蒙受,研习第二段,报答皇上/向上级报告,具以表闻:逋慢:奔驰:日笃:苟:告诉:之:狼狈:,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具:详尽,闻:使动,使闻。,逋,逃脱。慢,怠慢、轻慢,日:名状,一天天地,笃:形动,加重,暂时,申诉/让别人知道,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进退两难的情状,赴京就职/快跑,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刘病日笃,2.第二段是怎样写朝廷征召之切的?推辞理由是什么?,前察臣孝廉后举臣秀才特拜臣郎中寻除臣洗马,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情,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矛盾,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伏惟:故老:矜育:仕:职:矜:至:拔擢:优渥:盘桓:,俯伏思量,形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名动,做官,犹疑不决的样子,怜惜养育,提拔,极,自夸,优厚,名动,任职,研习第三段,以:薄:无以:更相:是以:区区:远:,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为,形动,远离,拳拳,指私情/数量少,因此,交互,没有用来办法,迫近,如何化解矛盾?,“圣朝以孝治天下”,说明自己应当得到同情,“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阐明自己追求,消除误会,“更相为命”“区区不能废远”,“孝”是辞职的唯一理由,找依据明道理,释误会除猜忌,述苦衷求体恤,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有:乌鸟私情:愿:辛苦:独:鉴:,察,通“又”,辛酸苦楚/身心劳累,希望,不单是,比喻人的孝心,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矜悯:诚:听:庶:侥幸:卒:胜:犬马:谨:拜:闻:,怜恤,形名,诚心,准许,成全,或许,能承受,名状,像犬马一样,使动用法,使知道,终,恭敬,呈上,幸运;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左传宣公十五年),结草,李密提出什么方法来解决“忠孝之两难”?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先尽孝后忠君,尽孝日短,尽忠日长,列数字做对比,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武帝阅其表后,赞曰:“士之有名,不虚然也。”停诏,允其侍祖母,后出仕。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晋书李密传,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结局:李密的愿望能实现吗?,“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情感,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亚里士多德,1.融情于事。2.融情于理3.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艺术特色,四字骈句对偶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比喻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赏析语言,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语气强烈,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孤苦伶仃: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孤单困苦,没有依靠。,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接近灭亡。,积累文中成语,门庭衰微,福祚浅薄。,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人命危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朝不虑夕:,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结草衔环:,乌鸟私情:,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孝,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孝感动天,二十四孝,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楚国人。生性至孝,家境贫苦,生活艰难。为了孝敬双亲,七十岁的他,不说自己老,常穿五色彩衣,学做孩子游戏。有时担水进屋,诈跌在地,学孩子哭,千方百计逗二老心里喜欢,开怀而笑。他的孝行感动了楚王,亲往请其出山辅政,老莱子面对高官厚爵,毫不动心,婉言谢绝了楚王的聘请,陪双亲终老山野。,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赠,并护送郯子出山。而国君孝顺的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春秋鲁国人。生性至孝,家境贫寒,常以野菜为食。仲由为孝敬父母,常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后,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时,在楚国面对美味佳肴,回忆起昔日生活之苦,更加思念其父母。后来仲由在鲁国、卫国做官,成了千古闻名的孝子。,啮指痛心,曾参,姓曾名参,字子兴,又称曾子,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著有大学一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母孝顺。传说,有一天,他进入深山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母亲急盼儿归,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唤,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连心。,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自幼丧母,后母对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衣服,对他却用芦花。一次,他为父亲驾车,体寒手抖,车险些失控,父亲怒而鞭打他,芦花飞出,才发觉后母虐待他。父亲决定休掉后母,闵损却哭泣着劝阻说:“娘在只孩儿一人受冻,娘走了三个孩子衣单。”后娘知道后深受感动,从此待他如亲生儿子一样,一家和睦。,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个儿子。生母薄太后患病三年,汉文帝处理完政务后,经常陪伴在太后的病床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服用的汤药,恐怕失调,非亲口尝过后再让母亲服用。仁孝之名闻于天下。,蔡顺,字君仲,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对母极孝。时遇王莽之乱,年岁饥荒,粮食缺乏。蔡顺拾桑葚充饥,并以不同的容器分装。一队赤眉军经过,问他,他说:“黑甜的给母亲,青的给自己吃。”赤眉军称赞其孝顺,赠牛脚一条,白米二斗,让他带回家供养母亲。,拾葚异器,刻木事亲,丁兰,东汉河(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幼年丧父母,未得奉养。长大后,看别人父母健在有家庭,享受着天伦之乐,内心非常痛苦,他昼思夜想,深切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一种寄托,也为了安慰自己,他用木头雕刻了二老的形象,供奉于厅堂,象侍奉活着的父母一样毕恭毕敬。凡事都和木像商量,一日三餐先敬双亲而后自食,出返必告,终年不息。其妻久而不敬,用针戏刺木像手指,木像手指出血,丁兰返家,见木像眼中垂泪,查问情由,斥责其妻,其妻惭愧之极。此事传开,足见丁兰对父母之孝顺。,涌泉跃鲤,后汉姜诗,妻子庞氏,夫妻奉母至孝。姜母喜欢饮用沱江水,又好食鲤鱼。夫妻常烹鱼奉母。为了让母亲喝到沱江水,庞氏经常去离家六七里远的江边挑水。一日,宅旁忽然涌出泉水,其味如江水,并且每日跳出两尾鲤鱼,夫妻就常常做美味给母亲吃。,怀橘遗亲,陆绩,字公纪,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官宦世家,从小深懂忠义孝悌之道。六岁时随父赴九江见袁术。袁术用红橘招待他,他随手拿了几个装在怀里。辞别弯腰作揖时,红橘从怀中滚落在地,袁术笑他:“你是我的贵客,怎么还偷柑橘呢?”陆绩答道:“我是想拿回去给母亲尝个新鲜。”袁术听后深感他将来定是不同凡响的人物。,哭竹生笋,孟宗又名孟仁,三国时江夏(今湖北鄂城)人。他很孝敬母亲。有一年,孟母病了,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病体可以康复,正值寒冬,哪有竹笋呢,孟宗跑到竹林,放声大哭,泪水所洒之处,竟然破土冒出一枝竹笋来。孟宗喜出望外,挖了几枝回家给母亲做菜吃了。孟母吃后心情愉快,病也随着好了。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寄托了人们对孝敬父母行为的推崇和对孝子的喜爱。,扼虎救父,杨香,晋朝杨丰的女儿,十四岁那年,随父去田间收割稻子,突然一头斑斓猛虎跃出,将其父扑倒在地。杨香听到父亲的叫声,一个箭步跨上前,跃上虎背抡起拳头,对着虎头砸下去,后又将老虎的嘴按在坑里。老虎因无法呼吸,倒地而死。杨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脍炙人口的佳话。,行佣供母,后汉江革,早年丧父,奉母至孝。为避战乱,背着年迈的母亲逃难。路遇强盗,欲杀江革,江革哭告,有老母无人奉养,强盗感其孝,放其生还,江革背着母亲最后在下邳定居下来。为了生活,他到一家人家当佣人,供养老母。后来他又背着母亲回到老家临淄。母亲有事外出,他必定亲自驾车缓缓前行。江革背母、行佣、拉车的孝行很快在天下流传开来。,涤亲溺器,宋朝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善书法。极其孝顺,虽然任高官,对母亲的生活仍照顾得体贴入微。黄母生病多年,庭坚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衣不解带。因母亲爱干净,他每夜必亲自为母亲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没有一刻放弃尽儿子的孝道。所以他的孝行被天下传诵。,弃官寻母,朱寿昌,宋朝人。七岁时,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见已五十余年。宋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为了寻母亲,他弃官前往陕西,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乡里。终于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亲,欢聚而归。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受到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赞美。,卧冰求鲤,王祥,字休征,晋代琅砑临沂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好,他仍很孝顺。有一年冬天,朱氏病了想吃鱼,他来到冰河上解开衣服,裸出胸膛,趴在冰上,用体温将冰融化,这时,从冰面的缺陷口处跳出两条红色的大鲤鱼,王祥将鱼带回家为继母做了可口的鱼汤。朱氏感动了,从此,一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扇枕温衾,黄香,字文强,汉代江夏人,从小对父母孝顺。九岁时,母亲去世,哀痛至极,为母守孝三年。夏季天气炎热,其父因思念其母无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凉枕席。冬季天气寒,他先用身体暖热被褥,才让父亲上床休息。“黄香扇枕温席”的故事就世代流传下来。,闻雷泣墓,王裒(pu),字伟元,西晋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对双亲很孝顺。母亲生前怕听雷声。每逢雷电交加的时候,他便跪到父母墓前,哭着说:“娘,儿子王裒在这里,您老人家千万别害怕。”他终生都这样做,其孝心真诚可以想见。,卖身葬父,董永,东汉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南)人。因家贫困,父死后无钱安埋,便卖身葬父。在去富翁家途中的一株老槐树下,遇一仙女主动要嫁给董永为妻,于是同至富翁家。富翁命其夫妇织绢三百匹,那女子心灵手巧,一月织成,得以提前偿债赎身。夫妻归家途中在老槐树下,其妻告诉董永:“我是天帝第七个女儿,奉命助君还债,请勿留恋。”说完告别董永而去。从此,槐荫这个地方,改名为孝感。,恣蚊饱血,吴猛,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年仅岁,因家贫穷,买不起蚊帐,夏天夜间蚊子极多,打不完,赶不走,而父亲又怕烟熏,年幼的吴猛,实在没有办法了,突然他想:如果蚊子吃饱了就不会叮咬父亲了。于是,他每晚都赤裸着上身,在父亲的旁边,任蚊子叮咬自己。吴猛的孝心感动了天下,孝名千古流传。,埋儿奉母,郭巨,汉朝河南林县人。非常孝顺,因家庭贫困,儿子又特别能吃,郭巨的母亲痛爱孙子,常把自己的饭给孙儿吃。看着母亲快被饿死的样子,郭巨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忍痛把儿子埋掉,节食奉母。郭巨挖坑三尺,忽见黄金百两,上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能夺,民不得取。”夫妻高高兴兴地返家孝母。郭巨孝母之心感动天地,然而埋儿之举不宜效法。,乳姑不怠,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