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 DWDM网络组网技术研究与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100G DWDM网络组网技术研究与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100G DWDM网络组网技术研究与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100G DWDM网络组网技术研究与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100G DWDM网络组网技术研究与分析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100G DWDM网络组网技术研究与分析学 院专 业姓 名班 级学 号指导教师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 概述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与智慧城市、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我国现阶段将要推出“宽带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在“宽带中国”战略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正在进入宽带建设的新时期。为实现网络宽带化,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送网技术的研究进展将加快。目前,城域核心光传送网和干线光传送网中基于40Gb/s的DWDM设备和系统已经在国内外开始规模商用,基于100Gb/s的DWDM系统在国外已建设了试验工程,国内主要处于测试验证阶段。2011年12月,中国电信正式启动100G测试,2012年2月初,中国移动已启动100G实验室测试,2月底或者3月初,中国联通将启动100G测试。预计此次测试之后,电信运营商后期可能将启动100G试商用网络建设。1.1 研究背景如今,光传送网经过多年的建设,省际传输已建成了广覆盖、高带宽,结构较为完善的波分复用传送平台。截至2012年底,省际10G WDM系统长度为14.02万公里,已配OTU 828.84万波道公里,波分平台配置率为85,40G 波分系统长度为4.70万公里,已配OTU 212.72万波道公里,波分平台配置率为57。日臻完善的波分复用传送平台,为业务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进一步促进业务网的快速发展,适应企业战略转型的需要,有必要进一步整合优化完善现有的网络,加强基础传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为尽快满足数据业务高速增长的需求,结合滚动规划提出的项目,启动了2013年干线传输网工程扩容及新建项目。1.2 建设的必要性1.2.1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电信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电信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以及传统业务利润的逐年下降,中国电信实行全面转型,成为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战略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增值业务、ICT业务和移动通信。作为大客户互联网专线接入、软交换、3G、IPTV等关键盈利业务承载平台的中国电信CN2,以及互联网业务主要承载平台ChinaNet等2个IP承载平台,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信市场的转型和电信业务收入,特别是ChinaNet业务发展迅猛。这两个IP平台均直接承载在WDM系统上,节点间互联带宽目前以10Gb/s、40Gb/s速率为主,这两种速率电路的带宽总量基本相当。从2013年开始,ChinaNet节点间出现了100Gb/s速率的互联电路需求。互联网应用快速普及,部分大客户租用电路的颗粒已达到10Gb/s及以上,不适宜继续采用SDH网络承载,更适合由WDM网络直接承载。但现有省际WDM网波道平均可用率难于满足部分大客户租用电路对于可用率的要求。根据大客户租用电路需求预测情况,将规划建设OTN网络,实现大客户电路的双路由保护,OTN网络的波道需求也将由省际WDM网络来承载。1.2.2提高网络质量、增强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信业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信市场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对用户的竞争,而网络质量的好坏已成为用户选择的重要依据。若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如话音、数据业务等的传输质量和传输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则很难想象如何去抢占市场、塑造品牌、延伸服务。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网络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关键在于网络的建设。2009年开始进行ChinaNet网络的双平面调整,将ChinaNet交错连接全部调整为平行连接,ChinaNet与传输网共同按照局楼划分为双平面。双平面调整有利于数据网络的规划和维护,降低升级扩容对业务的影响,提升ChinaNet网络运行质量,对传输网来说有利于终端枢纽楼的选择更加明确合理,电路路由组织更加清晰,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长长中继波分的建设。IP 业务的保护主要依靠IP网自身机制来进行,但为了进一步提高IP网的可靠性,对传输通道的组织与安排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WDM系统的建设应适当提高网格的密度。另外,对于主要为提高业务适应能力、业务开通效率、电路组织调度能力而建设的SDH/ASON格状网,以及2013年开始部署建设的OTN网络,同样要求对WDM结构进行完善和补充。对网络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是提高网络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网络规模的扩大,对网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网络的传输容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传输质量,还可以增强对网络的管理,降低网络的运行成本,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条件。综上所述,以业务驱动为导向,适时采用合理的技术,用较低的成本,建设一个宽带高速、灵活高效、结构合理、质量保证、安全可靠的光传送网,是非常必要的。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2.1 研究的基本内容:1. 从行业背景及产业发展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100G WDM/OTN技术成熟度、标准、产业发展及市场情况2. 100G系统设计关键指标3. 100G WDM/OTN的网络规划与设计(以“中国2013年上海南京杭州上海100Gb/s DWDM系统建设工程”为范例)4. 100G WDM/OTN的网络部署策略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 100G WDM/OTN网络涉及到哪些关键技术?2. 重点分析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中开通100G WDM/OTN系统会产生哪些问题?3. 应对对些问题,100G WDM/OTN系统中将引入哪些关键技术?4. 大规模推广100G WDM/OTN技术,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5. 100G WDM/OTN的网络测试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 学习100G WDM/OTN网络所涉及到的四个关键技术:编码调制技术、相干接收技术、DSP处理技术、高性能FEC技术。2. 学习并掌握OTNplanner规划软件,用此系统来规划优化网络,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定期优化业务路由,提高资源利用率。3. 学习VPI软件,并用该软件仿真规划设计的WDM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 掌握技术要求后,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 规划设计可研阶段:根据业务需求和网络现状,结合新技术发展,制定网络发展架构、组网策略和方案,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设计阶段:对选定的光缆进行光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详细的传输系统图,确定系统方案,进行设备招标,根据招标情况优化方案和合同小签,绘制全套图纸,编制预算和文本,提供配套设备采购需求。 施工阶段:采购配套设备和线缆材料,按流程办理好施工前的相关手续,按照设计图纸和说明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按要求进行相应单机测试和系统测试(由具体施工单位负责)。 验收阶段-初验、试运行、终验:对建成的系统进行初步验收,抽测相应的测试项目,初验后将系统转入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运行期满后进行终验。四、研究工作进度:序号时间内容12014.9.1-2014.9.5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布置任务22014.9.9-2014.9.10明确相关文献资料32014.9.11-2014.10.10阅读文献、完成文献综述42014.10.11-2014.10.23写开题报告、准备开题52014.10.24-2014.11.25学习100G关键技术、规划设计相关系统方案62014.11.26-2014.12.26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及修改72014.12.26-2015.1.11查重、提交论文、进行答辩82015.1.11-2014.1.20材料归档五、主要参考文献:1谢桂月,陈雄,曾颖.有线传输通信工程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华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100G传输网络建设关键环节分析超100G技术探讨.浙江;2014年6月.3华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OTN/DWDM技术入门培训.浙江,2012年5月.4YD/T 2485-2013 N1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5YD/T5092-2005 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6崔朝旭,李勇,谢桂月,陈亚萍,霍强勘察设计注册电子工程师(通信)有线传输专业教材7韦乐平光数字传送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8毛谦,周文俊光纤数字通信北京:人民邮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